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曙光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先后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和法学博士学位(1991)。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在哈佛大学法学院任访问学者。 荣誉获奖 1. 1998年,获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2. 2001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3. 2002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杰出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4. 2006年,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 2008年,获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提名奖 6. 2018年,荣获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7. 2018年,获第七届“薜暮桥价格研究论文奖”一等奖 著作 1.《破产法评论》(第一卷),李曙光、刘延岭主编,法律出版社,2018年8月版 2.《公司重整法律评论》(第一、二、三、四、五卷),李曙光、郑志斌主编 3.《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处置:规则、数据与案例(第一辑)》,李曙光、郑志斌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7月版 4.《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李曙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 5.《破产法的转型》,李曙光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2月版 6.《法思想录》, 李曙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7.《转型法律学》,李曙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8.《晚清职官法研究》,李曙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3月版 主编教材 1.《经济法学(第3版)》,李曙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2.《经济法学(第2版)》,李曙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 3.《经济法学》,李曙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委托项目“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2018年立项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委托项目“互联网平台排他性协议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分析框架”,2018年立项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司委托项目“破产行政管理制度研究”,2018年立项 4. 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托项目“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良好营商环境”,2018年立项 5. 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委托项目“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债券交易与处置机制研究及政策建议”,2018年立项 6. 成都豪诚企业智库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破产管理人制度改革研究”,2018年立项 7. 北京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委托项目“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中国破产重组法律制度改革研究”,2018年立项 8. 北京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委托项目“改革和完善破产重整制度”,2018年立项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改司委托项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评估”,2017年立项 10. 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委托项目“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债券交易与处置机制研究及政策建议”,2017年立项 1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认证中心委托项目“证据规则与价格认定的关系研究”,2017年立项 1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委托项目“新常态下完善价格法律法规体系研究”,2016年立项 13. 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委托课题“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研究”,2016年立项 1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委托项目“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立法建议研究”,2013年立项 15.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资产评估立法研究”,2012年立项 16.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破产欺诈法律规制研究”,2007年立项 1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有资产法律保护机制研究”,2006年立项 18.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破产法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2006年立项 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破产法律制度研究”,2004年立项 研究报告及立法建议 先后参与国家《企业破产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投资基金法》 、《中小企业促进法》、《期货法》、《旅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涉外经济案件受理办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政策(国发59号文、国发97-10号文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的起草和制定工作。近年的代表性成果有: 1.《改革和完善我国破产重整中关键制度研究报告》,被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采纳,2018年 2.《关于推动违约债券交易的建议》,被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采纳,2018年 3.《关于<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大纲)>的修改意见》,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纳,2018年 4.《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建议稿》,参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立法规划座谈会,2018年 5.《改革和完善我国破产重整中急需解决的制度的建议》,被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采纳,2018年 6.《关于完善政府定价机制的建议》,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采纳,2018年 7.《关于加快推动建立违约债券交易机制的建议》,被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采纳,2018年 8.《简易注销程序研究报告》、《<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管理条例>草案及说明》,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采纳,2017年 9.《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研究》,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采纳,2017年 10.《加强破产法实施 依法促进市场出清》,被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采纳,2016年 11.《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立法研究报告》,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采纳,2015年 12.《<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条例>草案及说明》,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采纳,2015年 13.《对不得不破产的企业的要依法、规范、有序处置》,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注册局采纳,2015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破产法的宪法性及市场经济价值》,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CSSCI) 2.《通过破产制度实现“僵尸企业”的破产出清》,载《人民论坛》2018年第23期(CSSCI) 3.《论我国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写于《企业破产法》实施十周年之际》,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CSSCI) 4.《先“破”后立 浴火重生》,载《光明日报》2017年6月15日 5.《论互联网金融中的法律问题》,载《法学杂志》2016年第2期(CSSCI) 6.《关于“股灾”与“救市”的法学思考》,载《中国法律评论》2015年第3期(CSSCI) 7.《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探讨》,载《政法论坛》2015年第3期(CSSCI) 8.《法治应是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器》,载《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 9.《中国《破产法》实施三年的实证分析──立法预期与司法实践的差距及其解决路径》,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CSSCI) 10.《对制定中国产业政策法的几点不同看法》,载《法学》2010年第9期(CSSCI) 11.《论<企业国有资产法>中的“五人”定位》,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4期(CSSCI) 12.《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CSSCI) 13.《新企业破产法的意义、突破与影响》,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CSSCI) 14.《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6期(CSSCI) 15.《公司法的模式、理念与修改》,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CSSCI) 16.《新破产法的制定与中国信用文化和信用制度》,载《法学家》2005年第2期(CSSCI) 17.《破产法立法若干重大问题的国际比较》,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CSSCI) 18.《公司法的模式、理念与修改》,载《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第4期(CSSCI) 19.《中国的公司治理及其转型期的改革》,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3期(CSSCI) 20.《关于新<破产法>》起草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3期(CSSCI) 21.《论宪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1期(CSSCI) 22.《中国市场经济法律:进展与评价》,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CSSCI) 23.《97法治:五个问题、五种趋势》,载《法学》1997年第2期(CSSCI) 24.《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取向》,载《法学》1994年第4期(CSSCI)

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侨联常委特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北京仲裁委员会委员。国际破产协会(INSOL)董事会董事,国际破产协会中国委员会联席主席,美国破产学会(ACB)第十九届终身外籍会员,国际破产学会(III)创始会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证监会第13届至15届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