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亚楠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承担《人格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学专业英语》、《实验社会心理学》等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学习经历: 1996.09~2000.06,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心理学学士学位 2004.09~2007.06,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读硕士学位,导师为许燕教授 2007.09~2010.07,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博士,导师为许燕教授 出访经历: 2008.10~2009.03,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斯普林斯分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交流,该计划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的一部分,导师为Pyzczsynski教授 工作经历: 1.2000年7月至2004年8月,在河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先后为本科生教授了《生理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公修心理学》等课程 2.2010年7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任教,主讲《组织行为学》、《人格心理学》、《专业英语》、《实验社会心理学》等 主要项目: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项目号:13YJC19001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心理科学进展》、《应用心理学》、《中国特殊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著作有《压力管理》、《人格心理学》、《心理评定量表手册》等6部。

研究领域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李占宏,刘亚楠,彭凯平.生命意义寻求的原因:成长抑或危机,心理科学进展,2018,11 2、黄林洁琼,刘亚楠,安蕾,刘慧瀛,金彩玉. 多元文化经历促进创造力,心理科学进展,2018,8,1511–1520 3、耿耀国,赛雪莹, 刘亚楠, 郭伟伟, 王丛丹, 杨子嗥, 闫凤严. 宽恕与攻击的关系: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7,9, 56-62 4、刘亚楠,李元华,张舒,刘璐怡,刘慧瀛. 权力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6,12,85-90 5、刘亚楠,张舒,刘璐怡,刘慧瀛. 感恩与生命意义: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的多重中介模型,中国特殊教育,2016,4,79-83 6、刘亚楠,许燕,王宇中.目标词情绪效价对思维压制即刻激活效应的影响,应用心理学,2011,2,154-159. 7、刘亚楠,许燕.恐惧管理研究:新热点、质疑与争论,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97-105 8、刘亚楠,许燕.依恋类型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中介因素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0,4,116-120 9、2008年,参与撰写《人格心理学》,约30000字 10、2009年,参与编译《压力管理》,约20000字 11、2012年,《心理量表评定手册》,郑州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