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杰

个人简介

高杰,工学博士、博士后,预聘教授、博导,2016年入选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2004至2014年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参加工作以来,承担本科生课《计算方法》、《工程流体力学》与研究生课《高等流体力学》、《计算多物理场》的教研工作;并一直从事燃气轮机高性能叶轮机械流动机理与设计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黑龙江省优青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装备预研航空动力基金1项、中央高校基金重大项目1项和企业委托项目1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两机重大专项项目、国家低速机工程子课题、全国工硕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省教改项目、校级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并重点参与10余项国家及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在高性能涡轮设计方法及流动机理、变几何涡轮技术、跨介质动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EI论文20余篇,授权10余项发明专利,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现为ASME叶轮机械委员会委员、工程热物理学会气动力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委员、热能动力工程青年编委等。 教育经历 2008.09~2014.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轮机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硕博连读) 2004.09~2008.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9.12至今 哈尔滨工程大学 预聘教授 2018.07至今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博士生导师 2017.10~2020.11 重庆大学(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博士后 2016.07至今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副教授 2016.02~2017.02 英国萨里大学热流系统大学技术中心 访问学者(国家公派) 2015.05至今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生导师 2015.03~2016.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讲师 2012.09~2015.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提前留校教师 承担项目 (1)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工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J2019-II-0009,高效宽工况动力涡轮流动机理及气动设计方法研究,2021-01至2024-12,3500万元,在研,参加(技术负责人) (2)中央军委科技委,173计划重点项目,2020-JCJQ-ZD-***,水上/水下跨介质航行器***基础技术研究,2020-11至2024-11,1150万元,在研,参加(技术负责人) (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YQ2020E024,高负荷紧凑式变几何涡轮全工况流动机理及气动设计方法研究,2020-07至2023-07,10万元,在研,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979052,船用增压器宽工况大膨胀比涡轮激波主导非对称流动机理及调控方法研究,2020-01至2023-12,60万元,在研,主持 (5)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面向学术前沿支持计划项目,3072020CFT0304,跨水空介质发动机气/水动力学特性及规律研究,2020-01至2021-12,20万元,在研,主持 (6)装备预研中国航发联合基金管理办,航空动力基金项目,DLJJ1918,高性能变几何涡轮宽工况流动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2019-06至2020-12,19万元,已结题,主持 (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委托课题,*******,带冠叶片间隙传热机理及热负荷控制方法,2019-01至2022-07,100万元,在研,主持 (8)航天科工三院31所,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委托课题,L201702517,跨介质发动机叶轮机械设计研究,2018-03至2019-09,41万元,已结题,主持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779051,船舶燃机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全工况端区非稳态流动机理研究,2018-01至2021-12,60万元,在研,主持 (10)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研制项目,CDGC01-KT0601,船用低速机增压器涡轮部件研制,2017-07至2020-07,385万元,已结题,参加(技术负责人) (11)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育计划项目,HEUCFP201720,高负荷跨声速涡轮高效通流构型及多维耦合快速设计方法研究,2017-01至2019-12,60万元,已结题,主持 (1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6059,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可调静叶全工况端区流动结构及损失机理研究,2016-07至2019-07,5万元,已结题,主持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06039,涡轮叶栅非轴对称叶冠组织端区高效流动的机理研究,2015-01至2017-12,25万元,已结题,主持 (14)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金自由探索计划项目,HEUCF150302,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可调静叶全工况端区流动结构及损失机理研究,2015-01至2015-12,9万元,已结题,主持 (15)中船哈尔滨第703研究所,船舶动力基础科研计划项目委托课题,****,涡轮扇形叶栅与带尾缘冷气喷射平面叶栅高速试验研究,2014-12至2015-12,67万元,已结题,参加(技术负责人) (16)工业与信息化部,船舶动力基础科研计划项目,M**D-****,高性能涡轮气动技术深化研究及试验验证,2014-01至2018-10,523万元,已结题,参加(专题负责人) (17)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金自由探索计划项目,HEUCF140301,涡轮叶顶间隙跨音流场及其组织研究,2014-01至2014-12,6.5万元,已结题,主持 (18)海军装备部,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高效冷却结构设计研究及高温叶片换热数值模拟验证,2013-10至2015-10,20万元,已结题,参加 (19)海军装备部,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气动优化和燃烧技术,2013-01至2015-10,150万元,已结题,参加 (20)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金自由探索计划项目,HEUCF130310,涡轮叶冠间隙泄漏的喷气控制机理研究,2013-01至2013-12,4万元,已结题,主持 (21)工业与信息化部,船舶动力基础科研计划项目,M**D-****,变几何涡轮三维气动技术及试验验证,2011-01至2015-12,168万元,已结题,参加(专题负责人) (22)海军装备部,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间冷循环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冷却叶片设计及试验研究,2011-01至2013-10,30万元,已结题,参加 (23)工业与信息化部,船舶动力基础科研计划项目,M**D-****,高性能涡轮气动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2009-01至2013-12,485万元,已结题,参加 学术交流 2020.10.23-2020.10.25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年会 河北保定 分会场执行主席 2020.09.21~2020.09.25 国际燃气轮机年会暨展览会(ASME Turbo Expo 2015) 线上会议 宣读论文 2019.10.18-2019.10.20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年会 北京 分会场执行主席 2019.09.16-2019.09.18 GPPS Beijing 19 Conference Beijing Presenting the conference paper 2018.10.26-2018.10.28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年会 陕西西安 分会场执行主席 2018.06.12~2018.06.14 国际燃气轮机年会暨展览会(ASME Turbo Expo 2018) 挪威奥斯陆 宣读论文 2018.04.12~2018.04.15 第三届中国国际透平机械学术会议(CITC 2018) 重庆 参会交流 2016.06.13~2016.06.17 国际燃气轮机年会暨展览会(ASME Turbo Expo 2016) 韩国首尔 宣读论文 2016.02.24~2017.02.18 英国萨里大学 热流系统大学技术中心(UniS&Rolls-Royce Thermo-Fluid Systems UTC)访问学者 合作教授为国际燃气轮机年会暨展览会技术主席John Chew教授 2015.06.15~2015.06.19 国际燃气轮机年会暨展览会(ASME Turbo Expo 2015) 加拿大 蒙特利尔 宣读论文 2014.09.15~2014.09.19 国际轮机工程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rine Engineering 2014) 中国哈尔滨 宣读论文 2013.06.03~2013.06.07 国际燃气轮机年会暨展览会(ASME Turbo Expo 2013) 美国 圣安东尼奥 宣读论文 2015年~今 中国工程热物理气动力学分会青年学者论坛 2011年~今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术会议 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能源动力等专业硕士研究生4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人。毕业学生工作去向包括:航天科工四院四部、航天科工三院31所、沈阳606所、成都624所、哈尔滨703所、株洲608所、商发、中兴、潍柴等。 本科生授课课程 1. 工程流体力学 2. 计算方法 研究生授课课程 1. 高等流体力学 2. 计算多物理场 3. 论文写作指导(中/英) 实践性教学 1. 本科毕业设计 2. 工厂实习 教学研究课题 1. 2016年首批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高等流体力学》 技术负责人 2. 2017年省级教改项目《面向国际化的高等流体力学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 技术负责人 3. 2018年校级《工程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 技术负责人 4. 2019年校级本科生教改项目《新时期工科专业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负责人 5. 2019年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新时代传统工科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负责人 6. 2019年校级研究生高水平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高等流体力学) 技术负责人 专利成果 [1] 高杰, 刘学峥, 孟福生, 柴家兴, 岳国强, 郑群. 一种压气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授权号: ZL201810057456.X, 2019. [2] 高杰, 郑群, 岳国强, 张正一. 一种具有S型叶冠动叶片的涡轮. 授权号: ZL201310385139.8, 2015. [3] 高杰, 郑群, 姜斌, 张正一. 一种包括叶顶带有孔窝的动叶片的涡轮. 授权号: 201310385138.3, 2015. [4] 高杰, 郑群, 王付凯, 赵展, 岳国强. 一种具有正交型可调静叶片的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 授权号 : ZL201410349952.4, 2016. [5] 高杰, 郑群, 岳国强, 孙国志, 谭善文. 一种包括叶端带有凹槽状小翼结构的可调静叶的变几何涡轮. 授权号 : 201410349945.4, 2015. [6] 高杰, 郑群, 赵展, 王付凯, 岳国强. 一种具有台阶型球面端壁的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 授权号 : 201410349925.7, 2016. [7] 高杰, 郑群, 董平, 姜玉廷, 岳国强. 一种带有可调静叶自引气-喷气结构的变几何涡轮. 授权号 : ZL201410349922.3, 2016. [8] 高杰, 郑群, 王付凯, 付维亮, 岳国强, 董平. 一种包括自适应喷气孔的多重轮缘密封结构的涡轮. 授权号: ZL201610118526.9, 2017. [9] 高杰, 郑群, 周恩东, 付维亮, 王付凯. 一种大子午扩张涡轮的三维正交非定常设计方法. 授权号: 201610118673.6, 2017. [10] 高杰, 刘学峥, 岳国强, 付维亮, 魏明, 郑群. 一种1.5级涡轮旋转盘腔流动传热基础试验台. 授权号: ZL201810057329.X, 2018. [11] 高杰, 郑群, 付维亮, 王付凯, 岳国强, 董平. 一种带有叶片波浪状凹陷尾缘半劈缝冷却结构的涡轮. 实用新型授权号:ZL201620163704.5, 2016. [12] 高杰, 郑群, 刘鹏飞, 岳国强, 董平. 一种带有动叶片边条小翼结构的变几何涡轮. 实用新型授权号: ZL 201620159871.2, 2016. [13] 高杰, 郑群, 董平, 岳国强, 刘鹏飞. 一种带有动叶片前部消涡孔结构的变几何涡轮. 实用新型授权号: ZL201620159874.6, 2016. [14] 高杰, 郑群, 魏明, 董平, 岳国强. 一种带有动叶片波浪状前缘凹陷结构的变几何涡轮. 实用新型授权号: ZL201620159902.4, 2016. [15] 高杰, 郑群, 岳国强, 董平, 魏明, 刘鹏飞. 一种变布雷顿循环燃气轮机. 实用新型授权号: ZL201620163665.9, 2016. 出版著作 1. 高杰 董平. 燃气轮机冲击冷却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6. (译著; “总装备部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资助) 2. 高杰 岳国强 郑群. 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气动设计及流动机理. 科学出版社. 2020. (专著;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3. 高杰 郑群 梁晨 刘宇. 船用燃气轮机变几何涡轮气动、结构设计及试验技术(中英双语).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1. (专著;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 4. 郑群 高杰 姜玉廷 姜斌. 高等流体力学. 科学出版社. 2021. (编著) 荣誉 1. 2020年,黑龙江省优青; 2. 201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3. 2017~2018年度,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班主任; 4. 2018年,荣获校五四杯二等奖(指导教师); 5. 2018年,荣获校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6. 2019年、2020年,荣获校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 奖励 1. 2018年度,燃气轮机大子午扩张涡轮气热设计技术,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3/6); 2. 2018年度,船舶动力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4/5); 3. 2019年度,“船舶动力人才培养高地”教学与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3/12); 4. 2019年度,工程流体力学,国家首批线下一流课程(排名2/5),黑龙江省首批线下一流课程(排名2/5); 5. 2019年度,工程流体力学,黑龙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排名2/5)。 人才培养 1. 王付凯硕士,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 2. 潘炳林硕士,荣获第11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优秀报告奖,2019年; 3. 黄镜玮硕士,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

研究领域

1. 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包括船用燃气轮机涡轮(高低压涡轮、动力涡轮、倒车涡轮等)精细化流动组织和设计技术,高性能变几何涡轮设计技术,高热负荷涡轮流动、传热和冷却技术等; 2. 跨水空介质新概念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 高精度数值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Gao J., Zheng Q., and Yue G. Q. Reduction of tip clearance losses in an unshrouded turbine by rotor-casing contouring. AIAA 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2012, 28(5): 936-945. [2] Gao J., Zheng Q., Dong P., and Zha X. H. Control of tip leakage vortex breakdown by tip injection in an unshrouded turbine. AIAA Journal of Propulsion and Power. 2014, 30(6): 1510-1519. [3] Gao J., and Zheng Q.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unsteady flow interactions in endwall regions of shrouded and unshrouded turbines. Computers & Fluids. 2014, 105: 204-217. [4] 高杰, 郑群. 叶顶凹槽形态对动叶气动性能的影响. 航空学报. 2013, 34(2): 218-226. (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5] 高杰, 岳国强, 郑群, 等 著. 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气动设计及流动机理. 科学出版社, 2020.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其他论著: [1] Gao J., Zheng Q., Zhang Z. Y., and Jiang Y. T. Aero-therm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unshrouded turbines through management of tip leakage and injections. Energy. 2014, 69: 648-660. [2] Gao J., Zheng Q., and Jia X. Q.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shrouded turbines with the management of casing endwall interaction flows. Energy. 2014, 75: 430-442. [3] Gao J., Zheng Q., Li Y. J., and Yue G. Q. Effect of axially non-uniform rotor tip clearance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n unshrouded axial turbine. Pro. IMechE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2012, 226(5): 231-244. [4] Gao J., Zheng Q., Liu Y. N., and Zhao Z. Reduction of turbine tip clearance losses at design and off-design incidences by non-uniform tip injection. Pro. IMechE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2014, 228(8): 889-902. [5] Gao J., Zheng Q., Yue G. Q., and Sun L. X. Control of shroud leakage flows to reduce mixing losses in a shrouded axial turbine. Pro. IMechE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2, 226(5): 1263-1277. [6] Gao J., Zheng Q., Zhang H., and Chen H.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ip leakage flow and its effect on stage performance in shrouded and unshrouded turbines. Pro. IMechE Part G: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3, 227(8): 1265-1276. [7] Gao J., Zheng Q., and Wang Z. Effect of honeycomb seals on loss characteristics in shroud cavities of an axial turbin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3, 26(1): 69-77. [8] Gao J., Zheng Q., Xu T. B., and Dong P. Inlet conditions effect on tip leakage vortex breakdown in unshrouded axial turbines. Energy. 2015, 91: 255-263. [9] Gao J., Zheng Q., Liu Y. N., and Dong P. Effects of blade rotation on axial turbine tip leakage vortex breakdown and loss. Proc IMechE Part G: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7,231(9): 1634-1649. [10] Gao J., Wang F. K., Fu W. L., Yue G. Q., Zheng Q., Dong P.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ffects of tip cavity on tip clearance flow in a variable-geometry turbine cascade. ASCE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7, 30(1): 04016069.1-9. [11] Gao J., Zheng Q., Niu X. Y., Yue G. Q. Aer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a transonic tip flow in a turbine cascade with tip clearance variation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6, 107: 271-283. [12] Gao J., Zheng Q., Dong P., Fu W. L. Effects of flow incidence on aerothermal performance of transonic blade tip clearance flows. Energy. 2017, 139: 196-209. [13] Gao J., Wang F. K., Fu W. L., Zheng Q., Yue G. Q., Dong P.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turbine cascade with trailing-edge injection. ASCE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7, 30(6): 04017074.1-9. [14] Gao J., Wei M., Liu Y. N., Zheng Q., Dong P.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hole injection on the suction side throat of transonic turbine vanes in a cascade with trailing edge injection. Proc IMechE Part G: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8, 232(8): 1454-1466. [15] Gao J., Fu W. L., Wang F. K., Zheng Q., Yue G. Q., Dong P.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ip clearance flow and loss in a 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 cascade. Proc IMechE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2018, 232(2): 157-169. [16] Gao J., Wei M., Fu W. L., Zheng Q., Yue G. Q.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f trailing edge injection in a transonic turbine cascade.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92: 258-268. [17] Gao J., Meng F. S., Jia X. Q., Fu W. L., Yue G. Q. Reduction of aerodynamic forces on turbine blading by asymmetric layout of struts based on flow interaction between rotor-strut-volute. Proc IMechE Part 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2019, 233(8): 974-987. [18] Gao J., Wei M., Liu P. F., Yue G. Q., Zheng Q. Improved clearance designs to minimize aerodynamic losses in a 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 vane cascade. Proc IMechE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8, 232(17): 3085-3101. [19] Gao J., Liu X. Z., Zhao X. D., Fu W. L., Yue G. Q., Zheng Q. Steady and unsteady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flow interaction between low-pressure turbine blade, intermediate turbine duct and power turbine vane. Proc IMechE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8, 232(23): 4312-4331. [20] Gao J., Tao C. D., Huo D. C., Wang G. J. Advances in coupled axial turbine and nonaxisymmetric exhaust volute aerodynamics for turbomachinery. Proc IMechE Part G: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21. [21] Gao J., Huo D. C., Wang G. J., Ma G. J. Advances in axial turbine blade profile aerodynamics. Proc IMechE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1. [22] 高杰, 郑群, 李义进. 动叶顶部蜂窝面迷宫密封对涡轮级气动性能的影响. 航空动力学报. 2012, 27(1): 160-168. [23] 高杰, 郑群, 姜玉廷. 涡轮间隙流动结构及其损失产生机理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 34(10): 1833-1837. [24] 高杰, 郑群, 许天帮, 张正一. 涡轮间隙泄漏涡破碎对损失的影响. 航空学报. 2014, 35(5): 1257-1264. [25] 高杰, 郑群, 刘云宁, 赵展. 涡轮叶片叶顶间隙变化减敏研究. 航空动力学报. 2015, 30(11): 2638-2646. [26] 高杰, 郑群. 燃气轮机带冠叶片气热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5, 45(11): 1130-1148. [27] 高杰, 郑群, 张曦, 王付凯. 涡轮叶顶泄漏涡非定常破碎特性分析. 推进技术. 2016, 37(2): 242-249. [28] 査小晖, 郑群, 高杰, 王威, 于雷, 刘鹏. 弧形端壁造型对不带冠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 推进技术. 2014, 35(6): 779-787. [29] 周恩东, 高杰, 郑群, 刘鹏飞, 吕从鹏. 大子午扩张涡轮叶片正交设计及性能分析. 推进技术. 2016, 37(12): 2261-2269. [30] 王付凯, 高杰, 郑群, 付维亮. 船舶间冷循环多级动力涡轮气动优化设计(英文). 推进技术. 2016, 37(3): 449-458. [31] 高杰, 郑群, 刘鹏飞, 魏明. 变几何涡轮叶栅叶端小翼的气动性能. 航空学报. 2016, 37(12): 3615-3624. [32] 高杰, 郑群, 赵旭东, 岳国强, 王付凯. 大子午扩张变几何动力涡轮流场及损失特性分析. 机械工程学报. 2017, 53(10): 193-200. [33] 刘鹏飞, 高杰, 牛夕莹, 周恩东, 郑群. 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可调叶片端区设计优化. 航空动力学报. 2017, 32(3): 558-567. [34] 高杰, 郑群, 岳国强, 董平, 姜玉廷. 燃气轮机涡轮叶顶间隙气热技术研究进展. 航空学报. 2017, 38(9): 521019.1-31. [35] 魏明, 高杰, 付维亮, 王付凯, 郑群. 涡轮叶顶间隙自适应控制的研究. 推进技术. 2017, 38(9): 1921-1929. [36] 高杰, 郑群, 岳国强, 董平, 姜玉廷. 燃气轮机变几何涡轮气动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8, 48(11): 1141-1150. [37] 孟福生, 高杰, 郑群, 付维亮, 刘学峥. 大子午扩张涡轮扇形叶栅变工况性能实验研究. 推进技术. 2019, 40(5): 986-995. [38] 孟福生, 高杰, 郑群, 付维亮, 刘学峥. 大子午扩张涡轮端区的流动传热及端区正弯效果的数值研究. 推进技术. 2019, 40(6): 1247-1255. [39] 高杰, 曹福堃, 褚召丰, 岳国强, 郑群. 旋转诱导轮缘密封不稳定流动特性及结构.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9, 49(7): 753-766. [40] 高杰, 黄镜玮, 杜玉锋, 霍东晨. 燃气轮机轮缘密封气动技术研究进展. 航空动力学报. 2021. [41] 高杰, 王净, 刘扬, 郑群. 船用增压器大膨胀比轴流涡轮气动技术研究进展. 热能动力工程. 2020, 35(8): 1-8. [42] 黄镜玮, 孟福生, 宋义康, 高杰. 基于压力场分布的大子午扩张涡轮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方法. 航空动力学报. 2020, 35(5): 1051-1065. [43] 黄镜玮, 付维亮, 马国骏, 王国杰, 高杰. 受轮缘密封结构影响的1.5级涡轮封严流与主流相互作用以及轮缘密封间流动干扰研究. 航空学报. 2021. [44] 付维亮, 杜玉锋, 孙恩博, 高杰, 郑群. 正交化设计对大子午扩张涡轮紧凑过渡段的流动性能影响. 推进技术. 2021. [45] 杜玉锋, 孟福生, 马国骏, 宋义康, 高杰, 郑群. 绊线对大子午扩张涡轮端壁的气动及传热性能影响研究. 推进技术. 2021. [46] 宋义康, 孟福生, 曹福堃, 马国骏, 杜玉锋, 高杰. 子午修型对1.5级大子午扩张涡轮端区流动传热性能影响研究. 推进技术. 2021. [47] 王国杰, 刘学峥, 高杰, 郑群. 氦氙离心压气机叶顶间隙形态对气动性能的影响. 航空动力学报. 2020, 35(6): 1304-1314. [48] 柴家兴, 马国骏, 高杰, 岳国强, 郑群. 进、排气壳对全流道大膨胀比涡轮性能影响研究. 推进技术. 2021. [49] 马国骏, 孟福生, 宋义康, 杜玉锋, 高杰. 1.5级大子午扩张涡轮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特性分析. 推进技术. 2021. [50] 潘炳林, 付维亮, 高杰, 王付凯, 郑群, 董平. 带尾缘冷气喷射平面叶栅吹风试验研究. 实验流体力学. 2021. [51] 杜玉锋, 高杰, 郑群, 马国骏. 跨声速轴流涡轮特性预估方法研究. 中国舰船研究. 2021. [52] 岳国强, 高杰, 郑群. 梳齿式蜂窝密封的封严特性研究. 汽轮机技术. 2009, 51(3): 195-213. [53] 孙国志, 岳国强, 王付凯. 叶顶开槽平面叶栅变几何性能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 38(2): 242-245. [54] 姜玉廷, 郑群, 高杰, 邓庆锋, 王威. 跨声速高压涡轮静叶水滴喷雾/空气冷却性能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2013, 49(16): 131-137. [55] 姜玉廷, 郑群, 董平, 高杰, 邓庆锋, 于飞龙. 基于损失模型的气冷涡轮性能预测.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 34(7): 1243-1246. [56] 邓庆锋, 郑群, 张海, 罗铭聪, 高杰. 可控涡设计高负荷涡轮二次流旋涡结构及损失分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20): 108-114. [57] Ma G. J., Chai J. X., Gao J., Yue G. Q., Zheng Q.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transonic turbine with tip clearance variations for marine turbochargers. GPPS-BJ-2019-0110, 2019. [58] Zheng Q., Gao J., Li B. Study of viscous controlled vortex design of a LP turbine stage. ASME Paper GT2010-23123, 2010. [59] Gao J., Zheng Q., and Jia X. Q. Feasibility study of incorporating flow unsteadiness in control of secondary flows in shrouded turbines. ASME Paper GT2013-94489, 2013. [60] Gao J., Zheng Q., Yue G. Q., and Wang F. K. Variable geometry design of a high endwall angle power turbine for marine gas turbines. ASME Paper GT2015-43173, 2015. [61] Fu W. L., Gao J., Liang C., Wang F. K., Zheng Q., Zhou E. 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annular sector cascade of a high endwall-angle turbine. ASME Paper GT2016-57392, 2016. [62] Gao J., Lin F., Niu X. Y., Zheng Q., Yue G. Q., Fu W. L., Wei M. Flow interactions between shrouded power turbine and nonaxisymmetric exhaust volute for marine gas turbines. ASME Paper GT2017-63043, 2017. [63] Gao J., Liu X. Z., Xiao W. Y., Fu W. L., Meng F. S., Yue G. Q., Zheng Q.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TD flows in the presence of HP blade and LP vane. ASME Paper GT2018-75516, 2018. [64] Meng F. S., Gao J., Fu W. L., Liu X. Z., Zheng Q.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 high endwall angle turbine with swept-curved blades. ASME Paper GT2018-76501, 2018. [65] Gao J., Huo D. C.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 geometry vane cascade for marine gas turbines. ASME Paper GT2020-14853, 2020. [66] Gao J., Zheng Q., and Wang F. K. Aerodynamic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marine multi-stage power turbine operating in an intercooled cycle. ISME Paper PID167, 2014. [67] 高杰, 郑群, 岳国强, 邓庆锋. 凹槽状肋条叶顶结构对动叶顶部泄漏的控制作用研究. 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12057, 武汉, 2011.11.05-07. [68] 王政, 郑群, 高杰, 邓庆锋, 王杰. 大子午扩张静叶端壁流动的复合弯曲控制技术研究. 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12060, 武汉, 2011.11.05-07. [69] 高杰, 郑群, 姜玉廷. 涡轮间隙流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22140, 哈尔滨, 2012.09.27-28 (被推荐上刊). [70] 姜玉廷, 郑群, 董平, 高杰, 邓庆锋, 于飞龙. 基于损失模型的气冷涡轮特性预测. 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22137, 哈尔滨, 2012.09.27-28 (被推荐上刊). [71] 高杰, 郑群, 査小晖, 姜玉廷. 不带冠涡轮叶顶间隙流动主被动耦合控制研究. 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32001, 呼和浩特, 2013.09.25-27. [72] 査小晖, 郑群, 高杰, 于雷, 张铭硕. 端壁造型下机匣喷气对间隙流动的控制. 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32009, 呼和浩特, 2013.09.25-27. [73] 姜玉廷, 郑群, 岳国强, 董平, 高杰. 水滴喷雾/空气冲击曲面冷却机理研究. 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32024, 呼和浩特, 2013.09.25-27. [74] 孙国志, 岳国强, 高杰, 谭善文, 谭春来. 叶顶开槽平面叶栅变几何性能研究. 201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42068, 西安, 2014.10.31-11.03. [75] 赵展, 高杰*, 郑群, 王付凯. 基于台阶的大子午扩张涡轮变几何设计. 201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42072, 西安, 2014.10.31-11.03. [76] 姜玉廷, 郑群, 董平, 高杰, 张海, 于飞龙. 某重型燃气轮机导叶水滴喷雾/空气相变冷却性能研究. 201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42096, 西安, 2014.10.31-11.03. [77] 谭善文, 岳国强, 孙国志, 谭春来, 高杰. 变几何涡轮级端区流动干涉机理研究. 201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42100, 西安, 2014.10.31-11.03. [78] 王付凯, 高杰*, 郑群, 赵展. 基于正交叶片的大子午扩张可转导叶设计研究. 201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42119, 西安, 2014.10.31-11.03. [79] 周恩东, 高杰, 郑群, 刘鹏飞, 吕从鹏. 大子午扩张流道下正交涡轮气动性能分析. 201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52011, 西安, 2015.11.27-11.29. [80] 于洋杰, 高杰. 8MW工业燃气轮机动力涡轮设计. 201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52066, 西安, 2015.11.27-11.29. [81] 刘鹏飞, 岳国强, 高杰, 周恩东, 田志涛. 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叶片端区改型研究. 201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52126, 西安, 2015.11.27-11.29. [82] 王付凯, 李雪宁, 付维亮, 高杰, 郑群. 涡轮叶顶间隙自适应控制研究. 2015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52127, 西安, 2015.11.27-11.29. [83] 魏明, 高杰, 付维亮, 王付凯. 变几何涡轮平面叶栅实验与数值研究. 2016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62061, 无锡, 2016.11.23-11.25. [84] 付维亮, 高杰, 魏明. 优化叶冠对带冠涡轮性能的数值研究. 2016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62079, 无锡, 2016.11.23-11.25. [85] 刘学峥, 周恩东, 孟福生, 高杰, 付维亮, 魏明. 大子午扩张多级涡轮叶片正交设计及性能分析. 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72025, 镇江, 2017.11.10-11.13. [86] 魏明, 高杰, 付维亮, 刘学峥, 马宇晨, 赵威程. 自适应喷气在带冠叶片上的应用. 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72028, 镇江, 2017.11.10-11.13. [87] 付维亮, 高杰, 魏明, 孟福生, 刘学峥. 叶冠切削深度对涡轮叶栅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72053, 镇江, 2017.11.10-11.13. [88] 孟福生, 周恩东, 高杰, 付维亮, 刘学峥. 大子午扩张涡轮翘曲S1流层的流动特性分析. 2017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72054, 镇江, 2017.11.10-11.13. [89] 马国骏, 柴家兴, 高杰. 船用低速机增压器涡轮进排气壳气动设计优化. 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82009, 西安, 2018.10.26-10.28. [90] 高杰, 柴家兴, 岳国强, 马国骏. 大膨胀比涡轮叶型优化与激波控制. 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82066, 西安, 2018.10.26-10.28. [91] 黄镜玮, 吴小翠, 付维亮, 马国骏. 高杰. 1.5级涡轮轮缘密封间流动干扰研究. 2019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92198, 北京, 2019.10.18-10.20. [92] 黄镜玮, 霍东晨, 陶春德, 李宏磊, 高杰. 1.5级涡轮不同封严结构轮缘密封间流动干扰研究. 2020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202299, 北京, 2020.10.23-10.25. [93] 高杰, 郑群, 董平. 船舶间冷循环多级动力涡轮气动优化设计. 中国造船学会轮机学组2011年轮机技术发展交流研讨会, 2011. [94] 柴家兴, 高杰, 岳国强. 大膨胀比涡轮的通流设计. 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暨第三届航空发动机仿真学术交流会, 2018. [95] 刘学峥, 高杰, 岳国强. 船舶燃气轮机大子午扩张变几何涡轮端壁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中国东北及环渤海地区航空论坛论文集, 2017. [96] 高杰, 刘学峥, 岳国强. 氦氙混合工质闭式循环离心压气机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8. [97] 褚召丰, 付维亮, 高杰. 基于流-热-固耦合方法的带冠叶片强度和模态分析.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三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 2018. [98] 褚召丰, 刘学峥, 高杰. 超高比转速喷水推进泵水力设计和性能预测. 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西安, 2018.10.26-10.28. [99] 高杰, 褚召丰, 柴家兴, 等. 超低比转速高速泵水力设计及数值模拟. 2018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西安, 2018.10.26-10.28. [100] 宋义康, 吴小翠, 赵伟, 高杰. 超高比转速轴流泵翼型参数对空化性能影响研究. 2019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197324, 北京, 2019.10.18-10.20. [101] 霍东晨, 章盼, 陶春德, 高杰. 船用增压器大膨胀比涡轮气动设计及系列化扩展方法研究. 2020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热力学与流体机械学术会议论文集, No. 207399, 北京, 2020.10.23-10.25. [102] 潘炳林, 付维亮, 高杰, 王付凯, 郑群, 董平. 带尾缘冷气喷射平面叶栅吹风试验研究. 第十一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 天津, 2019.07.11-07.14. [103] 高杰, 董平 译, 郑群 审校. 燃气轮机冲击冷却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6. (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 [104] 高杰, 郑群, 梁晨, 刘宇, 等 著. 船用燃气轮机变几何涡轮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1. (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

学术兼职

1.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员,ASME-IGTI叶轮机械委员会委员 2.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气动热力学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3. 《热能动力工程》青年编委 4.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委员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 6.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7. 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8. 曾任国际旋转机械杂志“Lead Guest Editor(特邀客座主编)” 9.《Proc IMechE Part :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热能动力工程》等叶轮机械气动传热领域20余个国内外学术杂志的审稿专家 10.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会员 11. 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IMechE)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