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闫坤如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1996年-2000年 河北大学哲学系 哲学 2000年-2003年 武汉大学哲学系 逻辑学 2003年-2006年 中山大学哲学系 科学技术哲学 工作经历:2006.7-2009.8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讲师 2009.9-2014.8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2014.9迄今 华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2006.12-2007.2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 访问学者 2015.7-2016.7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教学:广东省示范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结项); 广东省示范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研)。 科研: 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技术风险的认识论问题研究(在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解释者信念度语境相关模型研究(结项); 广东省课题: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在研); 著作: 《科学解释模型与解释者信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荣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著作奖;); 《工程伦理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2); 《普通逻辑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8);

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哲学、人工智能伦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技术哲学的价值论转向研究》,(学术研究,2019(03),C类CSSCI); 《哲学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假设探析》,(云南社会科学,2019(02),D类CSSCI); 《人工智能机器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吗?》,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05),C类CSSCI); 《机器人伦理:机器的伦理学还是人的伦理学?》,东北大学学报(2019(04),D类CSSCI,被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人工智能的合乎伦理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06),CSSCI,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技术设计悖论及其伦理规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04),C类CSSCI); 《人工智能道德风险及其规避路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8(02),D类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人工智能设计的风险及其规避》,(理论探索,2018(05),D类CSSCI); 《风险的社会可接受性及其决策伦理探析》(伦理学研究,2017,(02) ,D类CSSCI ); 报纸文章 《南方日报》理论版,2019年 5月13日《加强伦理研究给人工智能植入一颗“良芯”》 《南方日报》理论版,2019年 5月21日《打造智能新经济 创造智能新生活》

学术兼职

广东省逻辑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