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萌

个人简介

王萌,山东淄博人,1965年生。1984-1988年湖南大学本科学习,1997-2001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2001-2004年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哲学(宗教学)博士,教授,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宗教学概论》、《宗教社会学》、《中国传统宗教》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宗教学原理》、《比较宗教学》、《宗教学名著导读》等课程。 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 1.“西部少数民族宗教场所管理对策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稳定发展对策研究”子课题,2013。 2.“以宗教神秘主义问题为核心的宗教与科学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 3.“《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修订之《高山族简史》”,国家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2006。 4.“比较与对话:佛教与科学关系的比较文化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06。 5.“实相与阐释:佛教信仰”,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09。 6.“多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宗教信仰与社会控制”,国家民委研究项目,2012。

研究领域

宗教学理论、中国传统宗教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佛教与科学:从融摄到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高山族简史》(编修),民族出版社,2009年9月。 3.《散杂居民族概论》(参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 4.《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以佛教空性论与量子理论为线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2期)。 5.《佛教与科学的相遇——太虚佛教科学论的再解读》,《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6.《宗教“神圣”论——以涂尔干的宗教学理论为中心》,《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 7.《禅者之思:现代科学在南怀瑾佛学思想中的回响》,《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8.《融摄与对话——佛教与科学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之比较》,《普门学报》(台湾),2004年第2期。 9.《“真谛”与“俗谛”的现代会通:印顺的理性佛教观及其诠释学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0.《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性略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1.《佛教的中道思想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2.《民族的散居化与中国宗教的适应性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13.《佛教文化与科学范式》,《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2期。 14.《太虚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5.《宗教与民族的双重性关系》,《中国宗教》,2010年第12期。 16.《禅:社会历史性与文化超越性》,《禅文化》,2011年第一辑。 17.《道教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的文化支点》,《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