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叶柏龙

个人简介

叶柏龙,中共党员,1964年1 月出生,1984年12月入党,浙江诸暨人。 1989年获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0年留中南工业大学任教,先后参加过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等专业的培训并获得相关认证证书。 1993年获副教授、1996年获正教授专业资格。担任过研究生和本科生土木工程概论、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幕墙、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与开发(汇编语言、FORTRAN、C/C++、PASCAL、BASIC、FOXPRO)、软件工程基础、图形处理、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成熟度模(CMM/CMMI)等课程的主讲,先后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培养了200多名土木工程结构、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地质力学计算机模拟、建筑工程计算机模拟、网络技术和软件工程方向的研究生。 1993年—1994年及1999年,国务院、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组成的“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汇总“211工程”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和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工作。 1994年—现在,为中南大学教授,曾任校长秘书、“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等职。 1999年-现在,主持完成500余个大型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2000年获SUN、HP和IBM主机工程师,2001年获CISCO(CCNA/CCNP)网络认证工程师,2002年获得美国SEI的CMM评估师资格,2004年获美国SEI的CMMI评估师资格,2005年获microsoft系统架构师资格。 主要业绩:1)获得美国ABI颁发的2项杰出贡献奖(“主波长理论”研究的杰出贡献为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the Dominant Wavelength Theory” Study);2)获得过6个部级科技进步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50多篇,出版专著5部;4)获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承担和完成2个国家“八五”攻关课题;6)主持完成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重大项目2个;7)主持完成财政部和工信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8)主持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个;9)主持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2个;10)主持完成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1个;11)主持完成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个;12)承担和完成2个教育部博士点资助课题;13)承担和完成200余个大型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14)承担和完成部级及其他横向课题150余项;15)陈新民院士奖;16)部级跨世纪人才第二层次人才。 教育经历 2004.5-2004.7 美国Microsoft公司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师 | 软件工程师 | 软件架构师培训 2001.6-2001.7 印度NIIT和SSI公司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技术与过程 | 软件工程技术与过程 2000.10-2000.10 中国香港AVAYA公司 | CALL CENTER技术 | CALL CENTER技术工程师 | CALL CENTER技术培训 | CALL CENTER培训 1987.9-1989.12 中南大学 | 岩石力学 | 硕士学位 | 研究生班毕业 | 硕士研究生 1983.9-1987.7 中南大学 | 地质学和岩石力学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 本科生学习 工作经历 1999.10-至今 土木工程学院 | 中南大学 | 教师 | 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 正教授 1999.2-1999.9 “211工程办公室”和校办 | 中南大学 | 主任和校长秘书 | 负责学校“211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 正教授 |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211" 1998.8-1999.2 重点建设处 | 国务院“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 | 行政管理 | 配合“211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和负责“211工程”标志性建设成果的汇总工作 | 正教授 | To cooperate with the leading group of "project 211" a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ummary of the landmark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project 211" 1996.9-1998.7 “211工程”办公室和校办 | 中南大学 | “211办”主任和校长秘书 | 负责学校“211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 正教授 |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211" 1995.1-1996.8 “211工程”办公室 | 中南大学 | 主任 | 负责学校的“211工程”的规划建设工作 | 副教授 |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211" 1993.9-1994.12 重点建设处 | 国务院“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 | 行政管理 | 配合“211工程”部际协调办小组工作 | 副教授 | To cooperate with the "project 211" interministerial coordination office group 1990.2-1992.8 资源环境与建工程学院 | 中南大学 | 院长助理 | 院长助理分管研究生的相关工作 | 初级职称 | As assistant dean in charg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1992.8-1993.8 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 中南大学 | 院长助理 | 作为院长助理主管研究生培养工作 | 中级职称 | As assistant dean in charg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研究领域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建筑智能化、智能家居、建筑幕墙、地基基础) 软件工程(行业应用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操作系统)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徐弋翀,叶柏龙,陈军.袜业新品设计与发布平台的应用研究.[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17 [2]薜辉,邓军,叶柏龙.可生存性网络建模研究设计.[J].中国: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 [3]叶柏龙,徐静静,严笋.基于评分和项目特征的群组推荐方法.[J].中国: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 [4]严笋,叶柏龙,谭一云.袜业行业大数据平台的应用研究.[J].中国长沙: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5]廖清远,叶柏龙.基于无线MEMS传感器的晶圆传输振动监测系统设计.[J].中国: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 [6]叶柏龙,刘恋恋.Comet模式的异步推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 [7]叶柏龙,吴奇超.多边形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非线性分析.[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14 [8]蒋爱华,叶柏龙,张蓉.在线水质监测分析和预警指挥系统的设计.[J].中国:电子设计工程,2014 [9]叶柏龙,吴奇超.方形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14 [10]叶柏龙,张蓉.加速获取iOS移动数据的有效方法.[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 [11]杨立军,邓志恒,叶柏龙,吴晓.变截面杆轴向和扭转振动分析的摄动法.[J].中国长沙: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2]叶柏龙,刘蓬.Proactor模式的NIO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 [13]叶柏龙,于万秀,左露.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结构体系优选的探讨.[J].中国四川:四川建筑,2014 [14]刘健,王守选,叶柏龙.谈JavaFX和RFID技术在钢铁企业采购物流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 [15]叶柏龙,王欢欢.BS、CS混合架构下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资讯,2013 [16]李施施,叶柏龙.基于案例推理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研究.[J].中国:计算机光盘与应用,2013 [17]叶柏龙,刘蓬.基于NIO框架的TeeTime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计算机光盘与应用,2013 [18]何闹春,叶柏龙,陆兰.基于GIS的邮政网点资源与选址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长沙: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19]王守选,叶柏龙,谭一云.国防动员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中国长沙: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20]薜辉,邓军,叶柏龙.一种分布式网站安全防护系统.[J].中国: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 [21]唐钰,陈浩,叶柏龙.基于逆向清理的实时异构数据整合模型研究.[J].中国:计算机工程,2012 [22]薜辉,邓军,叶柏龙,文雄军.分布式数据交换平台在电子政务中设计与实现.[J].中国长沙: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12 [23]谭一云,叶柏龙,王守选,陆兰.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在高尔夫CRM中的研究.[J].中国: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 [24]王守选,叶柏龙,李伟健,谭一云.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朴素贝叶斯树的比较.[J].中国: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 [25]郑盼丽,戴牡红,谭一云,叶柏龙.自动生成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计算机科学,2012 [26]欧阳德志,叶柏龙,陆兰.移动电子政务中PKI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北京: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 [27]刘铮,叶柏龙,陆兰.基于发电企业物资管理与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研究与开发.[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28]杨立军,叶柏龙,喻爱南,吴晓.预应力自平衡索桁架的非线性固有振动.[J].中国长沙: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9]薜辉,邓军,叶柏龙,陆兰.一种多功能网络监控与防御平台设计与实现.[J].中国北京: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 [30]薜辉,邓军,叶柏龙,陆兰.一种分布式网络入侵防御系统.[J].中国: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 [31]徐彬彬,叶柏龙,陆兰.一种基于J2EE的异构数据库的同步方法.[J].中国:微计算机信息,2011 [32]李灏,叶柏龙,邓军.工作流技术在协同办公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微计算机信息,2010 [33]严志,叶柏龙,申烨 晔,李灏.基于业务规则多角色审批构件的研究.[J].中国:微计算机信息,2010 [34]申烨晔,叶柏龙,邓军.基于UML技术的功能点度量研究与应用.[J].中国:微计算机信息,2010 [35]杨立军,吴晓,叶柏龙,罗佑新.玻璃采光顶预应力索桁架支承体系动力特性.[J].中国沈阳: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 [36]李志勇,叶柏龙.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文档透明加解密系统原理.[J].中国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 [37]杨立军,吴晓,叶柏龙,罗佑新.大跨索网结构动力特性.[J].中国四川: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 [38]杨立军,吴晓,叶柏龙,喻爱南.考虑温度变化的单层索网幕墙结构固有振动.[J].中国郑州: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9]陈展,叶柏龙,洪跃山,刘方友.钢铁企业出厂在途物流管理系统分析与研究.[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 [40]雷雨,叶柏龙,徐庆华.地震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板柱结构抗侧刚度的分析研究.[J].中国:中国西部科技,2009 [41]叶柏龙,蒋慰.网络服务质量敏感度分析.[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09 [42]蒋依欣,叶柏龙,邓军.基于目标驱动与活动相结合软件度量模型的改进研究.[J].中国: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43]叶柏龙,蒋慰.时延对实时多人游戏的影响.[J].中国北京: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 [44]叶柏龙,蒋慰.使用本地滞后和时间伸缩提高在线游戏的网络服务质量.[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9 [45]刘建军,叶柏龙,雷雨.型钢混凝土(SRC)深梁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四川:四川建筑,2009 [46]蒋依欣,叶柏龙,邓军.以活动为中心的软件过程建模及其作用的研究.[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 [47]严志,叶柏龙,邓军.基于Tustena中小型CRM系统的通用模型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 [48]蒋依欣,叶柏龙,邓军.基于目标驱动与活动的软件过程度量模型的改进.[J].中国: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 [49]周晓红,叶柏龙,喻爱南.IT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策略.[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08 [50]毛向荣,叶柏龙.利用拓展GridView控件增强系统功能.[J].中国福建:福建电脑,2008 [51]曾阳艳,叶柏龙.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J].中国: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52]毛向荣,叶柏龙.合理运用Web服务的仓储管理系统.[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08 [53]曾阳艳,叶柏龙.基于PCA方法的人脸特征提取和检测.[J].中国长沙: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54]叶柏龙,赖伟明,蒋青青.玻璃幕墙立柱优化设计初探.[J].中国山西:山西,2007 [55]叶柏龙,付华.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技术及其施工工艺探讨.[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07 [56]王广州,叶柏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咨询与导报,2007 [57]王力共,王守选,叶柏龙.基于微软SPS SSO技术的单点登录实现方法.[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58]贺青春,叶柏龙.完全路径覆盖测试法.[J].中国: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 [59]邓军,叶柏龙.身份认证和安全传输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基于B/S系统的网络应用.[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 [60]邓军,叶柏龙,薜辉.基于Web Access CA的单点登录技术解决方案.[J].中国北京: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 [61]叶柏龙,陈宾,喻爱南.硅酮结构胶使用方法的探讨.[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06 [62]叶柏龙,陈宾,魏奎兰.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相容性试验.[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06 [63]王小红,梁烨,叶柏龙.课件制作中动画播放控制程序设计.[J].中国长沙: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4]廖清远,叶柏龙.交易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 [65]邓军,叶柏龙,薜辉,长克羲.基于验证代理的单点登录技术解决方案.[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 [66]易莎莎,叶柏龙.浅谈外包项目的需求管理.[J].中国长沙:电脑与信息技术,2006 [67]廖清远,叶柏龙.UML技术在图书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长沙: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 [68]邓军,叶柏龙,薜辉.基于Web Access CA的单点登录技术解决方案.[J].中国北京: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 [69]叶柏龙,易谦.浅谈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06 [70]沈凡,叶柏龙.关于电信行业动态工作流系统的研究.[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 [71]王友良,叶柏龙.分布式系统中动态负载平衡的研究.[J].中国北京:科学技术工程,2005 [72]杨立军,叶柏龙,喻爱南.点式幕墙索桁架支撑体系结构判定分析.[J].中国四川: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 [73]杨立军,叶柏龙,喻爱南.对影响玻璃安全的几个规定的讨论.[J].中国四川: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 [74]杨立军,叶柏龙,喻爱南.钢拉索结构抗风效果分析.[J].中国广东: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 [75]叶柏龙,李志强,喻爱南.点式幕墙索桁架支承体系工作状态设计.[J].中国山西:山西建筑,2004 [76]薜香桓,叶柏龙.工程量清单计价推广的对策研究.[J].中国江西: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 [77]叶柏龙,李志强,喻爱南,杨立军.玻璃幕墙索桁架支承体系工作状态设计.[J].中国:湖南理工学院(自然科学版),2004 [78]刘凌,叶柏龙.实施CMM前必须具有的三个要点.[J].中国: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3 [79]欧阳建涛,叶柏龙.建筑幕墙结构中立柱力学模型的研究.[J].中国:中外建筑,2003 [80]乐文忠,叶柏龙.CRM与电子政务.[J].中国: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 [81]叶柏龙,喻爱南.主波长理论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5 [82]叶柏龙,丁鸥.玻璃幕墙的三顶“黑帽”该摘了.[J].中国北京:建筑知识,2001 [83]丁鸥,丁鸥.新型外维护墙体——铝板幕墙.[J].中国上海:上海建材,2001 [84]叶柏龙,喻爱南,尹小波.夹于等厚同性质介质中同厚度多层褶皱构造.[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85]叶柏龙,尹小波,喻爱南,何焰兰.建筑幕墙试验装置空气渗透性能误差分析.[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86]尹小波,陈杰刚,叶柏龙.建筑幕墙膨胀螺栓的握裹力计算.[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87]蒋新明,叶柏龙.原位静压试验中预应力空心板楼面的挠度控制.[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88]喻爱南,叶柏龙,彭恩生.湖南桃林大云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与成矿的关系.[J].中国长沙: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 [89]喻爱南,叶柏龙.大云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确认及其成因.[J].中国长沙:湖南地质,1998 [90]喻爱南,叶柏龙,彭恩生.桃林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 [91]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Теоретнчесхе исследоаанне изгибаслоя межлулвумя раалнчными бесхонечноЙ толщиы,.[J].前苏联:Реферативый Журнал,1997 [92]喻爱南,叶柏龙,邓硕华,毛先成.与轴向力斜交以及受约束岩层的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J].中国长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 [93]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Примененне теории доминантноя длинш волншпр геологическо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J].前苏联:Ре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 ГеоΛогия Сводный Том,1996 [94]叶柏龙,毛先成,喻爱南.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 [95]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しゅう曲にぉけゐ变数と非变数の关系とさの应用.[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1995 [96]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Примевение нового стагистического метода для изучения работы.[J].前苏联:Реферативый Журнал,1995 [97]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single-layer folds interca-lated between media with different limits and thickness.[J].美国:Bibliogra-phy and index of geology,1995 [98]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single-layer folds as a surface layer.美国:Bibliography and index of geology,1995 [99]叶柏龙,喻爱南,蓝燕.位于异性异厚介质中的单层褶皱理论.[J].中国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5 [100]叶柏龙,奚小双.褶皱的变量与不变量之关系及应用.[J].中国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 [101]叶柏龙,彭恩生,何绍勋.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在三山岛金矿节理导水性研究中的应用.[J].长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 [102]叶柏龙,彭恩生.三山岛金矿导水构造模式研究.[J].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 [103]叶柏龙,奚小双.液压在剪性断裂形成中的作用─—以三山岛金矿为例.[J].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 [104]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有限不等厚介质中主层褶皱的模拟实验及理论研究.[J].北京:地球科学,1993 [105]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褶皱构造模拟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历程和发展趋向初探.[J].武汉:地质科技情报,1993 [106]叶柏龙,彭恩生,何绍勋,喻爱南.位于有限厚介质上主层褶皱的主波长理论及模拟实验研究.[C].北京: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 [107]叶柏龙,彭恩生,何绍勋,喻爱南.位于表层的单层褶皱理论和模拟实验研究.[J].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3 [108]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位于无限厚介质上单层褶皱理论和模拟实验研究.[J].北京: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 [109]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喻爱南.位于介质上的主层褶皱理论和模拟实验研究.[C].北京: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1992 [110]叶柏龙,何绍勋,彭恩生.有限不等厚介质中单层褶皱的理论及模拟实验研究.[J].长沙: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

学术兼职

现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信息协会副会长、湖南省贸易协会会长、湖南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科协企业联合会常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组评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组成员、国家创新基金评委、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专家库成员、中国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行业联盟常务理事、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及博士点基金评委、湖南省“十三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教授、湖南大学兼职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湘潭大学兼职教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