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于秀波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999-09--2001-0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博士后 1996-09--1999-07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域地理专业 博士 1990-09--1993-07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 硕士 1984-09--1988-07 南京大学地理系 学士 学位 1988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学士毕业。 1993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硕士毕业。 1999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域地理专业博士毕业。 2001年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 工作经历 2011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2008-2011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技条件与平台部主任 2004年 任地理资源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03年 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海洋项目主任 2002年 任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千烟洲试验站副站长 2001年 博士后出站后到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 1998年 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8年7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 科研项目 ( 1 ) 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试点示范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9-12--2011-12 ( 2 ) 国家生态恢复重建的综合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发, 主持, 国家级, 2006-12--2010-12 ( 3 ) 国合会生态系统服务战略课题组, 主持, 市地级, 2009-12--2011-12 ( 4 )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参与, 国家级, 2009-06--2012-06 ( 5 ) 中德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06-07--2011-07 ( 6 )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适应性, 主持, 市地级, 2007-07--2009-07 ( 7 ) 长江中游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06-07--2008-07 ( 8 ) 流域综合管理利益相关方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06-07--2008-07 ( 9 ) 洪湖湿地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主持, 省级, 2006-07--2008-07 ( 10 ) “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 主持, 省级, 2003-07--2006-07 ( 11 ) 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试点示范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9-01--2012-12 ( 12 ) 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和管理能力评估, 主持, 国家级, 2011-09--2016-08 ( 13 ) 水文节律下的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特征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主持, 国家级, 2012-01--2015-12 ( 14 ) 发展中国家生态监测与管理国际培训班, 主持, 部委级, 2015-09--2015-12 ( 15 ) 鄱阳湖水生态综合模型, 主持, 省级, 2015-03--2015-12 ( 16 ) 制定在保护地内及周边地区开展渔业、水产养殖业和农业活动指南,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5-01--2016-12 ( 17 ) 鄱阳湖植食性候鸟越冬活动对湿地食物网结构和C、N、P循环的影响, 主持, 国家级, 2015-08--2018-12 ( 18 ) 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4-03--2016-06 ( 19 ) 鄱阳湖水生态综合模型研究及开发, 主持, 省级, 2016-09--2018-09 ( 20 ) 2016年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题培训,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6-07--2016-12 ( 21 )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6-11--2017-11 ( 22 ) 地面监测数据资源汇聚与共享, 主持, 部委级, 2018-01--2022-12 ( 23 ) 干旱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及效应, 主持, 部委级, 2017-01--2021-12 ( 24 ) 国家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战略调研,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7-10--2018-03 ( 25 ) 三峡工程对中下游湿地水鸟的影响及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主持, 部委级, 2017-12--2018-06 ( 26 ) 中国沿海湿地与水鸟数据库,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8-06--2020-02 发表著作 (1) 流域综合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Lessons Learned for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2005-05, 第 1 作者 (2) 河流管理创新理念与案例, Innovation Concept and Case Study on River Management, 科学出版社, 2007-03, 第 2 作者 (3) 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战略研究, Taking Stock of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7-08, 第 3 作者 (4) 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战略研究, Taking Stock of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China , 科学出版社, 2007-09, 第 4 作者 (5)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战略, Ecosystem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n China,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06, 第 4 作者 (6) 基于观测与试验的生态系统优化管理, Optimum Management of Ecosystems Based on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1, 第 2 作者 (7) 中国湖泊和湿地生态恢复,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16-06, 第 2 作者 (8) Reviving Lakes and Wetland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6-06, 第 2 作者 (9)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 科学出版社, 2016-11, 第 3 作者 (10) 中国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战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9, 第 3 作者 (11)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2017), 科学出版社, 2018-04, 第 1 作者 主要学术著作 1. Chen Yiyu, Beate Jessel, Fu Bojie, Yu Xiubo, Jamie Pittock. Ecosystem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in China.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4. 2. 陈宜瑜, Beate Jessel, 傅伯杰, 于秀波, Jamie Pittock著.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战略.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3. 傅伯杰, 于秀波等著. 基于观测与试验的生态系统优化管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 Wang Yi, Wang Xuejun, Yu Xiubo, Wang Yahua. Taking Stock of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5. 陈宜瑜, 王毅, 李利锋, 于秀波等著. 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战略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6. 刘卫东, 刘彦随, 金凤君, 陈田, 于秀波, 陆大道等著. 200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中部地区发展的基础、态势与战略方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7. 周杨明, 于秀波, 李利锋, 张琛. 河流管理创新理念与案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8. 姜鲁光, 于秀波, 李利锋等译. 河流管理新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9. Yu Xiubo, Li Lifeng, Yan Bangyou. Lessons Learned for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October, 2005. 10. 杨桂山, 于秀波, 李恒鹏, 高俊峰等著. 流域综合管理导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1. 周宏春, 王毅, 于秀波等著. 长江中游退田还湖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12. 傅伯杰主编.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第十五章(于秀波) 13. 刘卫东, 刘毅, 秦玉才等著. 200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走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第十二章(于秀波) 14. 徐明, 马超德等著.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第六章(于秀波) 15.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8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第六章(于秀波) 16. Yang Guishan, Wen Lida, Li Lifeng (editors),Yangtz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07 ,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Chapter 15 (Xiubo Yu) 17. 杨桂山, 翁立达, 李利锋.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 武汉: 长江出版社, 2007. 第十五章(于秀波) 1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第五章(于秀波、李利锋), 第九章(王毅、于秀波、李利锋) 1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第六章(于秀波) 20. 陆大道主编. 2002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第八章(于秀波) 21. 孙鸿烈, Bernard Sonntag主编. 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三章(于秀波) 22. Bernard Sonntag, Honglie Su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Critical Areas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2. Chapters 3 (Xiubo Yu) 23. 陆大道主编. 2000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第十二章(于秀波) 24. 陆大道主编. 1999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第一章(于秀波)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Conservation planning following reclamation of intertidal areas throughout the Yellow and Bohai Seas, China.,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19-12, 通讯作者 (2) 鄱阳湖植食性候鸟粪便对洲滩湿地薹草枯落物分解过程及碳氮磷释放的影响, 湖泊科学, 2019-03, 通讯作者 (3) Effect of ground water level on the release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uring decomposition of Carex. cinerascens Kukenth in the typical seasonal floodplain in dry season,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19-01, 通讯作者 (4) Estimating the biomass of Carex cinerascens (Cyperaceae) in floodplain wetlands in Poyang Lake, China,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19-01, 通讯作者 (5) Effects of water table on cellulose and lignin degradation of Carex cinerascens in a large seasonal floodplain,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18-12, 通讯作者 (6)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n stable isotope abundances during typical seasonal floodplain dry season litter decomposi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通讯作者 (7) Effects of Burning on Carbon Utilization of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Plant Growth of Carex brevicuspis Communities at Lake Poyang Wetlands, China, Wetlands, 2018, 通讯作者 (8) 鄱阳湖蝶形湖泊植物分解和水位变化对水体碳、氮浓度的叠加效应, 湖泊科学, 2018, 通讯作者 (9) Restriction of herbivorous water bird distribu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floodplain in view of hydrological isolation, Wetlands, 2017, 通讯作者 (10) The importance of terrestrial carbon in supporting molluscs in the wetlands of Poyang Lake,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7, 通讯作者 (11) Identifying priority sites and gap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waterbirds in China's coastal wetland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7, 通讯作者 (12) Water regulation: a Sword of Damocles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 in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7, 通讯作者 (13) Activity Patterns of four Cranes in Poyang Lake, China: Indication of Habitat Naturalness, Wetlands, 2017, 通讯作者 (14) Ass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areas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Ecosystem Services, 2017, 第 5 作者 (15) 湿地保护与管理培训需求分析,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7, 通讯作者 (16) Wintering water birds in a large river floodplain: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is the key for reconciling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通讯作者 (17) Effect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wintering goose at Poyang LakeEffect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on Wintering Goose Abundance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of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6, 通讯作者 (18) 鄱阳湖湿地现状问题与未来趋势,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通讯作者 (19) 鄱阳湖越冬水鸟栖息地评价, 湖泊科学, 2015, 通讯作者 (20) 饶河枯水期主要鱼类营养级位置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 2015, 通讯作者 (21) 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对比研究—以鄱阳湖水鸟栖息地遥感分类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通讯作者 (22) Effects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ecosystem size on food-chain length in Raohe River, China, Acta Ecoloigica Sinica, 2015, 通讯作者 (23) Applied evolutionary biology could aid management of invaded ecosystems,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2015, 第 2 作者 (24) 鄱阳湖流域饶河鱼类稳定同位素比值和营养级的空间变化, 湖泊科学, 2015, 通讯作者 (25) Building African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for Sustaining Local Ecosystem Goods and Service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5, 第 3 作者 (26) How important are the wetlands in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region: An ecosystem service valuation approach, Ecosystem Services, 2015, 通讯作者 (27) A comparison of forest fire indices for predicting fire riskin contrasting climates in China, Natural Hazards, 2015, 第 3 作者 (28) Fishing down or fishing up in Chinese freshwater Lakes,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Ecology, 2014, 第 3 作者 (29) 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EBA)——概念、工具和案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通讯作者 (30) 生物适应性和表型可塑性理论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大学学报, 2014, 第 3 作者 (31) 非洲生态系统监测、研究和管理能力评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第 4 作者 (32) 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热点透视—基于“中国生态大讲堂”100期主题演讲的总结,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第 2 作者 (33) 国际重大研究计划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展望—中国生态大讲堂百期学术演讲暨2014年春季研讨会评述,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第 4 作者 (34) 水污染联防助推淮河流域综合管理, 环境保护, 2013, 第 1 作者 (35) 不同区域森林火灾对生态因子的响应及其概率模型, 生态学报, 2013, 第 3 作者 (36) 生态指标研究的若干问题,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第 2 作者 (37)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第 2 作者 (38) 鄱阳湖南矶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资源科学, 2013, 通讯作者 (39)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baseline δ15N and usage as a nutrient indicator in Lake Poyang, China,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13, 通讯作者 (40) Temporal variation of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in China, 1961-2009,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3, 第 3 作者 (41)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Asia Pacific: Bridging science–policy gap,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2012, 第 2 作者 (42) Temporal variation of energy sources in a floodplain lake fish community,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12, 通讯作者 (43) Global insights into water resources, climate change and governance,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2, 第 4 作者 (44) Ecosystem management in Asia Pacific: Bridging science–policy gap,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2012, 第 2 作者 (45) Temporal variation of energy sources in a floodplain lake fish community, Journal of Freshwater Ecology, 2012, 通讯作者 (46) Decreased trophic position as a function of increasing body size of a benthic omnivorous fish from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2011, 通讯作者 (47) Potential influence of water level changes on energy flows in a lake food web,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g, 2011, 通讯作者 (48) Major Ecosystems in China: Dynamics and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通讯作者 (49) Decreased trophic position as a function of increasing body size of a benthic omnivorous fish from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2011, 通讯作者 (50) Potential influence of water level changes on energy flows in a lake food web,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g, 2011, 通讯作者 (51) Major Ecosystems in China: Dynamics and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 通讯作者 (52)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Ecological Complexity, 2010, 第 3 作者 (53)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China, Ecology and Society, 2010, 第 3 作者 (54) 不同时段洞庭湖区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及退田还湖的影响, 资源科学, 2010, 通讯作者 (55) 成本效益、政策机制与生态恢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视角下对我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政策的评价, 中国软科学, 2010, 第 3 作者 (56) 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资源科学, 2010, 通讯作者 (57) 鄱阳湖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监测评估方法, 资源科学, 2010, 第 1 作者 (58)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边界确定及季节变化分析, 资源科学, 2010, 通讯作者 (59) 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的多情景模拟, 资源科学, 2010, 第 3 作者 (60)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进展与展望,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Ecological Complexity, 2010, 通讯作者 (61) 中国流域综合管理的实施, Implementing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China, Ecology and Society, 2010, 第 3 作者 (62) 不同时段洞庭湖区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及退田还湖的影响, Land Use/ Cover Change and Effect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Lak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Dongting Lake Area, 资源科学, 2010, 通讯作者 (63) 成本效益、政策机制与生态恢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视角下对我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政策的评价, Cost Effectiveness, policy Mechan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国软科学, 2010, 第 3 作者 (64) 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Surveys andAnalysis of Farmers’ Perception about Wetland EcosystemServices in PoyangLake, 资源科学, 2010, 通讯作者 (65) 鄱阳湖流域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综合监测评估方法, Approaches to Assessing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Poyang Lake Basin, China, 资源科学, 2010, 第 1 作者 (66)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边界确定及季节变化分析, Identification of Wetland Boundaries of Poyang Lake and Analysis of Seasonal Change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 资源科学, 2010, 第 3 作者 (67) 鄱阳湖越冬季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水位变化的关系, The Wintering Habitats ofMigrant Bird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Water Level in Poyang Lake, China, 资源科学, 2010, 第 2 作者 (68) Freshwater manag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Experiences from the central Yangtze in China,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2009, 第 1 作者 (69)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鄱阳湖枯水末期水生食物网结构, 生态学报, 2009, 通讯作者 (70) 中国淡水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性—以长江流域为例, Freshwater manag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Experiences from the central Yangtze in China, Climate and Development, 2009, 第 1 作者 (71) 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第 2 作者 (72) 生态系统评估的国际案例及其经验,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第 2 作者 (73) 1949-2005年江西省农田养分平衡动态的宏观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第 2 作者 (74)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环境保护, 2008, 第 3 作者 (75) 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和对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第 4 作者 (76) 改善流域环境质量:体制改革与优先行动, 环境保护, 2007, 第 2 作者 (77) 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系统方法:概念、原则与应用,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第 2 作者 (78) 美国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战略规划-走向综合科学的未来,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第 1 作者 (79) 退田还湖后替代生计的经济评估研究—以洞庭湖西畔山洲垸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第 1 作者 (80) 生态评估服务于国家生态保护与修复决策, 资源科学, 2006, 第 1 作者 (81) NGO Strategies to Promote River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2006, 第 2 作者

学术兼职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 秘书长 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ILTER) 政策与宣传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联合国环境署(UNEP)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核心成员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 亚洲区主席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 理事 中国生态学学会 副理事 中国生态学学会长期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 编委 《湿地科学与管理》杂志 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