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树生

个人简介

王树生,男,1973年10月生,吉林人,博士,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师。 主持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教育厅、哈工大及人文学院科研项目,参与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中心课题、1项哈工大文科创新基金,参与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外国社会思想史》的编写。独立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工作经历 1997年7月-2002年7月 《哈工大报》编辑部,编辑、记者 2002年7月至今 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9-2011年 2013-2015年 社会学系副主任 2015年-2018年 社会学系主任 2015年-2017年 人文学院院长助理 2017年12月-2023年8月 人文学院副院长 教育经历 2005年9月—2011年1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获博士学位 2000年9月—2002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 获硕士学位 1993年9月—1997年7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 获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

社会学理论 文化社会学 社会变迁 社会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知识解放与构型纾解:全球化焦虑与构型社会学的启示 王树生 2023年7月 2023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理论社会学论坛 公益服务参与、中产阶层形成及其社会建设吸纳 王树生、门闯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1) The Derivation of Modern Subject and the Plural Human Science Wang Shusheng October 29,2021 2nd Congress of EASA(East Asi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essions of Social Theory 构型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国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王树生、李松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编 2021(5)/2022(2)/2022(1) 超越孤寂:文明进程中的临终关怀及死亡 王树生 《社会科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2020(12)/2021(4)/2021(1) 超越孤寂与文明进程中的死亡及临终关怀——构型社会学的启示及当代价值 王树生 2019年9月 “生活方式与美好生活建构”国际研讨会,哈尔滨 建构“构型”认识论:埃利亚斯对先验认识论的社会学转化 王树生 《社会理论学报》 2019(1) 梭罗的美好生活探索及其当代价值——缓解自然、个体与社会张力的生活实践 王树生、李松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 关于集体欢腾:与涂尔干理论遗产的对话维度 王树生 《青年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 2015(3)/2015(6) 转基因食品引发的系统信任弱化及个体行动选择——基于上海市居民的调查表 肖琪杰、王树生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4(6) 迈向场域视角的反思性科学社会学——对布迪厄科学社会学思想的考察 王树生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3(12)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集体欢腾的形态演变——兼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神圣性生产 王树生 2013年7月 2013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中国城镇化建设与工程社会学论坛,贵阳 大众文化产品:形式与意义间的游移——对“伪娘”刘著选秀的音乐表征与性别颠覆的个案分析 肖琪杰、王树生 《新闻界》 2013(11) 论关系视角的权力研究范式:基于埃利亚斯、布迪厄与福柯权力思想的比较 王树生 《社会理论学报》 2012(2) 文化视阈下的社会——基于本体论、主体体验及方法论的考察 王树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 文化视阈下的社会——基于本体论、主体体验及方法论的考察 王树生 41091 2012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工程技术社会学论坛,银川 符号的张力:后现代性的分析中介与社会本体——消费社会批判及波德里亚的分析策略 李松花、王树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2) 科学世界的除魅与科学场域的建构——布迪厄的科学社会学思想概述 王树生 2012年7月 2012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工程技术社会学论坛,银川 现代性生成与现代性体验的情感维度——埃利亚斯社会学理论的诠释路径 王树生 2011年7月 2011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情感社会学与社会建设论坛,南昌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传统复兴 王树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5)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王树生 《社会科学研究》 2007(5) 风险社会的知识生产、利益框架与公众批判 王树生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8) 风险分配的利益框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分析 王树生 《学习与探索》 2007(4) 风险社会中的利益分配、信息流通与知识生产 王树生 2007年7月 2007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风险社会与社会建设论坛 “他者”形象的生产、阐释与大众文化沟通困境——以东北小品、情景喜剧、电视剧为对象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王树生 2007年7月 2007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社会建设: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论坛,长沙 当代中国休闲文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一种文化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王树生 《黑龙江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05(3)/2005(21) 大学的功能与价值关怀的剥离——一种结构主义的视角 王树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2004(2)/2004(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