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然

个人简介

李然,男,汉族,湖北随州人,2005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专门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人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 讲授课程 本科生 《社会学概论》《南方民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应用人类学》等 研究生 《民族学通论》《中国民族学史》《武陵民族文化专题》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2009,07—2011,4。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以来武陵山区集市体系发展与多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研究”,2013,06——2019,6。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54)子课题“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历史文献的价值及应用研究”,2018,3。 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民族村寨保护、发展与乡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2012,03—2017,12。 5.国家民委项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就、经验、问题与对策”,2014.12——2015.12 6.国家民委项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2019-GMB-002),。 7.湖北省民宗委课题:“湖北省少数民族发展调查”,2011,07 8.湖北省社科联“中国调查”项目:“湖北省民族地区特色古镇保护与建设调查”(ZGDC201529),2015,10—2017,9。 承担的教研项目 中南民族大学校级教研项目:“民族学类研究生应用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2016,9——2018,9。 著作 1.《认同与偏见: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族群关系的文化表达》2017.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民族特色古镇百福司保护与建设研究》2018.10,湖北人民出版社。 3.《湘鄂渝民族旅游区文化变迁研究》(1980-2010)》》(第三作者),2018.3,科学出版社。 4.《京族简史》(修订本),2008,10,民族出版社(参著)。 5.《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七辑,2014,1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副主编)。 6.《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13,08,湖北人民出版社(参著)。 7.《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研究》,2014,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著“民族文化产业部分”)。 8.《民族旅游与文化中国》(副主编)20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所获荣誉或奖项 1.2015年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人选 2.2018年入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3.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调研报告类):《湖北武陵山片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调研报告》(第三作者),2012,12。 4.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调研报告类):《关于内地多民族联合自治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调查与思考》(第三作者),2011,07。 5.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调研报告类):《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第四作者),2015,03。 6.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武陵山区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系列论文),2016,12. 7.《民族地区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内容、做法、经验与对策》,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采纳(第二),2013。 8.湖北省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社科联):《生态重构与体系再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传承的文化实践及其理性阐释》,2015. 9.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科研成果奖,2015。 10.《推进武陵山区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调研报告》,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采纳鉴定。2017.9.

研究领域

南方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应用人类学、南方民族史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从吴泽霖边疆建设思想看当代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2.《从土司身份的确认探寻国家认同——以索观瀛土司为例》(第二作者)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3.《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重构与传承发展体系再造——以土家织锦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4.《南方少数民族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典型叙事类型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5.《武陵山区民族特色古镇的保护与建设》,《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第6期。《中国民族报》2017年1月25日“理论周刊”版以《武陵山区民族特色古镇如何建成现代化美丽城镇》为题进行全文转载。《新华文摘》(网络版)2017年第11期转载。 6.《多民族聚居区集市城镇化历程及其社会整合分析 ——以湘西凤凰吉信镇为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9期。 7.《西双版纳补过人傣化问题研究》,《三峡论坛》2015年第5期 8.《民族村寨保护、发展实践及其理论省思——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中国民族报》2015年4月17日理论版以《武陵山区民族村寨保护发展的调研与省思》为题全文转载。 9.《多民族联合自治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0.《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环洲大村的人类学考察》(第一作者),《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11.《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民族研究》,2012年第6期。 12.《当代湘西土家苗族互化现象研究》,(1/2),《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3.《集市:人类学透视社会整合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22日。河南大学史学月刊编辑部《历史与社会》(文摘)全文转载。 14.《当代多民族社区族群关系模式探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独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15.《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族际通婚与文化互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6.《民族社团与城市民族工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7.《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8.《当代湘西民族文化互动探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9.《吴泽霖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20.《唐代官员馆驿使用管理制度》,《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6期; 21.《试论卜式与汉武帝的几项政治经济政策》,《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2.《台湾布农族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S1。 23.《台湾邵族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S1。 24.《土司至民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族际关系概述》,载《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七辑)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以及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等学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