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龙海

个人简介

国内外工作、学习及研究经历 Ø2006.6-  中原工学院 教师 科研项目情况 1.殷商时期商人与东方诸夷的族群关系,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013 2.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开发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2012 3.殷商文化的时空界定与内涵研究,河南省规划课题 2009 4.选派文化建设副职,加强县域文化建设,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2010 5.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与殷商礼制研究,河南省规划课题2011 6.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河南省重大招标课题 2010 7.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的语言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 2011 8.商周王朝的东土经略与夷夏文化认同,教育部人文社科 2011-2014 9.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3-2016 10. 河南省高新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河南省教育厅 2014-2017 11.殷商王朝的国家认同探论》(2017BLS017),河南省社科规划,2017-2020 12.主持编写2013年度、2014年度河南文化市场年度发展报告 获奖项及称号情况 Ø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中原工学院院(部)级教学名师,校师德师风标兵,挑战杯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 Ø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地厅级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高校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等奖1项和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等奖1项。

研究领域

先秦史、中国传统文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从商族的婚姻沿革及生活方式看商代的继承制度》,《殷都学刊》2001.3 2)《先商时代商族的继承制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先商时期商人婚姻制度的变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1 4)《王亥时期商族的婚姻形态》,《殷都学刊》2004.2 5)《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贵州民族研究》2005.1 6)《从西周气候的变迁看〈豳风·七月〉的写作时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5 7)《对〈周代金文中女子称谓类型研究〉一文的补充》,《华夏考古》2008.2 8)《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分布格局的变迁》,《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9)《“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新议》 ,《殷都学刊》2009.3 10)《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融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11)《中原文化的"和合"特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8 12)《陈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9 13)《春秋战国时期伊洛地区的民族融合》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10 14)《李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11 15)《李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与壮大》,《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16)《试论中原文化的社会功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7 17)《李氏得姓考辨》,《鹿邑与中华李姓之根》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2010年。 18)《中原经济区视域下的河南“非遗”利用开发模式探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6 19)《殷商时期东夷文化的变迁》,《华夏考古》 2013.2 20)《葛天氏文化遗产资源的内涵、历史价值及其当代传承》,《葛天氏与上古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21)《两周时期东夷的华夏化探讨》,《中原文物》 2015.1 22)《共工氏的名号、事迹及其在先秦、秦汉的文本形象》,《共工氏与中华龚姓》,大象出版社,2016年。 23)《大禹治水和中国早期天下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登封与大禹文化》,大象出版社,2016年。 24)《先秦时期鬼方及其族裔史迹考辨》,《中国古代民族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 25)《贾孙叔子屖盘与贾国、贾季(狐射姑)关系再论》,《金文与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26) 《汉民族形成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 27) 《文鼎中原》(副总纂)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8) 《中原文脉》(副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9)《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30)《商周时期东方诸夷的族群变迁与文化认同》,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

学术兼职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老子故里暨李氏文化开发高级顾问、王阳明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