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罗志敏

个人简介

罗志敏,男,1973年12月生,河南潢川人,中共党员,曾在家乡做过多年中小学教师,2005年考入武汉大学,硕博连读于2010年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并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政策咨询服务工作,先后晋升助理研究员(2010年)、副研究员(2011年)、研究员/教授(2014年)职务,目前为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罗教授致力于院校内外部关系及其治理的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政策与大学治理、校友文化与校友关系、高校科研与学术伦理、创新创业教育等四个领域,主持包括3项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课题,其研究呈现在论文、专著、报纸和网络文章、学术报告以及媒体受访评论中。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多次奖励,一些成果被政府、高校、专业学会等相关机构所采纳、采用。 罗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等专业课程,并为一些机构讲授有关学术论文写作与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的培训课程。 学术著作与主编、参编书籍 1.《新时期大学治理改革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专著。 2.《校友文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专著。 3.《学术伦理规制: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新思略》,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专著。 4.《一般本科院校教育评估指标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 5.《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参著。 6.《大学与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战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参著。 7.《杨德广八十评评述评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主编。 8.《高校自主招生早知道》,长江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 9.《英汉教育大词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 10.《教育政策与法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参编。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2011年至今)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学):“大学治理能力提升的机构逻辑与机构再设计”(批准号:20BGL232),2020.9-2013.6。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学):“大学-校友关系的有效治理研究”(批准号:BIA150108),2015.12-2019.11。 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学):“研究生学术伦理规制问题研究”(批准号:CIA110140), 2011.7-2013.6。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联合委托重点课题:“高校校友会在新冠疫情中的作用研究”(批准号:ZX2020XY01),2020.3-2020.12。 5.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学术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2013.7-2015.6。 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大学校友文化研究”(批准号:20115M500981),2011.12-2013.5。 7.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新时期云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及其治理研究”(批准号:ZDZZD201410),2014.12-2016.12。 8.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新时期河南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批准号:2020-YYZD-12),2019.3-2021.3。 9.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教育厅委托项目:“云南省高校分类管理规划研究”,2015.10-2016.10。 10.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委托课题:“云南省教育行政管理发展史”,2015.12-2016.12。 11.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委托课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2012.12-2014.12。 12.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课题:“大学教师学术伦理规制问题研究”,2011.9-2013.6。 13.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子课题:“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测研究” (批准号:AIA170007),2017.7-2020.6。 主要科研奖励及荣誉 1. 2020年: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部),专著,一等奖(排名第二) 2. 2020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政府),专著,一等奖(独立)。 3. 2020年: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论文,特等奖(独立) 4. 2019年: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个人论文,特等奖(独立)。 5. 2017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政府),专著,一等奖(排名第二)。 6. 2016年: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专著,三等奖(独立)。 7. 2016年:中国研究生教育高端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论文(独立)。 8. 2015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云南省政府),专著,二等奖(独立)。 9. 2015年:云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云南省教育厅),论文,三等奖(独立)。 10. 2015年:第六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11. 2010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2. 2009年:武汉大学第三届“十大学术之星”(武汉大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94.罗志敏,马浚锋:《中国高等教育省域财政压力指数的研制与测评》,《教育与经济》(CSSCI),2020年第3期。 93.罗志敏:《力避在线教育产生新的“教育鸿沟”》,《光明日报》,2020年8月28日第9版。 92.罗志敏:《高校科研诚信宣教机制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20年第4期。 91.罗志敏,周倩:《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本质与逻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20年第5期。 90.罗志敏,马浚锋,刘俊仁:《大学—校友伙伴关系建构机制研究》,《高教探索》(CSSCI),2020年第5期。 89.马浚锋,罗志敏:《历史追溯与时代转换:高校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88.罗志敏,孙艳丽、郝艳丽:《从“结构-制度”到“制度-生活”:新时期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研究的视角转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9年第12期。 87.罗志敏,马浚锋:《高校基础科研创新如何实现?——结合“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表征数据》,《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9年第9期。 86.罗志敏,陈春莲:《校友关系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武汉大学“1500亿引资回汉计划”的案例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19年第5期。 85.马浚锋,罗志敏:《什么是大学“金课”:学生如是说》,《江苏高教》(CSSCI),2019年第5期。 84.杨德广,罗志敏:《改变大学生“松散懒”,高校需要“充实教育”》,《重庆高教研究》(CSSCI扩),2019年第2期。 83.罗志敏:《新格局下中国大学治理遭遇的问题与应对》,《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2018年第10期。 82.罗志敏,李易飞:《大学-校友关系发展的历史变迁》,《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8年第5期。 81.罗志敏:《大学-校友关系的“关系性”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18年第5期。 80.罗志敏:《新时代大学-校友关系建构的现实考量》,《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18年第3期。 79.罗志敏:《“双一流”建设高校财政收入结构亟待转型升级》,《中国教育报》年7月5日第6版(理论版)。 78.罗志敏:《让教师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光明日报》2018年9月5日第4版。 77.罗志敏:《高校要冲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前方》,《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第8版。 76.罗志敏:《“双一流”高校耕好基础研究“责任田”》,《光明日报》2018年4月10日·教育思想版·头条文章,约4000字。 75.罗志敏:《新时期公立院校财政的抉择与转型——从大学的“世纪难题”谈起》,《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7年第10期。 74.罗志敏,苏兰:《论大学-校友关系中的校友捐赠表现》,《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 73.乐志强,罗志敏:《重思学校教育:基于三次“读书无用论”思潮的辨析》,《黑龙江高教研究》(CSSCI扩)。2017年第3期。 72.罗志敏,苏兰:《高校财政收入会持续增加吗?》,《高校教育管理》(CSSCI),2017年第1期。 71.黄兆信,罗志敏(通讯作者):《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教育研究》(CSSCI),2016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7期全文转载。 70.罗志敏:《大学如何“不差钱”?》(原标题《我国大学财政亟待走出“公币模式”》),《光明日报》2017年8月15日·教育思想版·头条文章,约4000字。 69.罗志敏:《毕业季,承担责任的开始》,《光明日报》2017年7月4日第5版。 68.罗志敏:《大学基金会当有大作为》,《光明日报》2017年6月21日第2版。 67.罗志敏:《“减”字当头倒逼高校改革》,《光明日报》2017年1月24日第13版。 66.罗志敏,苏兰:《以理扬德,以践生德,以身作德——论杨德广教授的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山东高等教育》2016年第10期。 65.黄扬杰,罗志敏:《学科组织学术创业力提升的多案例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6年第6期。 64.罗志敏,董云川:《身份·文化叙事·话语模式:边疆大学发展的纠结与困境》,《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6年第2期。 63. LUO Zhimin, CHEN Chunlian, WANG Xian.Alumni Relations in Chinese HEIs: Case Studies of Three Major Universities.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16(1):74-101. 62.罗志敏:《应对学术不端还需优化学术生态》,《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6日11版头条文章,约3000字。 61.罗志敏:《研究生教育需回归研究性》,《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6日第5版。 60.罗志敏,苏兰:《“锦标赛”式的教育需要改变》,《光明日报》2016年9月27日15版。 59.罗志敏:《创新的源泉:首先要给教师力量》,《光明日报》2016年9月9日第5版。 58.罗志敏:《防“近亲繁殖”,更要反“学术特权”》,《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13版头条文章。 57.罗志敏:《创新是科技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天津日报》2016年6月27日理论版。 56.董云川,罗志敏:《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高校更名》,《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8日第5版。 55.董云川,罗志敏:《行政逻辑需要尊重学术逻辑》,《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11日第5版。 54.罗志敏:《以勤为师,以真为师,以实为师,以爱为师——论杨德广教授的研究生培养之道》,《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5年第9期。 53.董云川,罗志敏:《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种新框架和路径》,《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5年第6期。 52.陈春莲,罗志敏:《大学教师学术不端问题:一种伦理现象学的追问》,《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5年第2期。 51.罗志敏:《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光明日报》2015年1月5日11版头条文章,3000多字。《人大复印资料》及其他多家期刊全文转载。 50.罗志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培育“支持型校友”》,《光明日报》2015年12月1日14版头条文章,近4000字。 49.罗志敏:《大学生宿舍,亟待强化其教育功能》,《中国后勤》2015年第11期。 48.罗志敏:《大学获巨额捐赠靠什么》,《光明日报》2015年9月22日13版头条文章,近4000字。《新华文摘》转载。 47.罗志敏:《高校治理改革:什么才是“真”的改革》,《光明日报》2015年6月23日13版头条文章,近4000字。 46.罗志敏:《大学校友问题研究:当代挑战与范式转换》,《教育研究》(CSSCI),2014年第6期。 45.罗志敏:《从信仰到公共理性:学术伦理的权力逻辑》,《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4年第4期。 44.罗志敏:《我国大学治理的制度供给逻辑》,《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4年第5期。 43.罗志敏,王惠惠:《学术道德规范给力吗?——基于92所“211工程”高校的相关文本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4年第9期。 42.罗志敏,南钢:《高校学术伦理委员会设置探讨》,《中国高校科技》(CSSCI扩),2014年第9期。 41.董云川,罗志敏:《尊重“内生需求”,方能提升大学品质》,《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4年第6期。 40.董云川,罗志敏:《话题、问题、解题:中国高等教育如何突围?》,《高教发展与评估》(CSSCI扩)2014年第6期。 39.罗志敏:《告别碎片化、表象化:高校改革:好政策要执行到位》,《光明日报》2014年5月13日13版头条文章,近4000字。《高校领导参考》转载。 38.罗志敏:《地方高校转型要坚守“育人为本”的底线》,《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10日·理论版。 37.罗志敏,夏人青:《欧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3年第2期。 36.罗志敏,陈春莲:《研究生学术伦理问责:操作程序与执行原则》,《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3年第4期。 35.罗志敏:《研究生“研究者”身份的多维度考察》,《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3年第8期。 34.顾建民,罗志敏:《美国一流大学校友文化特色摭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3年第5期。 33.顾建民,罗志敏:《校友文化及其培育的阐释框架》,《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13年第8期。 32.徐松如,罗志敏:《高校科研人员学术价值观状况调查——以上海为例》,《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3年第17期。 31.罗志敏:《“学术伦理”诠释》,《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2年第2期。 30.罗志敏:《何谓学术伦理:一个解析框架》,《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2年第4期。 29.罗志敏:《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研究:当代挑战与模式转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2年第5期。 28.罗志敏:《回顾与前瞻: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十年(2002~2012)》,《研究生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5期。 27.罗志敏:《现代大学制度问题研究:当代挑战与路径转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6期。 26.罗志敏:《大学学术伦理准则文本探讨》,《中国教育政策评论》(CSSCI),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5.夏人青,罗志敏:《1999-2011: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高教探索》(CSSCI),2012年第1期。 24.罗志敏,夏人青:《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与逻辑》,《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及多家期刊转载。 23.罗志敏:《基于文本分析:大学学术价值观的缺失与重建》,《江苏高教》(CSSCI),2011年第4期。 22.罗志敏:《大学教师学术伦理水平的实证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12期转载。 21.罗志敏:《论专家视野中大学学术伦理价值观的构建》,《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1年第5期。 20.罗志敏:《让学生感觉自己在成长——克鲁普斯卡雅教学法思想解析》,《课程·教材·教法》(CSSCI),2011年第7期。 19.罗志敏:《大学学术伦理研究的肇始、问题与任务》,《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1年第2期。 18.夏人青,罗志敏:《基于创业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走向》,《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1年第12期。 17.罗志敏:《学术伦理的力量》,《中国教育报》,2011年2月21日·理论版。 16.罗志敏:《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人民日报》,2011年1月20日·理论版。 15.夏人青,罗志敏:《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改革的推手》,《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24日第6版。 14.罗志敏:《是“学术失范”还是“学术伦理失范”——大学学术治理的困惑与启示》,《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10年第5期。 13.罗志敏:《大学学术伦理规制:内涵、特性及实施框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CSSCI),2010年第6期。 12.夏人青,罗志敏:《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兼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复旦教育论坛》(CSSCI),2010年第6期。 11.罗志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创新文化培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CSSCI/学科重要期刊),2010年第2期。 10.罗志敏:《为了儿童的幸福和发展——<反不正当升学竞争的战略问题>一书评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9.罗志敏:《“是疏于管理”还是“违背学术伦理”?——目前我国高校一些学术不端问题解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罗志敏:《大学生管理为何纠纷频发?——从“宿舍楼装摄像头”说起》,《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7.罗志敏,黄明东:《建国60年:我国基础教育体制价值伦理观的嬗变》,教育学术月刊(中文核心),2009年第4期。 6.罗志敏,黄明东:《教育政策过程与效率:一种宏观的视角》,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2009年第2期。 5.黄明东,罗志敏:《“就业至上”——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光明日报,2009年6月17日第9版。 4.朱九思,黄明东,罗志敏:《发展农村社区学院: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构想》,学习时报,2009年8月3日第6版。 3.罗志敏:《探析新形势下我们公众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江苏高教(CSSCI),2009年第1期。 2.罗志敏:《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分配》,教育科学(CSSCI),2008年第4期。 1.罗志敏,黄明东:《健全教育政策流程,提高教育政策效率》,《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07年第5期。

学术兼职

罗教授兼任全国教育统计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高级会员、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一些项目的评审人以及一些CSSCI期刊的审稿人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