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灿发

个人简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基地主任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 教育背景 1985年9月--1988年7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78年9月--1982年7月,吉林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重要荣誉奖励 2015年1月,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4年8月获得菲律宾总统奖“拉蒙 .麦格赛赛”; 2014年12月获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011年11月获“中达环境法学者奖”; 2010年12月,被全国普法办公室授予“CCTV12.4十年法治人物奖”; 2010年1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网授予“2009年度中国正义人物奖”; 2009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2008年12月,专著《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5月,获得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亚洲奖”; 2008年12月,被人民网授予“改革开放30年十大环保贡献人物”奖; 2008年9月,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 2007年12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7年10月,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环境英雄”; 2006年9月,获北京市教委“第二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 2006年9月,获得司法部“第二届法学优秀教材和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006年10月,被国家七部委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5年12月,被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文化部、国家环保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200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 2005年6月,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授予“无私奉献奖”; 2003年3月,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1年10月,获河北科技大学“环境教育奖”(省级奖励,在全国遴选。当年另两位获奖者是唐孝炎院士、解振华局长); 2001年9月,独著教材《环境法学教程》获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0年5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5年11月,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 1995年9月,被授予北京市1995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六、 境外交流活动 1995年1月27日--3月23日,在瑞典接受外国环境法培训; 199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参加亚洲犯罪预防基金会世界大会; 1998年1月3日--1月23日,在美国纽约大学参加自然资源法培训; 1998年9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院讲学; 1999年2月22日--8月20日在英国邓迪阿伯泰大学作访问学者; 2000年3月30日--4月4日,在东京参加日本环境会议第19届年会; 2001年2月27日--3月4日,在日本参加东亚环境纠纷处理国际研讨会并考察日本新潟水俣病现场,做环境纠纷处理的主题发言; 2001年5月12日--6月9日,作为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作为国际访问者访问美国华盛顿、纽约、波士顿、威斯康星、伯兹曼、波特兰、旧金山,考察美国环境立法和执法情况,并考察了美国环境侵权救济机制; 2001年11月20~27日,在日本参加21世纪环境与恢复与再生世纪国际研讨会,考察日本污染土地的恢复机制,并作会议发言; 2002年3月19日~6月18日,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哈佛大学进行讲学和研究,并作中国环境纠纷处理及其立法的专题报告。 2003年1月8日~13日,在越南河内参加亚洲法律援助国际研讨会,并作中国对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机制的主题发言; 2003年9月13~16日,在日本滋贺参加第22届日本环境会议年会,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对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情况; 2003年10月4~8日,在日本京都参加21世纪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并作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纠纷处理的专题发言; 2003年11月9~20日,访问荷兰莱顿、阿母斯特丹大学、瓦根尼根大学和一些NGO组织,考察荷兰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和民间组织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2003年12月9~13日,作为代表团团长在韩国汉城参加环境正义国际研讨会,考察韩国律师和民间组织在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2003年12月16~20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参加亚洲更好空气质量国际研讨会,作专题发言,介绍中国民间环保组织通过环境诉讼维护清洁空气权的情况; 2004年2月15日~26日,随商务部访问瑞士、比利时和英国,考察欧洲国家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关系,特别了解如何处理生物多样性与知识产权协议的关系; 2004年3月18日~23日,在日本熊本市参加环境纠纷处理中日国际研讨会,并参观水俣市,并作“中国环境侵权救济的发展进程”的专题报告; 2004年6月20~24日,在泰国曼谷参加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并作 “中国司法制度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 2005年3月25~28日,在日本爱媛县松山市参加日本环境会议第23届年会,并考察日本律师在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作用; 2005年5月14~21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市参加“联合国物种入侵国际法的缺陷和矛盾特别技术专家组会议”,讨论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关于防止物种入侵的建议; 2006年7月22日~8月5日,随国家环保总局臭氧层保护立法考察团访问津巴布韦、肯尼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06年12月13~16日,首届京澳环境法学术研讨会,并在澳门理工大学学术报告厅举办的研讨会上做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及其立法”的学术演讲。 2007年2月22日~2月27日,出席世界环境律师联合会年会,在俄勒冈大学参加公益法大会; 2007年3月1日~3月6日,访问佛蒙特法学院,并作两次主题演讲; 2007年3月7日~11日,参观美国纽约最大的国家公园Adirondack Park, 考察自然保护区保护,并作演讲。 2007年4月5日~10日,访问美国NRDC 纽约办公室、纽约大学法学院,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2007年4月11日,在Woodrew Wilson Center 演讲 2007年4月11~13日,马里兰大学法学院作Keynote speech; 2007年4月14~21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IUCN 环境法研究院参加研讨会。 2007年7月12~20日,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2007年8月23~27日, 在日本东京参加环境纠纷处理国际研讨会,并参观足尾铜矿山污染地区。 2007年11月28日~12月9日,访问英国,在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敦大学演讲。 2008年1月13~17日,泰国曼谷参加联合国环境法治会议。 2008年3月27~4月2日,日本大阪参加国际研讨会。 2008年7月1~6日,在维也纳参加ABA主办的世界司法论坛(WJF); 2009年2月15~28日,访问美国加州环保局、世界环境律师联合会、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并作系列演讲。 2009年6月2~4日,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环境学院,发表有关环境健康法律的演讲。 2009年6月5~7日,访问美国山普林学院,在该校进行了“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与NGO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的演讲。 2009年6月8~18日,访问美国佛蒙特法学院,做“中国环境执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演讲,并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 2009年9月17~21日,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参加研讨会,并发表:“从几个环境案例看环境诉讼对保护公民环境权利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和“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NGO在环保中的作用”两个演讲。 2010年3月4~7日,在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内地商业、人权与正义的实现研讨会”,并作“環境訴訟在保護環境權和改善環境中的角色扮演”学术演讲。 2010年5月14~17日,参加在台湾台北大学举办的“两岸环境法学学术研讨会”,并作“中国大陆的环境侵权救济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学术报告。 2010年7月11~14日,在新加坡参加“未来中国论坛”,并发表“环境诉讼促进中国绿色增长”的报告。 2010年7月27~30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参加亚洲开发银行举办的“亚洲环境审判、绿色法院和法庭及环境正义研讨会”,并作“中国的环境法庭及其作用”报告。 2011年1月25~29日,在马来西亚参加“亚太法治会议”,在会议作“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和CLAPV的实践”的演讲。 2011年2月6~1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参加“由下到上的法律与发展法律社会学观察----将正义给穷人研讨会”,并发表“对穷人提供法律援助的NGO与中国的环境权维护”的学术演讲。 2011年2月28~3月10日,访问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佛蒙特州高等法院、伍罗德·威尔逊中心、美国联邦司法部、美国联邦环保署、美国新奥尔良洛约拉大学法学院、图兰大学法学院。 2011年10月17~23日,访问印度最高法院、律师协会、人权研究所等。 2011年10月24~28日,访问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和住房部,法国开发署,外交和欧盟事务部等。 2011年11月17~22日,访问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可持续的全球市场法律框架研讨会,并发表“中国的环境执法:现状、挑战与出路”的演讲。 2012年1月8~14日,随国家发改委考察英国和欧盟的应对气候变化立法; 2012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爱尔兰高威大学参加第22次中欧司法研讨会; 2013年2月23日~3月12日,出席世界律师联合会年会和俄勒冈大学公益法年会,到圣·克拉拉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演讲,到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到华盛顿DC 出席会议和演讲; 2013年10月1日~10月7日,应邀访问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2013年12月11~13日。应邀参加在马来西亚科隆坡举行的联合国环境署亚太环境治理大会; 2013年12月15日-28日,随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专家考察团访问日本环境省、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产业省、东京财团,考察柏叶智慧城市项目; 2014年10月4日~4月10日,应邀参加在德国弗莱堡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环境治理名人大会; 2014年7月16日~8月15日,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作访问学者访学; 2014年8月9~15日,在内罗毕出席UNEP 环境执法专家工作组会议; 2014年8月25日~9月2日,在菲律宾马尼拉领取拉蒙·马格赛赛奖,并参与研讨和采访; 2015年7月12-19日,随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专家考察团访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 美国参议院马基参议员办公室(华盛顿)、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洛杉矶圣莫尼卡办公室(洛杉矶)、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华盛顿特区办公室(华盛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UCLA)(洛杉矶)、墨西哥国家生态与气候变化研究所(INECC)(墨西哥城); 2015年12月3-13日,应法国CCFD邀请参加世界气候变化峰会(TOP21); 2016年3月14-18日,应澳门大学法学院邀请为其研究生讲授环境法课程,并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讲座; 2016年4月-9日,在英国伦敦参加英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和实施研讨会,并参观野鸟保护地; 2016年7月3-7日,随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考察团访问德国联邦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联邦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建筑与核安全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柏林代表处,德国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及生态研究所,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环境、气候保护和能源部(斯图加特); 2016年7月8-10日,随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考察团访问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部,经合组织总部; 2016年8月2-7日,访问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及大阪律师协会,并发表“中国新环保法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演讲; 2017年4月25-29日,应澳门大学法学院邀请为澳门大学研究生讲授环境法课程; 2017年6月23-26日,应法国巴黎大学索邦学院邀请参加全球环境公约起草专家研讨会。 科研成果 (一) 专著类 1、《中国法律年鉴201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编,中国法律年鉴社,2016年1月。 2、《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 3、《中国法律年鉴201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编,中国法律年鉴社,2015年1月。 4、《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以立法目的多元论为视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5、《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6、《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立法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8、《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气候正义论:气候变化法律中的正义原理和制度构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9、《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石油天然气法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背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 10、《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以自然应对自然”:应对气候变化视野下的生态修复法律制度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11、《中国环境诉讼典型案例与评析》,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 12、《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13年讲座精选(上册),--生态文明和公民环境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 13、《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系列专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12月。 14、《中国法律年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编,中国法律年鉴社,2014年9月。 15、《LEGISLATIVE ANDJUDICIAL REMEDIES FOR ENVIRONMENTAL TORTS VICTIMS》,主编,Bononia University Press,2014年5月。 16、《环境侵权法律研究系列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17、《中国法律年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中国法律年鉴社,2013年9月。 18、《中国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19、《中国环境保护倡导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9月。 20、《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年鉴社,2011年8月。 21、《日本环境诉讼典型案例与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22、《China's Journey towoard the Rule of Law》,Koninklijke Brill NV, Leiden, Netherland,2010年10月。 23、《身边的法律顾问:污染受害与救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4、《浅论环境健康诉讼及其立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 25、《北京市地方环境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26、《中国法治30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27、《中国环境行政执法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8、《中国走向法治30年——迅速发展的中国环境保护法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 29、《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IABILITY--Legal Remedies for Transboundary Polluti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UK,2008年10月。 30、《环境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31、《循环经济立法框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7月。 32、《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3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读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 35、《环境与自然资源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2月。 3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3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38、《以权利为基础促进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39、《政府法制通用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7月。 40、《中国环境科学与技术发展年报200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4月。 科研项目 1、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课题,“2016年环境执法大练兵专家评审”,2017年立项。 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课题,“违法处罚方式方法研究与修法建议”,2017年立项。 3、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课题,“《自然保护区条例》立法后评估”,2016年立项。 4、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课题,“对2016年度《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评估”,2016年立项。 5、农业部渔业局课题,“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制度及相关法律关系研究”,2016年立项。 6、国家海洋局课题,“国家管辖外海域环境影响评价定义、类型和阀值研究”,2016年立项。 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课题,“广东省清洁大气条例(草稿)制定法律技术支持”,2016年立项。 8、环境保护部课题,“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2015年立项。 9、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资源评测系统》软件开发”,2015年立项。 10、国家海洋局课题,“国家管辖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问题国际协定的相关理论研究”,2015年立项。 1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课题,“《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各方法律责任和违法处罚研究与修订建议”,2015年立项。 12、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课题,“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制度及相关法律关系研究”,2015年立项。 13、全国社科规划办课题,“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保障研究”,2015年立项。 14、最高人民法院课题,“关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问题”,2014年立项。 15、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课题,“环境保护法修改专题论证”,2013年立项。 16、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课题,“环境教育立法调研论证”,2013年立项。 17、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课题,“我国农业遗传资源权益登记与惠益分享研究”,2013年立项。 18、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课题,“环境损害评估2013——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立法前期研究”,2013年立项。 19、雷登大学东亚现代化研究中心课题,“中国西部矿业管理研究”,2013年立项。 20、中国政法大学课题,“中外报业数字化转型比较研究”,2013年立项。 21、中欧合作环境治理项目课题,“中国西部环境司法和环境维权能力建设项目”,2012年立项。 22、国家发改委课题,“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研究”,2012年立项。 23、环保部课题,“环境损害调查与认定研究”,2008年立项。 24、环保部课题,“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赔偿机制研究”,2007年立项。 25、国家环保总局、国际环保合作委员会课题,“环境健康法律框架研究”,2007年立项。 26、国家环保总局课题,“国际环境履约与合作配套:东亚酸雨网络技术支持”,2007年立项。 27、国家环保总局课题,“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起草”,2007年立项。 28、国家环保总局课题,“《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前期论证”,2007年立项。 29、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环境行政立法与政策研究”,2007年立项。 30、国家环保总局课题,“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起草”,2007年立项。 31、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课题,“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后评估”,2006年立项。 32、国家环保总局课题,“遗传资源保护立法研究”,2006年立项。 33、亚洲开发银行、国家环保总局课题,“亚行技术援助国家环保总局区域督查中心机构发展”,2006年立项。 34、教育部重点攻关课题,“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立法与研究”,2005年立项。 35、国家发改委课题,“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立项。 36、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起草”,2005年立项。 37、亚洲开发银行、国家环保总局招标项目,“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立法研究”,2005年立项。 38、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畜禽养殖污染防止条例起草”,2004年立项。 39、深圳市环保局课题,“深圳市机动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措施效益评估研究”,2004年立项。 40、国家环保总局课题,“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起草”,2005年立项。 41、国家环保总局课题,“自然保护区立法研究”,2004年立项。 42、司法部课题,“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03年立项。 43、北京市环保局课题,“北京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研究”,2003年立项。 44、国家环保总局课题,“生物安全损害赔偿立法研究”,2003年立项。 45、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国环境标准发展战略研究”,2003年立项。 46、商务部专项课题,“WTO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2003年立项。

研究领域

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国际环境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六处着手助力鉴定机构运营”,《中华环境》,2017年1-2期合刊,总第34期。 2、“我国环境诉讼的困境与出路”,《环境保护》,2016年第15期。 3、“新《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简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4、“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制度构建”,《学术界》,2016年第6期。 5、“加强排污许可证与环评制度的衔接势在必行”,《环境影响评价》,2016年第2期(总第221期,第38卷))。 6、“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环境保护》,2016第2期。 7、“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的选择”,《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8、“依法有序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北京人大》,2015年第10期。 9、“中国「環境保護法」改正後 環境公益訴訟における----機会と挑戦”,OSAKA LAW REVIEW, ISSN 0438-4997。 1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关键是法治”,《环境保护》,2015年第9期。 11、“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法制资讯》,2014年第Z1期。 12、“新《环境保护法》下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法律适用》,2014年第8期。 13、“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第7期。 14、“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国法学》,2014年6月9日,2014年第3期,总第179期。 15、“新《环境保护法》规范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环境保护》,2014年第10期,总第541期,第42卷。 16、“美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及其借鉴意义”,《水工业市场》,2014年第5期,P33-37。 17、“气候正义与中国气候变化立法”,《中国科学报》,2014年4月11日第7版。 18、“环保法庭设在哪一级?”,《环境经济》,2014年第7期。 19、““气候正义”与中国气候变化立法的目标和制度选择”,《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2014年3月10日出版。 20、“生态红线不能成“虚线””,《中国报道》,2014年第3期。 21、“环境公益诉讼的纠结与期望”,《中华环境》,2014年3月,创刊号,总第1期。 22、“从国家权力的边界看“气候资源国家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总第39期,P97-104,2014年1月10日出版。 23、“论生态红线的法律制度保障”,《环境保护》,2014年第2-3期合刊。 24、“The specialized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China”,China Legal Science, Volume1; 2013, No. 4. 25、“《环保法》应增公民环境权”,《人民日报》,2013年9月14日6版。 26、“论气候正义”,《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30卷,2013年6月第2期。 27、“环境公益诉讼难在哪儿”,《人民日报》,2013年5月18日6版。 28、“健全完善法律机制 遏制地下水质恶化”,《环境保护》,2013年第12期,总第520期,P27-29。 29、“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Specialized Entities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China”,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出版社,Bononia of University Press, 2012年12月10日出版, 载Environmental Law Action EU and China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arina Timmoteo。 30、“新时期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亟待新发展”,《环境保护》,2012年,第22期,总505期。 31、“环境污染致人体健康损害的法律问题”,《法治论衡》,第16辑。 32、“《环境保护法》修改之我见”,《中国环境法治》,2011年卷(下)。 33、“解析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流程”,《环境保护》,2012年第5期。 34、“云南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点评”,《人民法院报》,第三版。 35、“康菲溢油事故:反思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2期。 36、“中国气候政策立场:以气候正义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6,第8版。 37、“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立法及面临的挑战”,《环境保护》,2011年第11期。 38、“环境信息公开三年得失”,《中国改革》,2011年第6期,总第331期。 39、“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0、“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力促环境法原则根本转变”,《绿叶》2010年第9期,总第147期。 41、“浅论环境健康诉讼及其立法”,第五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环境健康与两型社会建设》。 42、“遏制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需要环境法原则的根本转变”,《中国法律》,香港出版,中英文双语,2010年第3期,总第84期,2010年6月。 43、“国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立法经验”,《环境保护》,2010年第12期。 4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亟须专门立法”,《环境保护》,2010年第12期。 45、“对中国环境法的反思”,《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 46、“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47、“环境法的辉煌、挑战及前瞻”,《政法论坛》,2010年第3期。 48、“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破解”,《世界环境》,2010年第二期。 49、“前瞻中国环境法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27,010版。 50、“中国において诉讼が环境权の保护およぴ环境保全に果たす役割およぴ今后の课题”,《【日】新时代法政策学研究》,第6号。2010年4月。 51、“在“环境保护”与“罪行法定”天平上的选择”,《中国经济报告》,2009第5期,总19期。 5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法律反思”,《环境保护》,2009年9月A,总第427期。 53、“盐城水污染案“投毒罪”值得商榷”,《21世纪经济报道》,2009/8/28,第2版。 54、“论法官的职责和环境法治”,《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6月版。 55、“地方人民政府对辖区内水环境质量负责的具体形式——“河长制”的法律解读”,《环境保护》,2009.5A,总第419期。 56、“论乡镇环境保护管理立法的不足与完善”,《法学杂志》,2009年第4期。 57、“水资源管理的立法新举”,《世界环境》,2009年第2期。 58、“论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的新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9、“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当代法学》,2009年第2期。 60、“国外环境信息公开豁免范围述评”,《环境经济》,2009年第3期。 61、“论我国环境法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当代法学》,2008-11-10,第22卷第6期。 62、“论中国履行臭氧层保护国际法的国内立法”,《法学杂志》,2008年9月15日,第5期。 63、“论环境信息公开范围的例外情况规定”,《环境保护》,2008年9月10日,第9A期。 64、“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2008年第7A期。 65、“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反思”,《世界环境》,2008第3期,总第112期。 66、“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の现状と展望(日文)”,日本法律文化社株式会社,P18~23。 67、“2007:环境保护与法治”,《法治资讯》,2008年第01期。 68、“中国公害环境纷争の最新动向と直面する课题”,环境と公害,日本岩波书店,载《中国の环境问题と法·政策》,P239~258。 69、“建立环境健康诉讼制度与健全环境健康诉讼立法”,《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9)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2007-12-1,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0、“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相关问题”,《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8期。 71、“从淮河治污看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的经验教训”,《环境保护》,2007,第7B,总第376期。 72、“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总第29卷第152期。 73、“国外的节能立法及其借鉴意义”,《世界环境》,2007第3总第106期。 74、“Chinese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Current Deficiencies and Suggested Reforms”,Vermo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Spring,2007. Volume 8,Issue 2; P159-193。 75、“一部将公众参与具体化的地方立法——沈阳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述评”,载《中国环境法治》2006年卷,2007年4月第一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6、“从一起大气污染集团诉讼案件的判决看我国的环境诉讼”,载《中国环境法治》2006年卷,2007年4月第一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77、“我国环境法治的转型”,《学习时报》,中央党校主办,2007年3月12日5版。 78、“我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以松花江污染为视角”,《中州学刊》,2007第1期,总第157期。 79、“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环境法治的转型”,《上海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总第149期。 80、“一起环境行政诉讼透视出的环境公益诉讼影响和作用”,《世界环境》,2006年第6期。 81、“国外自然保护区立法立法比较与我国立法的完善”,《环境保护》,2006年第11A,2006年11月10日出版。 82、“国外生物安全立法及对中国立法的思考”,《科技与法律》,2006年第4期。 83、“转基因损害赔偿立法研究”,《转基因生物环境影响与安全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84、“公众参与与环境公益诉讼”,《绿色中国文集•体制文化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年6月第一版。 85、“让环保审计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审计》,2006年第9期。 86、“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评《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法学评论》,2006年第2期。 87、“环境行政处分具体化的重要立法”,《中国环境报》,2006年3月1日3版。 88、“中国环境政策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环境报》,2006年2月23日第4版。 89、“让“环境优先”成为立法基本原则”,《法制日报》,2006年2月20日第8版。 90、““圆明园铺膜事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拷问”,《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91、“环境违法成本低之原因和改变途径探讨”,《环境保护》,2005年第9期。 92、“跨行政区水环境管理立法研究”,《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93、“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框架和内容的思考”,《法学论坛》,2005年第5期。 94、“让刑法在保护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法制日报》,2005年9月15日第1版。 95、“公益诉讼不会导致滥用诉权”,《绿叶》,2005年第3期。 96、““环保风暴”的影响及其显现的环境执法问题”,《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8~19页。 97、“从一起环境行政诉讼看环境公益诉讼的影响和作用”,《环境执法研究与探讨》第526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98、“中国の环境纷争处理と公害被害者に对する法律支援”,载平野孝 编:《中国の环境と环境纷争》,日本评论社,日文版。 99、“四条款彰显行政民事并重的环境立法趋势——简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案中的民事条款(上、下)”,《中国环境报》,2005年1月13日和17日。 100、“Transjurisdictional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The Huai Rever Example”,《WATER International》,Volume 29, Number 3,Page 269, September 2004。 101、““战略环评”法律问题研究”,《法学论坛》,2004年第3期,第19卷,总第93卷。

学术兼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2002-2017)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 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首批首席研究员 环境保护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环境保护部法律顾问 农业部渔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海洋局法律顾问 北京市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第十四届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武汉大学《环境法评论》学术顾问 美国佛蒙特法学院荣誉教授 北京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第四届、第五届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律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