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华泰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71006-神经生物学 071008-发育生物学 招生方向 神经环路发育 教育背景 1998-09--2004-07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博士 1994-09--1998-07 南昌大学 生命科学工程系/学士 工作简历 2015-09~现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8-06~2015-08,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 发育生物学系/助理研究员 2005-11~2008-06,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 生理与神经生物学系/博士后 2004-11~2005-11,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生物系, 生物学系/博士后 教授课程 发育神经生物学-轴突导向和神经元迁移 科研项目 ( 1 ) 毛细血管与神经微环路的相互影响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表现,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20-12 ( 2 ) 谱系依赖神经微环路形成的分子机制,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19-12 ( 3 ) 脑分子网络中自杀和难治性抑郁等关键蛋白质机器的功能机制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7-07--2022-06

研究领域

应激(stress)无处不在,如何处理应激将直接影响个体的生存。对应激事件的正确处理可以使个体趋利避害,提升生存的概率;如果不能适应生存环境中多样化的应激将会极大缩小个体的生存空间。应激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焦虑是个体对外界不利事件,甚至中性事件时产生的过度紧张情绪。这种长时间的、过度紧张的负面情绪被认为是病态的焦虑综合症,它是多种精神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最近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2个月内焦虑综合症病发率可高达14%,居于所有精神性疾病之首。目前针对焦虑综合症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已有的药物并不能对所有的病人有效,并且伴有很强的副作用。为了改善治疗焦虑综合症患者的困境,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正常和患病个体中情绪是如何被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显得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前额叶、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和中脑在处理焦虑中至关重要。边缘系统中包括海马、杏仁核及杏仁核的延伸区域(如终纹床核)和下丘脑,其中前额叶、海马和杏仁核之间的神经环路及其在焦虑和恐惧情绪中的作用已有大量工作,而皮层下区域,尤其是下丘脑内部的神经微环路是如何参与调控情绪却缺乏研究。下丘脑是一个位于大脑腹侧进化上很古老的脑区,由多个功能交错的核团组成,它参与调控进食、睡眠、生物节律和激素分泌等关乎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多种行为。这些行为在焦虑综合症中均可能发生紊乱,为此研究下丘脑中的神经微环路对于理解情绪的调控至关重要。理解应激和焦虑的神经环路基础将帮助我们如何缓解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以及给如何治疗压力带来的负面效应提供科学指导。为此,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向出发来探索下丘脑在期间的作用:1,鉴定下丘脑不同核团中神经微环路的发育和功能;2,以CRH神经元为起点探索下丘脑中在应激处理过程的神经环路及其可塑性;3,利用神经肽组学和单细胞全基因表达组测序的分析方法探索个体在应激过程中反应不同的机制。我们的实验预期从分子,细胞及神经环路三个层面来解析下丘脑如何参与调控焦虑的形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Distinct lineage-dependent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hippocampus, Cell, 2014, 第 1 作者 (2) Clonally related visual cortical neurons show similar stimulus feature selectivity, Nature, 2012, 第 5 作者 (3) Long-range Ca2+ signaling from growth cone to soma mediates reversal of neuronal migration induced by slit-2, Cell, 2007, 第 2 作者 (4) Choice of cranial window type for in vivo imaging affects dendritic spine turnover in the cortex, Nature Neuroscience, 2007, 第 1 作者 (5) Calcium signaling in chemorepellant Slit2-dependent regulation of neuronal migr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2004, 第 1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