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卢加伟

个人简介

卢加伟(1978.12--),男,河南虞城人。为本科生讲授《大学英语》,为研究生讲授《语用学》、《语言研究方法与工具》和《经贸翻译》等课程。曾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多次荣获河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二等奖;获河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完成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项,厅级项目10余项;在《现代外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厅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7.9-2001.7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学士本科生; 2001.7-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原洛阳工学院外语系)任教,期间: 2004.9-2007.3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1.9—2014.9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语用学理论与实践。 二、教学业绩及荣誉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指导教师,2020 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19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19 洛阳市优秀教师,2019 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19 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16 河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16 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15 河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10; 河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二等奖,2011; 河南科技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2010;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2009;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十佳青年教师;2007; 河南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三等奖,2003; 河南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三等奖,2002; 河南科技大学(原洛阳工学院)教学质量三等奖,2001. 主持科研项目 [1]话语语用学范式下二语会话语用非流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7.9立项,主持,在研。项目号:17FYY022,经费20万。 [2]语用非流利与二语语用发展关系研究(2015BYY015),河南省社科规划办,2015.8-2019.7,经费2万,结项号2019E096。 [3]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会话中的语用非流利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10月立项,经费1.5万。项目立项号2016-GH-118. 2017.5结项,结项号2017-GH-0148. [4]二语语用发展的体验认知研究,200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2012.5结项。 [5]课堂语用教学—言语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主持,2010.5结项。 [6]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语用输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河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2014.12鉴定结项,主持。 [7]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研究洛阳市2008年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主持,2010.5结项。 [8]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河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主持,2009.5结项。 科研获奖 [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会话语用非流利及其习得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20.10 [2] 体验认知语用观下的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2017.4。 [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语用输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河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6.7。 [4] 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的外语教育:困境与对策,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7。 [5] 认知框架下的课堂语用教学对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作用,洛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7,独著。 [6] 课堂语用教学--言语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10-05,主持。 [7] 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言语行为实证研究,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10,主持。 学术著作: [1]翻转学习的理念与外语教学的定制化体验,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7。 [2] 语用学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7。 [3] 礼貌理论与外语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0。 [4]《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11。 [5]《英语语篇的构建与解读》,万卷出版公司,2008.8。 主要学术活动: 第九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线会议),2020.10.16-18,北京师范大学,宣读论文(腾讯视频); 第十六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907,江西师范大学,宣读论文; 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2019.10.18-20,华中师范大学,宣读论文; 第八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11,中国海洋大学,宣读论文; 2018礼貌与身份话语研究前言论坛,2018.10,南京大学,宣读论文;主持大会发言; 第四届中国语用学专题论坛,2018.7,西安外国语大学,宣读论文; 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201710,西安外国语大学,宣读论文,主持小组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708,北京师范大学,宣读论文 首届语篇分析暑期研修班,201707,北京师范大学 2017年暑期全国高校英语教学培训,重庆,201707 第七届中国教育语言学年会,2016,宁波工程学院,宣读论文 第十四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2015,安徽大学,宣读论文; 第十三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2013,浙江外国语学院,宣读论文; 首届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年会暨第五届学术论坛,2013,宣读论文; 第七届江苏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论,2012,宣读论文; 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华中科技大学,宣读论文; 第12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年会,2011,山西大学,宣读论文; 2011年全国外语专业语言学博士生论坛;2011,南京大学;参会; 第四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苏州大学,宣读论文; 语言迁移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上海交通大学,宣读论文; 第六届亚太地区二语习得研究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术研讨会,2008,北京外国语大学,宣读论文; 第二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南京大学,宣读论文。

研究领域

语用学、二语习得与应用翻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会话语用非流利及其习得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年2期(CSSCI)。 [2] 第二语言口语非流利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年第2期(SCD)。 [3] 体验认知语用观下的二语语用能力研究,外语学刊,2015年第5期(CSSCI,外语类中文核心)。 [4]基于文化开放视域的中国外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5期(中文核心)。 [5] 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的外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0期(中文核心)。 [6]第二语言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述评,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7]浅析“把”字句宾语的论元角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8]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会话中的语用非流利研究,2014,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9] 第二语言语用教学研究述评,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1):87-92。 [10] 认知语境与语用能力,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4-37。 [11] 面子论视角下汉英建议礼貌策略的比较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6-61。 [12]国外二语语用教学研究述评,现代外语,2013(2):206-211.(CSSCI,外语类中文核心)。 [13]认知框架下的课堂语用教学对学习者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作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67-71.(CSSCI扩展版,外语类中文核心)。 [14]认知语境与语用能力,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3(5):87-89。 [15]第二语言语用发展研究述评,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2-105。 [16]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14-25/88(CSSCI扩展版,外语类中文核心)。 [17]语用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1-105。 [18]语用迁移与二语水平:一项拒绝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2007,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论文。 [19]英汉拒绝策略及其语用迁移的实证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67。 [20]语用否定与语境制约,许昌学院学报,2006(4):73-74。 [21]过去时、完成体与现时关联,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4):146-148。 [22]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108-110。 [23]小型语料库检索与外语课堂教学,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110-112。

学术兼职

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中青年社科专家,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