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施成华

个人简介

曾获荣誉: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近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本,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EI收录论文60余篇。 施成华,1973年生,安徽黄山人,隧道工程系主任。 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主要从事地下结构全寿命性能演化机制,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复杂条件下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修建技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基金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及其它横向项目20余项,作为课题副组长参与了包括国家973、高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道部重点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近20项,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经验丰富。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本,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EI收录论文60余篇。 教育经历 [1] 2014.1-2015.1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Visiting scholar [2] 2001.9-2007.6 中南大学 |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3] 1997.9-2000.6 长沙铁道学院 |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4.9-至今 中南大学 | 教授 | 土木工程学院 | 教授 [2] 2008.9-2014.9 中南大学 | 副教授 | 土木工程学院 | 副教授 [3] 2002.9-2008.9 中南大学 | 讲师 | 土木工程学院 | 讲师 科研项目 [1]工后差异变形下地铁盾构隧道列车振动响应及服役性能研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1778636),在研 [2]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服役性能演化机制与设计方法研究(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1278494),在研 [3]富水裂隙岩体损伤-流失理论及应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8176) [4]地下结构性能与环境耦合作用机制(973计划课题,2011CB013802),在研 [5]30吨及以上轴重条件铁路基础设施动力学特征及适应性研究(煤炭联合基金项目,U1361204),在研 [6]高速铁路隧道服役行为及安全风险控制研究(高铁联合基金项目,U1434206) [7]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学及关键技术研究(高铁联合基金项目,2008G031-17),已结题 [8]复杂环境下轨道交通土建基础设施防灾及能力保持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1201204),在研 [9]福建地区高富水砂卵地层地铁车站综合修建技术研究(横向) [10]复杂环境下超浅埋软弱地层隧道管幕作用机理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横向) [11]京沈客专高丽营隧道施工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横向) [12]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控及安全自动化监测的研究应用(横向),结题 [13]大断面特长隧道快速施工与机械化配套技术研究(横向),结题 [14]大跨浅埋软基隧道修建关键技术(横向) [15]浅覆盖透水复合地层盾构过江技术研究(横向),已结题 [16]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暗挖隧道修建技术(横向),已结题 [17]西南地区滇中红层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横向) [18]富水砂层地铁车站综合修建技术研究(横向) [19]福州市地铁1号线盾构下穿火车站西咽喉区可行性论证专题研究(横向),已结题 [20]天津市轨道交通Z1线地下工程空气动力学效应计算(横向),已结题 [21]长昆客专炭质板岩隧道地层变形机理及变形控制措施研究(横向),已结题 [22]偏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方法研究(横向),已结题 [23]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理论研究(高铁联合基金项目,U1134208),在研 [24]铁路隧道混凝土结构盐侵蚀防治技术研究(横向) [25]武广客运专线线下工程变形监测方案及典型区段试验研究(横向),已结题 [26]重载铁路隧道结构承载特性及结构设计研究(横向) [27]复杂地质条件下浏阳河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风险管理研究(横向),已结题 [28]复杂条件浅埋大跨水下隧道修建关键技术研究(横向),已结题 著作成果 [1]浅埋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理论与应用[专著].施成华,科学出版社,2020 [2]近接建筑物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彭立敏,科学出版社,2020 [3]浅埋隧道施工周边地层变形计算软件[软件].施成华,2020 [4]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及施工参数计算软件[软件].施成华,2020 [5]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动力计算软件[软件].施成华,彭立敏,2020 [6]水下隧道施工动态风险管理软件系统[软件].施成华,彭立敏,2020 [7]隧道施工及运营期下部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及预测系统[软件].施成华,彭立敏,2020 [8]隧道衬砌结构直刚法计算软件[软件],2020 专利成果 [1]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 [2]一种隧道底部结构受力状态精确模拟室内试验装置 [3]一种粉末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极限荷载的计算方法 [4]一种粉末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开裂荷载的计算方法 [5]一种浅埋下穿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 [6]一种潜水完整井及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 [7]一种潜水非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 [8]一种承压非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 [9]一种水下隧道暗挖施工注浆加固圈厚度的设计方法 [10]一种偏压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的量化设计方法 [11]一种基于工程控制措施的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方法 [12]隧道超欠挖控制激光放样装置 [13]一种基于激光的变形位移量测方法 [14]富水裂隙岩体静动载-渗流耦合试验装置 [15]一种基于车载平台的轨道数据采集装置 [16]一种基于角度量测的轨道沉降量测装置 [17]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测量装置 [18]一种定量化研究隧道围岩软化脱空研究试验装置 [19]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测量装置 [20]一种承压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 授课信息 [1]隧道工程新进展,第一学年,2.0 [2]隧道力学,第一学年,2.0 [3]岩体力学,第四学年,2.5 [4]隧道工程,第三学年,2.5 [5]地下铁道,第三学年,2.5

研究领域

[1] 列车动力荷载与环境的耦合作用下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全寿命设计和耐久性研究 [2] 隧道和地铁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和控制方法 [3]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 [4] 复杂条件下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修建技术 [5] 隧道与地下结构耐久性 [6] 隧道结构动力学 [7] 隧道空气动力学 [8] 隧道计算力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Chenghua Shi, Qianjin Zhao, Mingfeng Lei.Vibration velocity control standard of buried pipeline under blast loading of adjacent tunnel.[J]:Soils and Foundations [2]Jianwen Liua, Chenghua Shi, Mingfeng Lei.Improved analytic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responses of a shield tunnel to adjacent excav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3]Chengyong Cao, Chenghua Shi*, Linhui Liu.Novel Excava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 Deep Shaft Excavation in Ultrathick Aquifers: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4]Chengyong Cao, Chenghua Shi*, Mingfeng Lei.A Simplified Approach to Design jet-grouted Bottom Sealing Barriers for Deep Excavations in Deep Aquifers:Applied Sciences [5][6] CAO CY, SHI CH, LEI MF.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hallow and Large-span Tunnel Under-crossing the Existing Highway in Soft Soil: a Case Study: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6]Chenghua Shi,Chengyong Cao,Mingfeng Lei,Weichao Yang.Sealant Performance Test and Stress–Seepage Coupling Model for Tunnel Segment Joints.[J]:Arabian Journal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12 [7]Cao Chengyong;Shi Chenghua;Lei Mingfeng; Yang Weichao; Liu Jianwen.Squeezing failure of tunnels: A case study: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77:188-203 [8]Shi, Chenghua;Cao, Chengyong;Lei, Mingfe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a shallow-buried underwater interchange tunnel with a large span:Tunnelling and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70:317-329 [9]Shi, Chenghua;Cao, Chengyong;Lei, Mingfeng.An analysis of the ground deformation caused by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combining an elastic half-space model and stochastic medium theory: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1(5):1933-1944 [10]Liu, Ning;Peng, Limin;Shi, Chenghua;Lei, Mingfeng.Experimental and model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ur and fatigue damage of tunnel invert.[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26):777-784 [11]Shi, Cheng-hua;Cao, Cheng-yong;Lei, Ming-feng;Peng, Li-min;Jiang, Jing.Optimal design and dynamic control of engineering dewatering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dewatering process: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1(4):1161-1169 [12]Shi, Chenghua;Long, Min;Cao, Chengyong;Long, Guangcheng;Lei, Mingfeng.Mechanical Property Test and Analytical Method for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Columns under Eccentric Compression: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1(4):1307-1318 [13]Shi Chenghua,Cao Chengyong,Lei Mingfeng,Peng Limin,Ai Huijun.Effects of lateral unloading on the mechanical and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shield tunnel segment joints: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51:175-188 [14]Chenghua Shi,Chengyong Cao,Mingfeng Lei,Weichao Yang.Fac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hallow underwater tunnels in fractured zones: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9(1) [15]Shi Chenghua,Cao Chengyong,Lei Mingfeng,Peng Limin,Shen Jiajia.Time-Dependent Performance and Constitutive Model of EPDM Rubber Gasket Used for Tunnel Segment Joints: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50:490-498 [16]施成华,丁祖得,雷明峰,彭立敏.Accumulated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Computational Model of Water-Rich Mudstone Under Cyclic Loading [17]Mingfeng Leia, Limin Peng,Chenghua Shi.Model test to investigate the failure mechanisms and lining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buried tunnels under unsymmetrical loading: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8]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谢友均,谭立新.Upper bound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f shallow unsymmetrical loading tunnels: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19]Mingfeng Lei,Limin Peng,Chenghua Shi.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durability of shield segments under load and chloride environment coupling effect [20]Mingfeng Lei,Limin Peng,Chenghua Shi.Calcul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on a shallow buried tunnel us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a [21]Ding Zu-de,Du Yong-gang,Huang Juan,Shi Cheng-hua.Test study on dynamic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soft rock-concrete sample under cyclic loading [22]Kang Li-Peng,Shi Cheng-Hua,Lei Ming-Feng,Peng Li-Min.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Crossing Railway Tunnel Excavation [23]Qiao, Shi-Fan,Zhang, Jia-Sheng,Yang, Jun-Sheng,He, Yao-Guang,Shi, Cheng-Hua,Liu, Bao-Chen.Study on the stochastic medium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24]丁祖德,彭立敏,黄娟,施成华.基底脱空条件下铁路隧道行车安全性分析:铁道学报 [25]费瑞振,彭立敏,施成华,杨伟超,雷明锋.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列车风特性与人员安全性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6]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结构力学性能演化规律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27]丁祖德,彭立敏,施成华,黄娟,刘光明.铁路隧道基底状况对底部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谭鹏,彭立敏,施成华,杨伟超,刘程.城际铁路隧道列车风特性及对人员安全的影响分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9]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浅埋段全空间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0]彭立敏,安永林,张运良,施成华.可拓法识别勘测阶段隧道瓦斯突出的模型与实例:土 木 工 程 学 报 [31]丁祖德,彭立敏,施成华,罗晶,杨伟超.循环荷载作用下富水砂质泥岩动变形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32]黄 娟,彭立敏,李晓英,施成华.隧道振动响应研究进展:中国铁道科学 [33]丁祖德,彭立敏,雷明锋,施成华.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影响因素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34]艾辉军,彭立敏, 施成华.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的管片接头静动力特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35]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王立川,刘正初.浅埋偏压隧道衬砌受力特征及破坏机制试验研究: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安永林.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研究:岩土力学 [37]丁祖德,彭立敏,施成华.地铁隧道穿越角度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岩 土 力 学 [38].邻近基坑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影响的分析:岩土工程技术 [39]许占良, 施成华.长昆客运专线雪峰山地区炭质板岩隧道地层变形规律初探:铁道勘察 [40]曹成勇,施成华, 彭立敏.盾构进出洞时端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研究.Study on the longitudinal soil reinforcing scope for shield tunnelling breakthrough: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41]谢顺意,施成华,彭立敏,黄生文.地铁车站与风道交叉段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分析:铁道标准设计 [42]曹成勇,施成华,彭立敏,郑泽源.地表注浆对隧道邻近建筑物变形控制规律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43]黄生文,施成华,彭立敏,丁祖德, 谢顺意.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轨道与排洪涵管影响的数值分析:隧道建设 [44]彭立敏, 施成华,刘小兵.隧道衬砌火灾损伤程度的超声波检测试验研究:无损检测 [45]郑泽源;施成华;雷明锋; 彭立敏;曹成勇.营盘路湘江隧道断层破碎带段施工掌子面稳定性分析:Journal of Railwa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6]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 赵丹.迎坡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与分析:岩土工程学报 [47]彭立敏,施成华,刘小兵.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模型及应用:中国公路学报 [48]彭立敏 施成华 吴 波 刘宝琛.高层建筑基础与下部地下洞室相互作用的空间效应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49]刘胜利, 施成华,彭立敏, 朱文彬.小间距隧道施工期间洞室与结构的稳定性评判:西部探矿工程 [50]高林,施成华,彭立敏,雷明锋,安永林.营盘路江底大跨隧道施工安全性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51]谭勇,施成华,彭立敏,曹成勇,杜棣宾.浅埋暗挖软基隧道分部开挖拱脚地基承载力研究:铁 道 标 准 设 计 [52]彭立敏, 施成华,黄娟,刘胜利.列车荷载作用下隧道铺底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铁道学报 [53]康立鹏,施成华,彭立敏,雷明锋,蒋贤勇.基于正交试验的立体交叉隧道施工影响因素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54]彭立敏,施成华,韩玉华.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方法:铁道学报 [55]李小坤 ,施成华, 雷明锋.硫酸盐侵蚀环境下隧道结构病害等级研究:现代隧道技术 [56]刘强,施成华,彭立敏,杨伟超,康立鹏.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57]施成华; 彭立敏; 刘宝琛.盾构法施工隧道纵向地层移动与变形预计:岩土工程学报,2003,23(5):585-589 [58]施成华,彭立敏,杜思村.挂榜岭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西部探矿工程 [59]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杨伟超,丁祖德.隧道底部结构受力与变形的现场测试与分析:岩 土 工 程 学 报,2012,34(5):879-884 [60]施成华,刘 强,彭立敏,杨伟超.联络通道与主隧道连接处列车振动响应分析:科技导报 [61]施成华 彭立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土 木 工 程 学 报,2006,39(5):117-121 [62]施成华,彭立敏.地表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的空间数值分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63]施成华,彭立敏,刘宝琛.浅埋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9):3310-3316 [64]施成华, 余晓琳, 彭立敏.连拱隧道与人防洞室连接段的空间受力分析:现代隧道技术 [65]杨伟超; 彭立敏; 施成华; 雷明锋; 赵丹.运营地铁内空气品质的计算模型及时空变化特性分析 [66]施成华,黄小华,彭立敏.浅埋隧道地表锚杆预加固的空间数值计算模型及分析X:地下空间 [67]费瑞振,彭立敏,施成华,杨伟超,雷明锋.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列车风特性与人员安全性分析 [68]施成华.城市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69]彭立敏,艾辉军,施成华.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的盾构隧道受力与变形分析 [70]施成华,彭立敏,杜学焜.铁路隧道铺底结构破坏的力学分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1]杨伟超,彭立敏,施成华,雷明锋,赵丹.运营地铁内空气品质的计算模型及时空变化特性分析:隧道建设 [72].连拱隧道不同施工阶段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J]:岩 土 力 学 [73]施成华.城市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 [74]施成华,彭立敏.半明半暗连拱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75]沈佳佳,彭立敏,施成华,雷明锋.混合编程在隧道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中的应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76]施成华, 雷明锋, 彭立敏.考虑隧道施工参数变化时地层变形的时空统一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0,32(3) [77]费瑞振,彭立敏,杨伟超,施成华,晏伟光.地铁入口处缓冲结构对车体压力的影响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78]施成华,杨伟超,彭立敏,王照伟,雷明锋.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效应对水沟盖板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12 [79]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翟旭东.长大深基坑施工围岩动态变形规律: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80]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隧道衬砌结构体系可靠度研究.[J]:JOURNAL OF RA ILWAY SC IENCE AND ENG INEER ING,2010,7(4):0020-0024 [81]张子洋,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明挖法隧道施工深基坑支撑方案优化:四川建筑 [82].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物影响的随机介质分析方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3]丁祖德,杜永刚, 彭立敏,施成华,黄娟.基底围岩性状对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现代隧道技术 [84]施成华,彭立敏,翟旭东,杨伟超.考虑隧道反复施工停工时地层变形的时空统一计算方法.[J]:岩 土 工 程 学 报,2009,31(6):0859-0893 [85]黄娟,彭立敏,雷明锋,施成华,赵丹.浅埋小净距偏压隧道地震响应特性与承载力安全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86]施成华,彭立敏,黄 娟.隧道施工工序对地层变形的影响研究.[J]:岩 土 工 程 学 报,2008,30(9):1303-1308 [87]彭立敏,刘程, 施成华,杨伟超,晏伟光.高速铁路站台列车风特性与人员安全性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88]施成华,杨伟超,彭立敏,王照伟,雷明锋.高速铁路隧道列车风作用下接触网安全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9):3652-3658 [89]黄小华,彭立敏,施成华.整体式隧道衬砌的非线性优化设计方法:现代隧道技术 [90]施成华,彭立敏,王 伟.铁路隧道基底破坏力学形态的试验研究.[J]:试验力学,2005,20(1):0057-0064 [91]施成华,彭立敏,刘宝琛.浅埋隧道施工引起的纵向地层移动与变形.[J]:中国铁道科学,2003,24(4) [92]刘宁,彭立敏,施成华,晏伟光.基底条件对重载铁路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及服役寿命分析.[J]:现代隧道技术,53(5):114-122 [93]彭立敏,雷明锋,施成华,吴祖标.等维灰数递补技术在隧道地表沉降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94]杨伟超,彭立敏, 施成华.隧道竖井对车体压力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铁道科学 [95]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赵丹.桥隧相连结构静动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4):1085-1091 [96]曹成勇,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浅埋透水地层泥水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9):3131-3139 [97]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氯盐侵蚀环境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盾构管片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计: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8]施成华 , 彭立敏 , 黄 娟.铁路隧道基底病害产生机理及整治措施.[J]:中 国 铁 道 科 学,2005,26(4):0062-0067 [99]施成华,雷明锋,彭立敏,丁祖德.砂层隧道列车振动响应与地基累积变形研究.[J]:铁道学报,2011,33(7):0118-0124 [100]施成华,蒋劲,雷明锋,彭立敏.考虑降水动态过程的地下工程施工降水优化设计.[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4(8):1597-1605

学术兼职

[1] 2018.12-至今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理事 [2] 中国铁道学会桥隧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地下铁道论坛委员 [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生命周期管理与防灾减灾论坛副主任 [5] 湖南省公路学会桥隧分会委员 [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9] 国内外权威期刊审稿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