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保权

个人简介

李保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兼职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空间新型载荷技术研究,主持过国家重大装备预研、空间科学先导背景型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数十项科研攻关课题。主持完成过X射线和极紫外一体化的高分辨太阳X-EUV成像仪、微​型超高精度太阳敏感器(优于0.1arcsec)、高分辨太阳Lyman-alpha成像仪、微束微型便携式调制X射线源、高分辨纳型星敏感器、纳型数字太阳敏感器,以及嵌套聚焦型脉冲星X射线计时探测器等先进有效载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已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培养指导过多名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 招生专业 0708Z2-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 招生方向 先进光学测量技术 空间新型载荷技术 教育背景 2001-08--2004-06 中科院研究生院 博士 1996-08--1999-06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硕士 工作简历 1999-07~现在,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工作 教授课程 空间探测动态 空间探测技术概论 空间探测方法概论 空间物理探测技术 奖励信息 (1) 风云二号01批卫星空间环境监测器及其探测结果, 二等奖, 国家级, 2005 (2) 风云二号01批卫星空间环境监测器及其探测结果, 一等奖, 部委级, 2004 (3) 风云一号C星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及其探测结果, 二等奖, 部委级, 2000 专利成果 ( 1 ) 星载成像仪器焦平面高精度平移装置, 发明,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110184920.X ( 2 ) 一种卫星有效载荷保护罩, 发明, 200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0910243955.9 ( 3 ) 一种星载脉冲星X射线能谱仪, 发明,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310008548.6 ( 4 ) 一种高面形反射镜微应力固定装置, 发明, 2013,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310284630.1 ( 5 ) 一种脉冲星导航X射线计时探测器, 发明,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36387.3 ( 6 ) 一种极紫外射线空间远距离通信系统, 发明,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08217.4 ( 7 ) 一种极紫外脉冲发生调制器, 发明,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109608.8 ( 8 ) 一种应用于稳像系统的精太阳敏感器, 发明,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4 ( 9 ) 一种CCD像素位置偏差测量装置, 发明,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50506 ( 10 ) 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波前修正的质心计算方法,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272682.6 ( 11 ) 一种用于CCD标定的同心圆均匀分布干涉基线排布方法,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610081978.4 ( 12 ) 一种用于图像传感器标定的干涉条纹畸变矫正方法,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610082138.X ( 13 ) 一种在空间频率域进行像素响应函数测量的新方法,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610076777.5 ( 14 ) 一种基于单反射镜的衍射受限成像伪星源模拟系统设计,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610091474.0 ( 15 ) 一种基于探测器像素响应傅里叶谱获取的图像重建方法, 发明, 2016,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6101652035 ( 16 ) 一种CCD像素位置偏差计算方法, 发明,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 2015 1 0160896.4 ( 17 ) 一种紧凑型微纳星敏感器,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610475228.5 ( 18 ) 一种宽低温范围变温黑体,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0550028.0 ( 19 ) 一种新型星敏感器遮光罩,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0240718.6 ( 20 ) 一种两轴纳型精太阳敏感器, 发明, 2017,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710338643.0 ( 21 ) 一种图像传感器标定的干涉条纹畸变矫正方法,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16 1 0082138.X ( 22 ) 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波前修正的质心计算方法,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1510272682.6 ( 23 ) 一种用于像素响应频域测量的动态干涉条纹畸变矫正方法,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1043632.0 ( 24 ) 一种辐射相干性的脉冲星X射线模拟源,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1003062.2 ( 25 ) 一种图像传感器全阵列像素响应函数测量方法, 发明, 2018,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811042603.2 ( 26 ) 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拟合的星敏感器质心定位方法,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0698182.2 ( 27 ) 基于X射线掩日反演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方法, 发明,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ZL 2016 1 0948414.6 ( 28 ) 一种在空间频率域进行像素响应函数测量的方法,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16 1 0076777.5 ( 29 ) 基于探测器像素响应频谱获取的PSF相对质心计算方法,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16 1 0965410.9 ( 30 ) 一种卫星编队的星间基线方向的测量系统, 发明, 2020,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1620588.5 ( 31 ) 一种微型微焦斑X射线管的光学阴极结构, 发明, 2019,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910813860.X ( 33 ) 一种精确测量拼接焦平面中图像传感器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910847311.4 ( 34 ) 一种X射线管阴极结构,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910875090.1 ( 35 ) 一种X射线管阴极结构,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910875093.5 ( 36 ) 一种基于USB3.0辅助协议的实时高速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发明, 2019,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910303969.9 科研项目 ( 1 ) SPORT配置载荷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攻关, 主持, 国家级, 2012-06--2015-12 ( 2 ) 高性能图像稳定系统, 主持, 市地级, 2013-01--2015-12 ( 3 ) 嵌套聚焦型脉冲星X射线望远镜,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4-06--2015-06 ( 4 ) 微像素质心定位技术研究及STEP课题总体,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5-12 ( 5 ) 轻小型高分辨星敏感器新技术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4-01--2015-12 ( 6 ) 新型EBsCMOS成像探测器, 参与, 市地级, 2016-01--2018-12 ( 7 ) 星间轻小型X射线通信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14-07--2016-12 ( 8 ) 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22-12 ( 9 ) 新型导航技术, 主持, 国家级, 2016-06--2021-12 ( 10 ) 低温光谱发射率测量实验装置-低温黑体, 主持, 国家级, 2017-01--2022-12 ( 11 ) 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技术,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6-12--2017-06 ( 12 ) 脉冲星导航计时探测器嵌套镜面研制, 主持, 院级, 2018-01--2018-12 ( 13 ) 纳型星敏感器及纳型数字太阳敏感器工程化和产业化, 主持, 省级, 2018-04--2020-03 ( 14 ) 脉冲星X射线模拟源, 主持, 国家级, 2017-07--2021-06 ( 15 ) 微型微焦斑自密封X射线源, 主持, 部委级, 2019-01--2020-12 参与会议 (1)临近空间大气密度层析探测及微小卫星方案 第十一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暨全国第二届数字空间学研讨会 2018-10-09 (2)基于脉冲星导航卫星开展临近空间大气密度层析探测 X射线脉冲星学术论坛 2018-06-15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基于星点像重采样的星敏感器高精度质心算法, 光学学报, 2019, 第 2 作者 (2) 微型低功耗EBAPS 相机技术, 红外技术, 2019, 通讯作者 (3) 基于三角形匹配的星图识别算法及优化, 电子设计工程, 2018, 第 2 作者 (4) A sCMOS camera and its tests for Focal Plane Metrology and PSF Centroiding Experiment, Proc. of SPIE, 2017, 第 2 作者 (5) Inter-satellites X-ray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c. SPIE, 2017, 第 2 作者 (6) Focal plane metrology system and PSF centroiding experiment, Proc.SPIE, 2016, 第 2 作者 (7) Vacuum-sealed miniature modulated x-ray sourc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x-ray intensity,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6, 第 1 作者 (8) 像素位置偏差对质心定位精度的影响,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第 2 作者 (9) 基于空间应用的透射式微型微束调制X射线源, 物理学报, 2016, 第 2 作者 (10) Preliminary results of centroiding experiment for the STEP mission, Proceeding SPIE, 2015, 第 2 作者 (11) The Lyman-alpha Imager onboard Solar Polar Orbit Telescope, Proc.SPIE, 2013, 第 1 作者 (12) A study on a micro-stepping drive system for space pointing platform, Proc. SPIE, 2011, 第 2 作者 (13) 空间应用短波CCD系统增益的放射源标定和估算, 空间天文, 2010, 第 2 作者 (14) 太阳X射线成像望远镜低噪声信号采集系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9, 第 2 作者 (15) 空间太阳极紫外( EUV) 成像望远镜, 光学技术, 2008, 第 2 作者 (16) 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的图像优化处理, 中国空间科学学报, 2008, 第 2 作者 (17) Space solar EUV and X-ray imaging camera, Proc.SPIE, 2008, 第 2 作者 (18) The solar X-EUV imaging telescope,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5, 第 1 作者 (19) The space environment monitor onboard the FengYun-2 Satellite, Science in China Ser.G Physics, 2005, 第 2 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