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屈丽娜

个人简介

国内外工作、学习及研究经历 1. 2013/07-至今,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任教。 2. 2015/03-2019/0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矿业工程博士后,已出站; 3. 2010/09-2013/0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学院,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导师:朱红青。 4. 2007/09-2010/07,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导师:文虎。 5. 2003/09-2007/09,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安全工程,学士。 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限10项) 1. 2019.01-至今,课题:国家青年自然基金《煤氧吸附热效应促进煤氧化自燃的机理研究》,27万元,主持,在研; 2. 2017.01-2019.06,课题:深部煤层隐蔽火源定位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主持,结题。 3. 2016.09,课题:基于井下水力压裂的瓦斯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数据分析,第2; 4. 2015.06,课题: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维流场分析及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开发;数据分析计算,第5。 获奖及荣誉称号情况(限10项) 1. 2015年获校级骨干教师资助,2018年校级骨干教师考核优秀; 2. 2016年教育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优秀裁判员”称号; 3. 2015年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4. 2014年、2016年、2018年、2019年个人年度考核优秀; 5. 2018年获校级优秀党员称号。

研究领域

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主要从事安全工程、矿山安全灾害防治技术(煤自燃火灾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Research on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Different Metamorphic Degrees of Co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2018.9,ISSN 1939-2699(SCI四区). 2. A study on the prediction method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development period based on critical temperature[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18-3464-2,(SCI三区) 3. 基于西原加速模型的煤体蠕变特性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12:115-120,ISSN:1001-1986,CSCD. 4. 基于煤体三轴蠕变试验的非线性伯格斯模型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11:985-991,ISSN:1672-9315,中文核心. 5. 热重实验条件下不同氧气浓度对煤自燃反应能级的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8:134-138,ISSN:1673-193X,CSCD. 6. 煤自燃阶段临界温度及活性基团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11:801-805,ISSN:1672-9315,中文核心. 7. 煤自燃阶段动力学参数及特征温度点的实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9:597-601,ISSN:1672-9315,中文核心. 8. 自律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194-196,ISSN:1674-3512. 9. 对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123-126, ISSN:2095-333X.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