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利刚

个人简介

2019年8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2年7月-至2019年8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7年9月-2012年7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博士 2003年9月-2007年7月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心理学专业,学士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我损耗对冲动控制的作用机制及神经环路研究——来自网络游戏成瘾者的证据”,课题编号31400885,2015.01.01-2017.12.31 (已结题) 2.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面上项目“急性自我损耗对网络游戏成瘾者冲动控制的作用机制”,课题编号kLMH2014ZG12,2014.12.1-2016.12.31 (已结题) 3.中科院心理所青年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社交网站互动经验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作用”,课题编号Y2CQ051005, 2013.1-2014.12(已结题) 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色所预研项目,流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特征的神经行为基础指标及评估工具研究,2015.4 -2015.9(已结题) 5.中国心理学会学会能力建设专项经费, 中国儿童发展测评工具修订 , 2012.11-2015.11(已结题) 6.河北省省级省校科技合作开发资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流动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健康促进,2016.01—2016.12(已结题) 7.中国科学院库伦旗乡镇科技扶贫项目,心理学精准扶贫专项,2017.01-2018.06 (已结题) 8.江苏省科技后备人才哺育行动项目,中科院泰州中心创新能力实验室建设,2019.03-2020.03 (在研) 9.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项目,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模式研究,2019.06-2021.06(在研)

研究领域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生活方式 健康与遗传心理学 自我控制的脑机制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生活方式; 自我控制的脑机制;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评估技术; 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Gao, W., Zhou, Y., Tao, T., Yu, Y., Wang L.G.*(2019). Ego deple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inhibition and loss avers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47(4), e7713. 2.Wang, L.G., Yu, Y., Tao, T., Zhang J., Gao, W.*(2018). The self-care dilemma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The mechanism of self-regulation resource depletion. PloS one, 13(12), e0208690 . 3.Wang, L.G., Tao, T., Fan, C., Gao, W. *, & Wei, C. (2015).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Ego Depletion on Goal Adherence: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PloS one, 10(11), e0142220. doi:10.1371/journal.pone.0142220 4.Wang, L.G., Tao, T., Fan, C., Gao, W. *, & Wei, C. (2016).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both impulsivity and effortful control and its variation with age.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 25(01), 83-90. doi: 10.1080/16066359.2016.1206082 5.Wang, L.G., Fan, C., Tao, T., & Gao, W. * (2016).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control and its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43, 274-280. doi: 10.1111/cch.12411 6.Wang, L.G., Tao, T., Fan, C., & Gao, W. (2015). Does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perceived online enhance well-being? PsyCh Journal, 4(3), 146-154. doi: 10.1002/pchj.98 7. Wang, L.G., Luo, J., Bai, Y., Kong, J., Luo, J., Gao, W., & Sun, X. (2013). Internet addiction of adolescents in China: Prevalence, predictors, and association with well-being.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 21(1), 62-69. doi: doi:10.3109/16066359.2012.690053 8. Wang, L.G., Luo, J., Luo, J., Gao, W., & Kong, J. (2012). The effect of Internet use on adolescents’ lifestyles: A national surve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6), 2007-2013.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hb.2012.04.007 9. Wang L.G., Kong J., Luo J., Gao W. CA, Guo X. (2012) “Arousal” or “Activation” Dysfunction in the Frontal Region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Evidence from an Electroencephalogram Study. BICS 2012, LNAI 7366, pp. 156–163. (EI) 10. Luo, J., Wang, L. G., & Gao, W. B. CA (2011). The influence of the absence of fathers and the timing of separation on anxiety and self-esteem of adolescent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Child: Care, Health & Development, 38(5), 723-731 (SSCI) 11. Tao, T., Wang, L.G., Fan, C., & Gao, W. (2014). Development of self-control in children aged 3 to 9 years: Perspective from a dual-systems model. Scientific Reports, 4. doi: 10.1038/srep07272. 12. Tao T, Wang L.G., Fan C, Gao W, Shi J*. (2017). Latent factors in attention emerge from 9 years of ag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725. 13. 王利刚, 陶婷, 唐义诚, 樊春雷, 高文斌*. (2016). 儿童自我控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5(6), 542-546. 14. 王利刚, 张静怡, 王佳, 陶婷, 樊春雷, 高文斌*. (2015). 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中文版测评青年人的效度与信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9(4), 290-294. 15. 王利刚, 谢东杰, 樊春雷, 高文斌. (2014). 儿童青少年自我控制发展的研究综述.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3(10), 953-955. 16. 王利刚, 谢东杰, 樊春雷, 高文斌. (2014). 儿童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分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3(4), 362-365. 17. 王利刚, 谢东杰, 樊春雷, 高文斌. (2014). 自我控制的干预技术研究:基于双系统理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2), 377-380,372. 18. 王利刚, 谢东杰, 周文娇, 叶颖, 高文斌. (2013). 父亲卷入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2(9), 853-855. 19. 罗娟,王利刚, 张静怡, 高文斌*. (2017). 自我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损耗的影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5(12), 344-348. 20. 陈晓军, 陶婷, 王利刚, 唐义诚, 张静怡, 樊春雷, 高文斌*. (2017).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6(3), 266-270. 21. 董华, 王利刚, 张静怡, 高文斌, 孙昕霙 (2017). 大学生生活方式自我差异与自我调节疲劳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6(4), 349-353. 22. 唐义诚, 王利刚, 王经纬, 高文斌. (2017). 损耗敏感性量表中文版的修订与信效度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1(8), 642-647. 23. 王经纬, 高文斌, 唐义诚, 王利刚. (2017). 留学生自我损耗现状及影响因素.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6(10), 944-949. 24. 王蕴慧, 王利刚, 张静怡, 陶婷, 高文斌. (2017). 大学生生活规律性与自我损耗的关系及习惯性行为的中介作用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28), 3563-3566. 25. 张静怡, 王利刚. 高文斌. (2017). 生活方式现实-理想差异在完美主义与自我损耗间的中介作用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2), 206-209. 26. 孙健芳, 王利刚, 张隆欢, 张静怡, 高文斌*. (2016). 应激强度与应激预期时长对个体反应抑制能力的影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5(12), 1109-1113. 27. 梁虹, 王利刚, 樊春雷, 陶婷, 高文斌*. (2016). 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19(9), 1076-1080. 28. 罗盘, 王利刚, 陶婷, 樊春雷, 高文斌*. (2016). 不良生活习惯改变过程中时间观念和意志努力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5(5), 456-461. 29. 张云刚, 王利刚, 高文斌*. (2016). 从特质考试焦虑到考前状态焦虑: 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作用. 中国全科医学, 19(12), 1458-1461. 30. 唐义诚, 高文斌*, 王经纬, 王利刚. (2016). 研究生自我损耗后效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分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5(9), 851-854. 31. 唐义诚, 高文斌*, 王经纬, 王利刚. (2016). 自我损耗源量表的编制及测评研究生样本的信效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0(11), 851-857. 32. 俞晓利, 陶婷, 王利刚, 高文斌*. (2016). 养老院老年人身心健康与自我控制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5(7), 638-641. 33. 李钰娜, 王利刚, 谢东杰, 陶婷, 高文斌*. (2015).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4(2), 149-152. 34. 王雪珩, 王利刚, 陶婷, 樊春雷, 高文斌*. (2015). 3~9岁儿童自我控制及其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相关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9(7), 556-558. 35. 董华, 王利刚, 谢东杰, 高文斌*, 孙昕霙. (2015). 青少年生活方式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4(7), 633-636. 36. 王佳, 樊春雷, 王利刚, 唐义诚, 陶婷, 高文斌*. (2015). 自我调节疲劳在领导风格对青年职工工作满意度影响的中介作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4(12), 1123-1126. 37. 张玥, 王利刚, 谢东杰, 陶婷, 高文斌. (2014). 青少年网络同一性实验量表的编制与效度、信度初步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4), 271-276. 38. 周文娇, 王利刚, 李晔, 高文斌, 孙昕霙. (2013). 睡眠时长对学龄前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45(6), 933-937. 39. 陈宝君, 王利刚, 陶婷, 谢东杰, 樊春雷, 高文斌. (2014). 3-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其与睡眠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3(7), 632-635. 40. 李晔, 王利刚, 周文娇, 高文斌. (2012). 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6(7), 532-536. 41. 宁丽, 王利刚, 高文斌. (2014). 网瘾青少年的自尊与其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3(2), 139-140,143. 42. 王丁, 王利刚, 范晓兰, 高文斌. (2013).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及工作投入的影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2(4), 354-356. 43. 谢东杰, 王利刚, 白羽, 高文斌. (2012). 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的修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1(5), 465-467. 44. 谢东杰, 王利刚, 陶婷, 樊春雷, 高文斌. (2014). 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5), 386-391. 45. 谢东杰, 王利刚, 周文娇, 高文斌. (2013). 青年职工基本心理需要与幸福指数的关系.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2(3), 253-255. 46. 黄春晖, 唐义诚, 王利刚, 谢东杰, 樊春雷, 高文斌. (2014). 青少年执行功能量表的编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3(5), 463-465. 47. 况扶华, 谢东杰, 王利刚, 范晓兰, 高文斌. (2014). 铁路青年工人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3(3), 254-257. 48. 谢东杰, 周文娇, 王利刚, 孙昕霙, 高文斌. (2013). 青年铁路职工生活方式与希望感的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45(2), 319-322. 49. 王立国, 靳伟涛, 高文斌, 白羽, 王利刚. (2013). 国企职工压力源量表的编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2(1), 75-77.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与标准研究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研中心科学早教专业委员会特邀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