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常启云

个人简介

常启云,女,1978年10月生,传播学博士。 主要教育经历: 1、2001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2、2011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3、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主要科研课题\学术活动\参编著作 1.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与相关理论问题”(项目号15ZDB143); 2. 主持省软科学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机制研究”(项目号132400410657); 3. 主持省软科学项目“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特征及其认同力模型的构建机制研究”(项目号142400410652); 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研究”主要完成人(项目号10JD710078); 5.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网络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完成人(项目号13JD710033); 6. 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风险社会语境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主要完成人(项目号2012BSH002); 7. 参加复旦大学第十期“新闻传播理论与前沿”暑期班(已结业并获结业证书); 8. 参加复旦大学第二届“新媒体与全球信息社会的公正传播”学术研究营(已结业并获结业证书); 9. 参加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与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传媒与公共性”高级研修班(已结业并获结业证书); 10. 多次参加中国传媒大学与美、英、法、德、澳、新等国联合主办的国际教授工作室学术活动(均已结业并获结业证书); 11. 参编著作《新闻传播历史发展与理论前沿》(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第二副主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宗教文化传播的偏向》,《中华文化论坛》,2014(04),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独著; 2. 《现代性语境下的群体传播与宗教认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3),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独著; 3. 《颠覆与重构:大数据时代下的广义收视率》,《新闻知识》,2014(1),北大核心,独著; 4. 《电影<归来>中的中国式悲剧意识分析》,《电影文学》,2014(12),北大核心,独著. 5. 《权力·社会·自由·平等——华人学者赵月枝其人·其书·其学》,《出版广角》,2013(03),北大核心,独著; 6. 《我国政治新闻话语分析——以新华社十八大开幕式报道为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独著; 7.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我国政务微博的话语建构——基于@深圳交警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独著; 8.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与舆论的形成与转化》,《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独著; 9. 《台湾媒体对大陆新闻的“选择与建构”》,《新闻爱好者》,2010(04)下,2008年版北大核心,第一作者; 10. 《道家语言传播思想探析》,《新闻爱好者》,2009(08)下,2008年版北大核心,独著; 11. 《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红包文化媒介属性分析》,《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4年卷》,独著; 12. 《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主体性崛起与群体性认同》,《新闻记者》,2016(01),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 13. 《论群体传播中的群体主体性——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考察》,《当代传播》,2014(06),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