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唐宏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病毒性免疫病理学研究,通过发现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免疫调控新机制,寻找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靶点。 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后在美国Rutgers大学获得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受Irvington Institute of Immunology 博士后基金、中科院海外杰出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项目资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第二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第四届中国侨界贡献奖“重要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与调节机制”(创新团队负责人)。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病毒性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深入了解急性和慢性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将有助于开发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策略和预防手段。 宿主的免疫系统和病毒的基因组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决定了病毒感染的结局。 (一)天然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TLR/RLR受体介导的I/III型干扰素应答反应是机体控制病毒复制与扩散所必需的天然免疫反应。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原创性工作:宿主SUMO修饰是激活RLR(RIG-I和Mda5),产生I型干扰素所必需的(Protein & Cell, 2011);我们原创性发现了冠状病毒和乙肝病毒均编码去泛素化酶,抑制I/III型干扰素应答反应的关键受体RIG-I或关键转录因子IRF3活化过程的磷酸化反应(Cell Research, 2008; Protein & Cell, 2011),逃逸宿主细胞的天然免疫防御系统。在我们实验室首创的反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自然史和免疫病理的小鼠模型中(Cell Research, 2014),我们发现HCV感染上调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导致NK细胞功能耗竭,是HCV建立持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更重要的是,NK细胞耗竭是导致CD8+细胞毒性细胞(CTL)耗竭的诱因,抗体阻断NKG2A或其配体Qa-1,可以复苏NK跟CTL杀伤功能,终止HCV感染。因此,NKG2A是慢性病毒感染的免疫卡点(checkpoint)。相关的发现在癌症免疫中也得到了映证。而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肠炎研究中,我们率先发现表观遗传因子Baf180是抑制肠炎炎性因子TNF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Nature Microbiology, 2017),以及巨噬细胞中醛糖还原酶产生并释放的糖醇,是启动全身天然免疫反应的信使小分子/警报素(Cell Microbe & Host, 2019)。 (二)适应性免疫反应:病毒、细菌等感染性脓毒血症常伴随胸腺急剧萎缩,导致CD4+ T细胞减少综合征(CD4 T lymphopenia),但相关免疫病理机制一直不清楚。我们率先发现,T细胞是抑制炎性风暴所必需的,且足够的T细胞数量是机体控制炎性反应、降低死亡率的前提条件(Nature Medicine, 2007; PNAS, 2008)。更有意思的,T细胞在天然免疫反应阶段行使的这种负调节作用,并不需要病原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TCR)。因此,T细胞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抗原非特异性的天然免疫细胞特征。这种天然免疫样T细胞功能,还在高血压引起的心肌损伤中发挥先决性作用(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4)。

学术兼职

目前是上海市领军人才,任上海巴斯德所所长,兼任苏州大学巴斯德学院院长,上海巴斯德所南京麒麟创研院院长,巴斯德国际网络亚太区(10个研究所)总协调人。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Protein & Cell编委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