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铀

个人简介

李铀,男,湖南临湘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主要从事弹塑性力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建立了弹塑性折线理论,并在应力场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已通过湖南省力学学会组织的鉴定,结论为原始创新、国际领先、优于传统塑性力学理论);发展了边坡稳定分析的最小势能方法;研发了一种适用于软岩大变形支护的新型可伸长锚杆。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获实用新型专利二项、软件著作权二项。 教育经历 [1] 2000.9-2002.1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固体力学 | 博士学位 [2] 1984.9-1986.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 工程力学 | 硕士学位 [3] 1978.3-1982.1 山东矿业学院 | 矿井建设 |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03.9-至今 中南大学 [2] 1997.2-1997.12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3] 1986.7-2003.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4] 1982.1-1984.8 山东兖州矿务局兴隆庄煤矿 科研项目 [1]塑性力学新理论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级科技计划项目,李铀 [2]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评价及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重点项目,李铀 [3]塑性力学问题求解新体系的应用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李铀 [4]最小势能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李铀 [5]复杂构筑物弹塑性新型数值方法研究,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李铀 [6]淮南矿区深部开采围岩扰动区和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题,李铀 [7]锚固边坡的最小势能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与程序研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李铀 著作成果 [1]塑性力学引论(第二版).李铀,科学出版社,2020

研究领域

[1]  弹塑性力学,岩土力学与工程

弹塑性力学,岩土力学与工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Y. Li..New Research on the Stress Field of Elastic-Plastic Small Deformation Problems.[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3,138(1-3):508-512 [2]Li Y..Development of strength and yield criteria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astic and plastic strains.[J]:Strength of materials,2014,46(4):526-530 [3]Li Y..Elastoplastic analysis of structure composed of columns based on the basic equation system.[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66-169:159-163 [4]李 铀..塑性力学的一种新方法及其在应力强度因子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1992,13(2-3):128-34 [5]李铀,彭意.关于一些特殊边界条件下的弹塑性应力场.[J]:岩土力学,2006,27:55~58 [6]李 铀,白世伟,李 锶, Matthew Mauldon.以e-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6):704~707 [7]李铀,彭意.塑性力学问题的一种近似算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3):378~382 [8]李 铀, 李 锶, 白世伟..理想弹塑性厚壁圆筒弹塑性应力场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6):897~899 [9]李铀,袁亮,刘冠学,薛俊华,余国锋,彭意,张明,周伟.圆形巷道围岩扰动区及其临界破坏深度的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33(5):795-799 [10]李铀,袁亮,刘冠学,金学玉,薛俊华,余国锋,彭意,张明.深部开采圆形巷道围岩破损区与支护压力的确定.[J]:岩土力学,2014,35(1):226~231

学术兼职

[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2] 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