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廷贤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5.09-2009.03 上海交通大学 制冷及低温工程 博士 2002.09-2005.04 西安交通大学 制冷及低温工程 硕士 2002.09-2005.07 内蒙古科技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士 工作经历 2020/12— 至 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14/12-2020/12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1/03-2014/12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助理研究员, 硕导、博导 2009/03-2011/02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师资博士后 其中: 2012/05-2012/11 应制冷空调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国际制冷学会B1委员会主席Prof. Kang Yong Tae 的邀请在韩国Kyung Hee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合作研究(访问学者) 科研项目 2023-2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No.52293412):规模化热能存储转换与能质调控机理和方法—热能高密度存储热质传输强化机理,负责人 2019-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876117):工业余热高密度热化学吸附储能机理及目标导向大温差升温调控机制研究,负责人 2019-2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E0100300): 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多功能吸附热池储能机理及全年候冷/热联供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 2016-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No.51522604):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负责人 2016-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No.5151101412):吸附热池冷/热复合高效储能的新型太阳能热驱动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研究,负责人 2013-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276211):双模式太阳能热化学吸附长周期复合储能特性研究,负责人 201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50906053):太阳能热化学吸附变温能量贮存研究,负责人 2016-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No.51521004): 传热传质与高效热力系统的基础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016-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B0601204):低品位余能回收技术及热泵装备研发与示范—低品位余能网络化利用,子课题负责人 2008-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50736004):低品位余热高效利用的多效双重吸附制冷研究,第二完成人,子课题负责人 教学工作 课程名称:《制冷低温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授课对象:研究生 学时数:48 学时 课程名称:《太阳能集热、储热及热利用技术》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32 学时 课程名称:《工程与社会》 授课对象:本科生 学时数:48 学时 软件版权登记及专利 授权发明专利: [1] 李廷贤, 王如竹,王丽伟, 吴静怡. 发明专利:多效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号:ZL200810040453.1, 授权日期:2009.12.30.】 [2] 李廷贤, 王如竹,陈恒, 王丽伟, 吴静怡. 发明专利:基于变压解吸技术的回热型二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号:ZL200810200040.5, 授权日期:2009.10.28.】 [3] 李廷贤, 王如竹, 陈恒, 王丽伟, 吴静怡. 发明专利:双效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号:ZL200810040454.6, 授权日期:2010.06.09.】 [4] 李廷贤, 王如竹, 陈恒, 王丽伟, 吴静怡. 发明专利:基于再吸附技术的热化学变温器循环系统. 【专利号:ZL200810201609.X,授权日期:2010.12.15.】 [5] 李廷贤, 王如竹,马良, 王丽伟. 发明专利:热化学变温吸附冷热联供复合供能装置. 【专利号:ZL201010176870.6,授权日期:2012.08.29.】 [6] 李廷贤, 王如竹, 马良, 王丽伟. 发明专利: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模式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 【专利号:ZL201010148331.1,授权日期:2012.08.29.】 [7] 李廷贤, 王如竹, 马良, 王丽伟. 发明专利:冷热联供的太阳能热化学吸附复合储能装置. 【专利号:ZL201010131746.8,授权日期:2012.02.22.】 [8] 李廷贤, 王如竹, 马良. 发明专利:空调机组冷凝热驱动的热化学吸附制冷装置. 【专利号:ZL201110099350.4,授权日期:2012.10.03.】 [9] 李廷贤, 王如竹, 马良, 王丽伟. 发明专利:基于低品位余热的多级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号:ZL 201010177098.X.,授权日期:2013.07.10】. [10] 李廷贤, 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化学吸附跨季节高效储能装置及方法.【专利号:ZL201210163125.7,授权日期:2014.04.16.】 [11] 李廷贤, 闫霆, 李卉, 王如竹. 发明专利:大容量组合式太阳能热化学梯级高效储热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201310195797.,授权日期:2015.12.02.】 [12] 李廷贤, 夏再忠, 李卉, 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热泵型风冷空调器分区域功能化除霜系统. 【专利号:ZL 201310284316.3,授权日期:2015.09.09.】 [13] 李廷贤,翟天尧,仵斯,许嘉兴,吴东灵,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驱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专利号:ZL201610099100.3,授权日期:2018.11.16.】 [14] 陈恒, 吴静怡, 李廷贤, 王如竹. 发明专利:二级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号:ZL 200810201927.6, 授权日期:2010.06.23.】 [15] 张颖,李廷贤,曹先常,侯晓闻,陈忠平. 发明专利:热管型烟气余热回收储能装置. 【专利号:201110441020.9,授权日期:2014.12.24.】 [16] 闫霆,李廷贤,王如竹,李卉. 发明专利:一种自升温型热化学储热装置及应用. 【专利号:ZL201310193402.3,授权日期:2015.03.04.】 [17] 仵斯, 李廷贤, 许嘉兴,吴东灵,翟天尧,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储热单元及其成型模具与制造方法. 【专利号:ZL201510167351.6,授权日期:2016.11.09.】 [18] 许嘉兴,李廷贤,闫霆,仵斯,吴东灵,翟天尧,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冷热联供的电动汽车吸附热池空调系统. 【专利号:ZL 201610470203.6,授权日期:2018.03.09.】 [19] 仵斯,李廷贤,许嘉兴,吴东灵,翟天尧,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相变储热供热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号:ZL 201610098857.0,授权日期:2018.06.26】 [20] 翟天尧,李廷贤,仵斯,许嘉兴,吴东灵,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吸附热池耦合膜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专利号:ZL201610231159.3,授权日期:2018.09.11.】 [21] 张艳楠,王如竹,李廷贤,蔡爱峰.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供暖的热化学吸附储热系统. 【专利号:ZL201711091875.7, 申请日: 2017.11.08. 授权日期:2019.12.10】. [22] 李廷贤,吴东灵,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高效节能相变储热系统. 【专利号:ZL201710451617, 申请日: 2017.06.15. 授权日期:2019.12.10. 】 [23] 李廷贤,仵斯,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蓄能型复合太阳能集热及热泵的冷热联供系统. 【专利号:ZL201710468393.2, 申请日: 2017.06.20. 授权日期:2020.08.25】 [24] 李廷贤,蔡一凡,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伏冷热电联供的复合能源系统. 【专利号:ZL201710628772.3, 申请日: 2017.07.28. 授权日期:2020.06.02】 [25] 李廷贤,许嘉兴,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低谷电驱动的空气源热泵多模式采暖系统. 【专利号:ZL201710441654.1, 申请日: 2017.06.13. 授权日期:2020.11.10】 [26] 李廷贤,王如竹,何峰. 一种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 【专利号:ZL 201811517007.5, 申请日: 2018.12.12. 授权日期:2021.01.22】 [27] 李廷贤, 许嘉兴, 晁京伟, 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吸附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专利号:ZL202010594716.4, 申请日: 2020.06.28. 授权日期:2021.09.10】 申请发明专利: [28] 李廷贤, 王如竹, 王丽伟, 吴静怡. 发明专利:双重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公开号:CN101240951. [29] 李廷贤, 王如竹, 马良, 王丽伟. 发明专利:变压解吸型二级多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循环系统. 专利申请号:201010131882.7. [30] 李廷贤,吴东灵,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高密度储热一体机. 申请号: CN201710978187.6, 申请日: 2017.10.18. [31] 李廷贤, 翟天尧, 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组装式分区域模块化相变储热器及其制备. 申请号: CN201711077901.0, 申请日: 2017.11.06. [32] 李廷贤, 何峰, 罗巨财, 仇丽华.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光热/谷电互补储热供热系统. 申请号: CN201711103839.8, 申请日: 2017.11.10. [33] 李廷贤, 赵迪, 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分区域梯级储热一体机. 申请号: CN201810374937.3, 申请日: 2018.04.24. [34] 李廷贤,蔡一凡,王如竹.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缩机余热相变储能的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 申请号: CN201811011970.6, 申请日: 2018.08.31. [35] 杨佩林,李廷贤 ,何峰. 发明专利:一种无机水合盐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811373644.X, 申请日: 2018.11.21. [36] 李廷贤. 一种三水醋酸钠相变储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21 [37] 李廷贤,霍香岩,许嘉兴.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太阳能光伏板清洗装置. 申请号: CN202111326836.7, 申请日: 2021.11.10. [38] 李廷贤,许嘉兴,霍香岩. 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洗除尘装置. 申请号: CN202111326821.0, 申请日: 2021.11.10. 荣誉奖励 科技奖励 2020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排5) 2020年 中国节能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排3) 2018年 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青年奖(排1) 2015年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青年奖(排1) 荣誉称号 2015年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2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011年 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9年 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 2016年 上海交通大学聘期考核优秀教师 2014年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聘期考核优秀 2013年 上海交通大学首届君政项目导师 2012年 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 2010年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后 2009年 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 2008年 上海交通大学夏安世教育基金会Heatcraft奖 人才培养 2022年 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博士后:许嘉兴,合作导师:李廷贤) 2021年 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博士后:仵斯,合作导师:李廷贤/王如竹) 2022年 Nano Research“学术新星” 银奖(博士后:许嘉兴,合作导师:李廷贤) 2022年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人才计划(博士后:许嘉兴,合作导师:李廷贤) 2022年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人才计划(博士后:赵正创,合作导师:李廷贤) 2019年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人才计划(博士后:仵斯,合作导师:李廷贤/王如竹) 2022年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博士生:许嘉兴,导师:李廷贤) 2023年 上海市工程热物理学会优博论文(学生:许嘉兴,导师:李廷贤) 2022年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生:许嘉兴,导师:李廷贤) 2020年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学生:许嘉兴,导师:李廷贤) 2019年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提名奖(学生:仵斯,导师:李廷贤)

研究领域

通过实施"能源-材料-化学/化工"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致力于储能"材料-器件-循环-系统"多层级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 高密度储热及能质调控(相变储热/热化学储能/吸附热池) 太阳能光热转换及综合利用(制冷/采暖/空气取水) 热管理技术(材料/器件/装置)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T.X. Li‡,*, M.Q. Wu, J.X. Xu, R.X. Du, T.S. Tan, P.F. Wang, Z.Y. Bai, R.Z. Wang, S.Q. Wang. Simultaneous Atmospheric Water Production and 24-hour Power Generation Enabled by Moisture-induced Energy Harvest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2022) 6771:1-11. (‡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Research Highlights by Disruptive Technology Letters [2] Z.L. Liu, J.X. Xu, M. Xu, C.F. Huang, R.Z. Wang, T.X. Li*, X.L. Huai. Ultralow-Temperature-Driven Water-Based Sorption Refrigeration Enabled by Low-Cost Zeolite-Likeporous Aluminophosphat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2022) 193:1-10. (*Co-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Editors' Highlights [3] J.X. Xu, T.X. Li‡,*, T.S. Tan, S. Wu, M.Q. Wu, J.W. Chao, X.Y. Huo, P.F. Wang, R.Z. Wang. Ultrahigh Solar-Driven Atmospheric Water Production Enabled by Scalable Rapid-Cycling Water Harvester with Vertically Aligned Nanocomposite Sorbent.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14 (2021) 5979-5994.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Hot Paper [4] T.X. Li‡,*, M.Q. Wu, S. Wu, J.W. Chao, S.Z. Xiang, J.X. Xu, J.W. Chao, T.S. Yan, T. Deng, R.Z. Wang. Highly Conductiv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Enabled by Vertically-Aligned Reticulated Graphite Nanoplatelets for High-Temperature Solar Photo/Electro-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Harvesting and Storage. Nano Energy 89 (2021) 106338:1-11.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ESI Highly Cited Paper [5] M.Q. Wu, S. Wu, Y.F. Cai, R.Z. Wang, T.X. Li*. Form-Stabl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for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Storage and Management.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42 (2021) 380-417.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ESI Highly Cited Paper [6] J.X. Xu, T.X. Li‡,*, J.W. Chao, S. Wu, T.S. Yan, W.C. Li, B.Y. Cao, R.Z. Wang. Efficient Solar-Driven Water Harvesting from Arid Air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dified by Hygroscopic Salt.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59 (2020) 2-11.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ESI Highly Cited Paper and Research Highlights by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of NSFC [7] J.X. Xu, J.W. Chao, T.X. Li‡,*, T.S. Yan, S. Wu, M.Q. Wu, B.C. Zhao, R.Z. Wang. Near-Zero-Energy Smart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Enabled by Sorption Energy Harvesting from Air. ACS Central Science 6 (2020) 1542-1554.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Cover Paper [8] S. Wu, T.X. Li‡,*, Z. Tong, J.W. Chao, T.Y. Zhai, J.X. Xu, T.S. Yan, M.Q. Wu, Z.Y. Xu, H. Bao, T. Deng, R.Z. Wang. High-Performance Thermally Conductiv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by Large-Size Oriented Graphite Sheets for Scalable Thermal Energy Harvesting. Advanced Materials 31(2019) 1905099:1-9.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elected as ESI Highly Cited Paper [9] T.X. Li‡,*, R.Z. Wang, H. Li.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Gas Sorption Refrigeration Thermodynamic Cycle Driven by Low-Grade Thermal Energy.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40 (2014) 1-58. (‡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10] S. Wu, T.X. Li‡,*, M.Q. Wu, J.X. Xu, Y.H. Hu, J.W. Chao, T.S. Yan, R.Z. Wang. Highly Thermally Conductive and Flexibl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Enabled by Polymer/Graphite Nanoplatelet-based Dual Networks for Efficient Therm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8 (2020) 20011-20020.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11] T.S. Yan, T.X. Li‡,*, J.X. Xu, J.W. Chao, R.Z. Wang, Yuri Aristov, L. Gordeeva, P. Dutta, S. Murthy. Ultrahigh-Energy-Density Sorption Thermal Battery Enabled by Graphene Aerogel-based Composite Sorbents for Thermal Energy Harvesting from Air. ACS Energy Letters 6 (2021) 1795-1802. (‡Co-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12] M.Q. Wu, T.X. Li‡,*, P.F. Wang, S. Wu, R.Z. Wang, J. Lin. Dual-Encapsulated Highly Conductive and Liquid-Free Phase Change Composites Enabled by Polyurethane/Graphite Nanoplatelets Hybrid Networks for Efficient Energy Storag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mall 2105647(2021)1-10. (*Corresponding Author) [13] S. Wu, T.X. Li*, Z.Y. Zhang, T. Li, R.Z. Wang. Photoswitcha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Unconvention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nd Upgrade. Matter 4 (2021) 3385-3399. (*Corresponding Author) [14] P.F. Wang, J.X. Xu, R.Z. Wang, T.X. Li*. Pathways for Continuou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Ambient Moisture. Matter 6 (2023):19-22. (*Corresponding Author) [15] S. Wu, X. Zhang, R.Z. Wang, T.X. Li*.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Liquid Meta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57 (2023) 205-227. (*Corresponding Author)

学术兼职

2021-至今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IF=3.858) Energy Storage专题副主编 2020-至今 国家科技部“BRICS金砖国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专题领域中方专家组牵头专家 2019-至今 国家基金委“能源学科“十四五”战略规划”专家组秘书成员 2017-至今 国家基金委“工程热物理学科”学科代码及关键词修订专家组秘书成员 2018-至今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通讯评议专家 2017-至今 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 2017-至今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7-至今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与新能源青年论坛组委会 委员 2017-至今 上海市“扬帆人才计划”会评专家 2014-至今 上海市“工业节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担任《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Joule》、《Advanced Materials》、《ACS Energy Lett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