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云红

个人简介

王云红,男,河南遂平人。2001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于2004年和2007年6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历史系主任,近年来先后在《历史档案》、《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韩国)》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开设有《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近代史料学》、《中国近代法制史专题》和《近代人物与政治》等课程。 著作情况 1.《标语口号—时代呐喊最强音》,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合作)。 2.《流放的历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中国法律思想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副主编)。 4.《清代流放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主要项目 1. 河南特色手工艺的历史传承与保护开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号:132400411197。 2.河南近代契约文书与地方社会规范研究,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6BLS004。 3. 河洛地区新见民间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17BZS016。 获奖情况 1. 《在流放地:论清代流放人犯的管理》,《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1卷,(2010.8),获2011年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 《中国法律思想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获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3. 河南省社科联、经团联课题《清末民初流放制度存废问题研究》(30000字),获2013年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4. 洛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民国时期洛阳城市建设研究》(35000字),获2013年洛阳市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5.《清代流放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6.2015年8月,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授予“河南省教育标兵”称号。

研究领域

晚清政治史,兴趣点为清代以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有关《时局图》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2.《论清代的“呈请发遣”》,《史学月刊》2007年第5期。 3.《势力范围: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4.《清代流放刑罚概说》,《刑法论丛》第14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6月版。 5.《清初流徙东北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6.《清代流放政策之变迁:以流放地的选择为例的考察》,《中国史研究》(韩国)第60辑(2009.6)。 7.《论清初法律制度的演变》,《中国史研究》(韩国)第66辑(2010.6)。 8.《在流放地:论清代流放人犯的管理》,《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1卷(2010.8)。 9.《民意机构的缺失:五四时期的国会》,《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0.《清代发遣刑论略》,《兰台世界》2011年第9期。 11.《论清代军流〈道里表〉》,《历史档案》2012年第2期。 12.《论清代流放人犯的递解》,《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3.《清代中原地区立嗣民事习惯问题》,《中州学刊》2015年第5期。 14.《晚清豫派律学的再发现》,《寻根》2016年第1期。 15.《金兰谱与中国传统结义习俗》,《寻根》2016年第3期。 16.《中国传统民间契约履约机制探析》,《公民与法》2016年第7期。 17.《周公:中国早期礼法传统的奠基者》,《公民与法》2017年第1期。 18.《传统契约文书与中国人的契约观念》,《学术探索》2017年第5期。 19.《近代河洛地区施地碑与施地民事习惯问题》,《中州学刊》2018年第1期。 20.《洛阳“圣地圣城说”考论》,《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