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泽勇

个人简介

胡泽勇,男,汉族,山西省五台县人,1965年9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1981年9月-1987年7月,兰州大学自然地理系气象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6月,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12月-200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5年7月-1999年9月,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计划财务处副处长; 1999年9月-今,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支部书记,研究室副主任,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 职务 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主任、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 获奖及荣誉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优秀导师(2010年); 2.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承担或参与了科技部、基金委和科学院以及中日合作和欧盟框架的多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之第1课题“高原工程走廊内冻土变化及其灾害时空演化规律”之第3专题“藏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工程走廊冻土活动的影响”(2012CB026101-3,2012-2016年)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变化背景下藏北高原野外与业务气象站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面上基金(41175068,2012-2015年)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第一课题“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大气环流异常关系研究”(2010CB951701,2010-2014年) 4)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西藏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1001JKDA001,2010-2012年) 5) 欧盟第七框架项目“长期观测结合卫星遥感与数值模拟研究青藏高原水文气象过程及亚洲季风系统”(CEOP/AEGIS, Call FP7-ENV- 2007-1 Grant nr. 212921,2008-2012年)

研究领域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边界层物理,陆面过程,区域气候变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Hu Zeyong, F. Kimura, J. Wang et. al. Reg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rface Heat Fluxes and Energy Budget over Nonhomogeneous Terrain of Tibetan Plateau. Nagaoya: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tudy Conference on GEWEX in Asia and GAME, 2001, 2: 315-321. [2] Hu Zeyong, Fujio Kimura, Wang Jiemin, et al. Downscaling mesoscale atmospheric variables on Tibetan Plateau with model based method. The Second Tibetan Plateau Experi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TIPEX-GAME/Tibet),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2002, 44-47. [3] Hu Zeyong, R. Huang, G. Wei, H. Gao.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tmospheric Variables and Energy Budget during a Sandstorm Passed Through Dunhuang on June 6 of 2000,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 2002, 26(2): 164-172. [4] Hu Zeyong, Cheng Guodong, Qian Zeyu. Cooling effect of ballast revetment on the roadbed of Qinghai- Tibetan Railway, Science in China, Ser. D, 2004, 47(Supp. I): 161-167. [5] 胡泽勇, 程国栋, 谷良雷等. 青藏铁路路基表面太阳总辐射和温度反演方法,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12): 146-155. [6] 王慧, 胡泽勇, 马伟强. 鼎新戈壁下垫面近地层小气候及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季节变化分析. 大气科学, 2008, 32(6), 1458-1470. [7] Li Ying and Hu Zeyong. A Study on Parameterization of Surface Albedo over Grassland Surface i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 26(1), 161-168. [8] He H. , Z. Hu, X. Xun et al. Study on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d wet-dry condition in the seasonal frozen soil region of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1, 3(2): 172-178. [9] 孙俊, 胡泽勇, 荀学义等. 黑河中上游不同下垫面反照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高原气象, 2011, 30(3): 607-613. [10] 荀学义, 胡泽勇, 孙俊等. 青藏高原近地层低压系统移动路径及其特征. 气象科技, 2011, 39(6): 761-767. [11] 徐丽娇, 胡泽勇, 李婧华. 那曲站与其相邻野外站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 高原气象, 2012, 31(4): 935-941. [12] Xun, X. Y., Z. Y. Hu, and Y. M. Ma, 2012: The 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eneral Circulation Anomalies. 2012, Adv. Atmos. Sci., 29(6), 1249–1263, doi: 10.1007/s00376-012-1125- 9.

学术兼职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高原气象学委员会和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长期科技合作关系中方联络员,《高原气象》常务编委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