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武

个人简介

杨武,1974年10月生 在学术科研与产业化方面,作为团队负责人组织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专项、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各类项目50余项。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与推广工作。主持研发“海*”系列信息安全产品与系统、“HIS7800”系列多核复杂网络业务处理设备以及高效中间人网络安全监测对抗平台等共10余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0项。相关产品已经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行业以及其他行业批量销售。近几年在国际期刊《JCST》、《Adhoc Network》、《Computers & Electrical Engineering》以及国际会议Globecom、WAIM 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其中授权35项。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2007年度入选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08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度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届“兴海人才奖”,2014年作为负责人所带领团队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兴海”学术团队支持。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持续围绕国家信息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核心技术包括千万级多模匹配算法、中间人信息对抗技术以及多核复杂网络业务处理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且研制的相关信息安全业务系统与设备长期稳定上线运行。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十八大”、“十九大”、两会以及G20峰会、70周年国庆等国家重大活动的信息安全保障任务,并在“十八大”期间凭借中间人技术取得了与google公司技术对抗胜利。 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方面,通过技术培训、项目锻炼以及文化熏陶等多种方式,培养了200余名既具有扎实雄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丰富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信息安全专业硕士博士。在研究生就读期间,为研究生精心拟定了7个阶段的培训计划,从项目管理CMMI-3认证体系、项目实战经验与编程技巧到论文专利撰写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门培训。研究生经过系列培训以及实际项目锻炼后,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与锻炼。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不仅在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就业后也很快能够成为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教育经历 1992.9-1996.7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工学学士 1996.9-1998.7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业工学硕士 2001.3-2005.2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5.3-2006.6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副教授/常务副主任 2006.7-2009.7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教授/常务副主任 2009.08-至今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教授、博导/主任 承担项目 作为团队负责人承担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其他省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50余项。 1 海量网络**资源汇聚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817 2017.1-2019.12 2基于内容的新型通信网络主动防御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281 2019.1-2023.12 3 SSL流量审计子系统软件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 1 495 2011.1-2013.12 4 基于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虚假谣言检测与传播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 265 2021.1-2025.12 5 IP定位和多点动态接入故障诊断系统 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 1 150 2012.1-2014.12 6 基于多维审计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与预警 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专项 1 450 2012.1-2014.12 7 明文中间人**技术研究 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 1 210 2013.1-2014.12 8 移动互联网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系统 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产业化专项 1 450 2013.1-2014.12 9 IPV6密文审计系统软件 国家信息安全试点工程 1 407 2012.1-2014.12 10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敏感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技术 某基础科研重点项目 1 800 2021.1-2023.12 荣誉 2006年度入选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2007年度入选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08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度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二届“兴海人才奖”;2014年作为团队负责人所带领团队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首届“兴海”学术团队支持;2019年作为团队带头人获得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支持;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奖励 1 大规模网络安全预警分析技术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 2009-6 2 基于极限策略的集成型高性能安全防护系统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1 2011-4 3 基于极限策略的集成型高性能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产业化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1 2011-11 4 基于多维属性分析的网络数据流安全事件监测技术及应用 黑龙江省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1 2014-6 5 高效网络安全监测与对抗技术研究及应用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1 2020-11 授权发明专利一览表 1 ZL200910073046.9 基于链接域名和用户反馈的反钓鱼邮件系统及方法 杨武;王巍;苘大鹏;朱文龙;玄世昌;邱文真 2 ZL201010101883.7 网络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杨武;王巍;苘大鹏;何晓冰;玄世昌;王晴 3 ZL201010101072.7 一种基于投票机制的WSN抗攻击节点定位方法 杨武;王巍;苘大鹏;左冬梅;玄世昌 4 ZL201010153490.0 一种DHT网络负载均衡装置及虚节点划分的方法 杨武;王巍;苘大鹏;赵景寰;玄世昌 5 ZL201010153486.4 一种P2P节点存活性定期探测系统及方法 杨武;王巍;苘大鹏;林涛;玄世昌 6 ZL200710144694.6 一种网络风险分析方法 杨武;苘大鹏 7 ZL200910073070.9 基于用户关系挖掘及信誉评价的垃圾邮件检测装置及方法 杨武;王巍;苘大鹏;朱文龙;玄世昌 8 ZL200810064806.1 一种基于拓扑行为的垃圾邮件判定方法 杨武;张乐君;王巍 9 ZL200910071484.8 一种实时多角度网络热点事件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杨武;王巍;苘大鹏 10 ZL200910071486.7 基于并行处理的TCP协议及其数据还原装置及方法 王巍;杨武;苘大鹏 11 ZL201010117305.2 一种面向有意义串挖掘的重复串提取方法及装置 王巍;杨武;苘大鹏;董红臣 12 ZL201010179684.8 面向互联网的有意义串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王巍;杨武;苘大鹏;董红臣 13 ZL200710144819.5 一种网络信息系统的生存能力的仿真判定方法 张乐君;杨武;杨永田;刘猛;莫锡昌 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一览表 1 海澜网络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系统软件V1.0 中国 2007SR15934 2 海澜网络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系统软件V2.0 中国 2008SR01178 3 海澜网络内容审计与行为监控系统软件V3.0 中国 2008SR10338 4 海御大规模网络异常预警系统软件V1.0 中国 2007SR15932 5 海御大规模网络异常预警系统软件V2.0 中国 2008SR01174 6 海御大规模网络异常预警系统软件V3.0 中国 2008SR13113 7 海清反垃圾邮件网关系统软件V1.0 中国 2007SR15930 8 海清反垃圾邮件网关系统软件V2.0 中国 2008SR01176 9 海清反垃圾邮件网关系统软件V3.0 中国 2008SR10345 10 海思舆情分析与监管系统软件V1.0 中国 2007SR15931 11 海思舆情分析与监管系统软件V2.0 中国 2008SR01175 12 海思舆情分析与监管系统软件V3.0 中国 2008SR10339 13 海巡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软件V1.0 中国 2007SR15933 14你海巡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软件V2.0 中国 2008SR01177 15 海巡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软件V3.0 中国 2008SR10344 16 海容自组织网络数据安全存储系统软件V3.0 中国 2008SR10343

研究领域

泛在网络与信息安全,主要围绕着互联网、物联网及下一代网络的泛在性、可信性与安全性,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等工作。具体包括网络内容安全与舆情监管、网络安全监测与攻防对抗、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评估、区块链与数据智能安全以及泛在网与新型网络安全等方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Anomaly Detection in Microblogging via Co-Clustering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影响因子=0.661) 第一作者 2015,30(5),1097–1108 2 An Adaptive Wireless Passive Human Detection via Fine-grained Physical Layer Information Adhoc Network(SCI 2区,影响因子=2.151) 通信作者 2016,38(1), 38–50 3 iPil: Improving Passive Indoor Localization via Link-based CSI Fea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 Ho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影响因子=0.489) 通信作者 2016, 23(1-2): 36-45 4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door Device-free Passive Loc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影响因子=0.906) 第一作者 2015 (4): 1-11 5 WiFi-based Real-time Calibration-free Passive Human Motion Detection Sensors(影响因子=2.033) 通信作者 2015,15(12): 32213 - 32229 6 Microblog Burst Keywords Detection Based on Social Trust and Dynamics Model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影响因子=0.319) 通信作者 2014,(23)1,695-700 7 DPBT: A System for Detecting Pacemakers in Burst TopicsWAIM 2016(CCF C类) 通信作者 2016,Jul,537-540 8 Discovering Burst Patterns of burst topic in Twitter Computers & Electrical Engineering(影响因子=1.084) 通信作者 2016,(13): 35-46 9 Detecting Community Pacemakers of burst topic in Twitter ApWeb 2016(CCF C类) 通信作者 2016,Sep 10 Robust WLAN-based Indoor Fine-grained Intrusion Detection Globecom 2016(CCF C类) 通信作者 2016,Dec

学术兼职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委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国家863计划会评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计划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通讯评审专家及会评专家; CN/CERT科技委常委及国家242信息安全计划评审专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通讯评审专家; 黑龙江省网络安全协会专家委员会客座专家; 黑龙江、河南等省科学技术奖通讯评审专家; 中国军事科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