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龙军

个人简介

曾获荣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CCF杰出会员 龙军,中南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系CCF杰出会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南大学智能软件研究方向负责人,主讲《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新型网络计算模式》、《算法优化与应用》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现为网络资源管理与可信评估湖南省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脑科学与认知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南大学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软件系统研究,主持完成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0余项,研究成果在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SCI 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5本。 教育经历 [1] 2006.9-2011.6 中南大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01.9-2004.6 中南大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1992.9-1996.6 长沙铁道学院 | 计算机软件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9.12-至今 中南大学 | 大数据研究院 | 院长 [2] 2019.1-2019.12 中南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副院长 [3] 2016.8-至今 中南大学 | 网络资源管理与可信评估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主任 [4] 2016.5-至今 中南大学 | 中南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 | 主任 [5] 2014.12-至今 中南大学 | 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 所长 [6] 2014.6-2018.12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院长 [7] 2013.9-至今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数据研究院 | 教授 | 全职 [8] 2012.12-2013.1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访问学者 [9] 2011.1-2014.5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工程系支部书记 [10] 2006.1-至今 中南大学 | 网络评审系统工程研究所 | 所长 [11] 2005.9-2013.8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教授 | 全职 [12] 2000.5-2005.8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讲师 | 全职 [13] 1997.7-2000.4 长沙铁道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助教 | 全职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软件情景感知: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准确有效的描述环境需求,并利用其生成与需求相契合的演化行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研究软件环境感知与在线演化技术;通过构建场景画像,对软件情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描述;研究多源数据驱动下的复杂环境的建模方法,构建场景画像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理论和技术,开发软件情景感知算法、技术和系统。 [2] 软件定义智能:研究跨时空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理解与演化计算、信任评估与安全保障、组合封装与按需服务、价值交换与监管溯源等数据科学理论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以知识图谱与认识计算为核心的网络资源管理与可信评估理论与技术,研究软件定义的智能软件开发模型、算法、技术、工具和系统。 [3] 复杂网络理论:针对大型软件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建立智能软件系统的真实相依网络及相依网络生成模型、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和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复杂网络理论;通过研究相依网络的鲁棒性和相依网络恢复模型,从而建立评估复杂软件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鲁棒性的度量指标。 [4] 群智开源生态:针对开源生态环境,研究群体智能涌现机理,构建群体智能软件生态开发模式;通过研究群智协同的软件生态系统发现与演化机理,建立面向软件生态系统的知识抽取方法与开源生态知识图谱;研究构建开源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软件生态系统质量的实证研究,并分析其度量模型的有效性。

学术兼职

[1] 2017.2-至今 《通信学报》编委 [2] CCF杰出会员 [3] 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 [4] 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委员会“智慧交通”专业技术组委员 [5] 湖南省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6] 有色金属学会计算机学术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