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袁雪

个人简介

袁雪,1972年11月16日生,法学系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1995年吉林大学毕业分配至哈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工作至今,2000年9月晋升讲师,2005年9月晋升副教授。2006年遴选硕士生导师。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 1991、9——1995、7,吉林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1998、9——2000、4,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2003、9------2006、12,吉林大学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年7月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工作至今 承担项目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计划项目:《船舶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HEUCF101301,已结项。 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法律选择理论演进的法哲学研究》,160120130001,已结项。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计划项目:《国际海上运输中船舶侵权相关法律制度研究》,HEUCF20121308。,已结项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计划项目:《船舶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研究》,HEUCF20151302,已结项。 5、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策研究》,15009,已结项。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安全视角下中国海洋安全与海洋权益法律保障研究》,HEUCFZ1611,已结项。 7、黑龙江省教育厅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中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选择研究》,11554085,已结项。 8、黑龙江省教育厅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法律选择理论研究》,11524018,已结项。 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精品文科项目:《中国北极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研究》,HEUCFW171305,在研。 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计划项目:《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法律规制研究》,HEUCF171301,在研。 11、2017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极水域航行海事安全法律体系构建及中国的参与路径研究》,17FXB07,在研。 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北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HEUCFP201831,在研。 13、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委托项目:《中国参与北极软法治理体系的进路研究》,在研。 学术交流 中国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年会、国际私法研究会年会、海商法年会、海洋法年会、环境法年会等。 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2-3人。可以指导外国留学生。 本科生授课课程 1、海商法学 2、国际私法学 3、法学专业导论 研究生授课课程 1、海商法 2、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专题研究 实践性教学 专业实习 教学研究课题 1、2006.1——2008.12:《以比较的视角研究我国法学教育体系改革》,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省高教学会,已结题。115B-014 2、哈尔滨工程大学09年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我校“三海一核”办学理念下《海商法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已结题。 3、哈尔滨工程大学09“三育人”课题:《“三海一核”背景下《海商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已结题。 4、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教改立项重点项目:《“三海一核”理念下法学专业船舶企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以大船集团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依托》,在研。 5、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研究生教改立项一般项目:《三海一核”特色法律人才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在研。 出版著作 《法律选择理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海商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海事诉讼与仲裁法》,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荣誉 2011年,黑龙江省第七届杰出法学工作者 奖励 1、2006年12月26日,论文《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思考》黑龙江省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2、2007年9月10日,指导的0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校2007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3、2008年9月,获得哈工程大学“五四杯”优秀指导教师。 4、2009年6月28日,论文《中外法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获得黑龙江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5、2010、7.8,研究报告《从比较的视角研究我国法学教育体系改革》,获省高教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6、2010.10.30,论文《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获省法学会2010年论文评选一等奖。 7、2010.10,论文《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获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评奖二等奖。 8、2013.12,论文《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及中国的选择》,获得黑龙江省第16届社会科学成果佳作奖。16556 9、201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优秀授课教师二等奖。 10、201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优秀授课教师三等奖。 11、2014年7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12、2016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3、2017年,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研究领域

海商法、国际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法律多元格局中的国家法与非国家法,《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信用:两种叙述语境的转换,《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关于信用证的法律性质及其相关法律关系的思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浅析英美法系的不正当影响制度——兼论我国《合同法》建立不正当影响制度的必要性,《学术交流》2005年第6期。中文核心 5、关于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思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中文核心。 6、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始于道德,落脚法律——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谈起,《徐州空军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也谈“活法”理论 载于《法律与中国——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第四卷),邓正来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8、非国家法存在的合理性分析,远东高教学刊 2006.4。 9、法律选择方法演变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 行政与法 2007.1。 10、法律选择理论中国家利益的国际协调,《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1、法律选择:从利益冲突到利益协调,《法学杂志》2007年12期。 12、国际和谐社会构建视角下的法律选择理论,《理论探讨》2007年第6期。 13、中外法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10期。 14、我国法学教育体系的创新与重构,《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 15、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论渊源探讨,《行政与法》2009年第3期。 16、劳动法律在增强抵御金融危机风险能力中的作用,《学理论》2009年第11期。 17、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1期。 18、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教育模式比较分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9、海上责任保险中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属性初探,《法制与经济》2010.4。 20、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远东高教学刊》2010.1。 21、海运货物保险利益归属问题的法律分析,《上海保险》2010.2。 22、法律选择理论演进的法哲学渊源探讨,《行政与法》2010.1。 23、海运货物保险利益归属问题的法律分析,《中国司法》2010.5。 24、国际私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之价值解析,《社会科学论坛》2010.7。 25、论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学术交流》2011年第2期。(中文核心,CSSCI扩展) 26、我国应对特殊保障措施的对策研究——一美国轮胎特保案为视角,《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7、《海商法》分级教学模式探讨,《法制与经济》2010.12。 28、“三海一核”特色办学理念下《海商法》分级教学模式探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9、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长白学刊》2012年第1期。(中文核心) 30、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及我国的选择,《环境保护》2012年第2-3期。(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 31、海事诉讼中的对物诉讼制度,《水运管理》2012年第2期。 32、我国实行第二船籍制度的思考,《对外经贸实务》2012年第5期 。(中文核心) 33、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临时禁令制度的思考,《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4、海事司法中扣押方便旗船的可行性及途径探析,《中国海事》2012年第3期。 35、对物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海事诉讼的影响探析,《行政与法》2012年第7期。 36、扣押方便旗船的理论依据探析,《法制与经济》2012年第3期。 37、患者知情同意权代理行使的法律思考,《医学与哲学》2013年1期。(中文核心) 38、浅谈自然法学派对正义的探求,《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8期。 39、法律选择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探析——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为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6期。(cssci扩展) 40、关于扩大我国海洋油污生态损害索赔主体的思考,《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第6期。(CSSCI扩展) 41、法律选择中的弱者利益保护探究——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为视角,《南昌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中文核心,CSSCI扩展) 42、我国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析,《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5期。(CSSCI扩展) 43、中国船舶企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探析,《中国海商法研究》2014年第3期。(CSSCI扩展) 44、论我国实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可行性——以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演进为视角,《生态经济》2015年第1期。(中文核心,CSSCI扩展) 45、中资方便旗船回归的困境突破与对策,《知与行》2015年第3 期。 46、我国行政许可监督制度之完善,《知与行》2016年第2期。 47、国际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适用问题探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CSSCI) 48、中国船舶大气排放协调控制的法律规制探析,《中国海商法研究》2017年第2期。 49、黑龙江省培养法学人才与优化法治环境的对策建议,《知与行》2017年第1期。 50、运用我国专属经济区内军事测量活动管辖权的对策——以海洋安全为视角,《知与行》2017年第3期。 51、俄挪巴伦支海划界争端协议解决模式分析及其启示,《国际法研究》2018年第1期。 52、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海运减排领域额适用,《中国海商法研究》2018年第3期。 53、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性质探析,《南昌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54、北极环境保护软法治理的局限及其克服——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和北极理事会为例,《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年第1期。 55、“三海一核”办学理念下船舶与海洋特色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教研究》,2018年第1期。

学术兼职

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国际法研究会理事、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哈尔滨市道里区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