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董仁才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3-08--2006-0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博士 1998-08--2001-06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硕士 1988-09--1992-07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学士 学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研究生 学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博士 工作经历 1992.7~2000.8,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2000.12~2003.2,北京吉威数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2006年~现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工作简历 2017-02~现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2008-04~2017-0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2006-07~2008-0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00-08~2003-08,北京吉威数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师 1992-07~1998-09,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专利与奖励 1997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生根粉研究与推广一等奖; 200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奖励信息 (1)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省级,2002 (2) 中国林业科学院生根粉研究与推广,一等奖,院级级,1997 专利成果 ( 1 ) 全景影像采集系统、基于其的测量天际线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510824355.7 ( 2 ) 基于光纤的环境温度监测装置及方法,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11062424.0 软件著作权 城市与区域生态科学元数据管理系统,软著登字第0406648,2012年5月14日 重要报告 [1]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建设方案》,世界银行,2006 [2] 《汶川地震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境保护部,2008 科研项目 ( 1 ) 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决策支撑技术体系, 参与, 国家级, 2011-01--2015-12 ( 2 ) 数字城市环境网络建设与示范, 主持, 部委级, 2010-01--2012-12 ( 3 ) 流域生态系统模型研究与区域生态科学数据库建设, 主持, 市地级, 2008-07--2012-12 ( 4 )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数据动态监测及融合技术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5-12 ( 5 ) 城市生态环境损害基线、因果关系及损害程度的判定技术方法, 主持, 国家级, 2016-07--2020-12 ( 6 ) 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主持, 省级, 2018-05--2019-05 ( 7 ) 长三角河口湿地多过程联合调控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 主持, 国家级, 2017-07--2020-12

研究领域

城市生态学,环境物联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的元数据分析与管理, 生态学报, 2018, 第 1 作者 (2) Impacts of Street-Visible Greenery on Housing Prices: Evidence from a Hedonic Price Model and a Massive Street View Image Dataset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8, 第 2 作者 (3) 四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地系统可达性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 2017, 第 1 作者 (4) Analysi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ased on big data from the urban municipal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第 1 作者 (5) Landsenses ecological planning for the Xianghe Segment of China’s Grand Ca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016, 第 1 作者 (6) Analysis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center-of-gravity move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in Songhua River Basin of China and its southern source sub-basin between 1990 and 2010,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6, 通讯作者 (7) Study on the modified quadrat sampling method for urban ecosystem network monito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3, 第 1 作者 (8) 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Environmental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3, 通讯作者 (9) 基于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的城市生态系统复杂性分析, 生态学报, 2013, 第 1 作者 (10) 不同管理主体对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比较分析, 生态学报, 2012, 第 1 作者 (11) 基于3S技术的青藏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通讯作者 (12) 基于DMSP/OLS影像的我国主要城市群空间扩张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 2012, 通讯作者 (13) Analysis of land-use scenarios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Lijiang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1, 第 1 作者 (14) Fractal analysis of urban form as a tool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11, 通讯作者 (15) 青藏铁路沿线生态敏感性评价GIS模型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11, 第 1 作者 (16) Study on Variation of Forestland in Lugu Lake Scenery District Based on Technique of Spatial Data M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09, 第 1 作者 (17) Study on Variation of Forestland in Lugu Lake Scenery District Based on Technique of Spatial Data Mining,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09, 第 1 作者 (18)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land-cover change in a matriarchal community in the Lugu Lake a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8, 第 1 作者 (19)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 2008, 通讯作者 (20)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汶川地震生态环境影响应急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学报, 2008, 第 1 作者 (21) Optimization of post-classification processing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 A case stud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2006, 第 1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