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艳娟

个人简介

教学方面 授课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学时,校内必修,每学期标准工作量平均700以上。 《中国社会变迁史专题讲座》,32学时,校内选修、高教园区校际课。 《中国共产党历史专题研究》,32学时,专业研究生必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48学时,专业研究生必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8学时,专业研究生必修课。 指导学生论文 指导学生写作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多次;每学年指导本科生学生课内社会实践1000余人次,指导学生参选学院优秀成果集公开出版;指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挑战杯比赛,指导团队多次评为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指导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多次获奖。指导的学生实践教学,多次受到媒体采访报道,社会影响好。 编写教材 1.副主编教材《形势与政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1。 2.参著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4。 科研工作及其成果 主持的科研项目 1.浙江现代进步报刊研究(14130321-J),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2014.09-2017.04。 2.当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教育的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建设为例,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01-2014.09。 3.杭州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基于杭州四类典型性社区的调查,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民政厅优秀奖,2012.11,主持。 4.《民国时期大学外国历史学科化研究》(1213043-G),浙江省社科规划办课题,2012.06-2015.09。 主持的教改项目 1.《移动互联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微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2017.11。 2.“微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60120。 3.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浙江理工大学课程建设项目,2015.4-2017.4。 4.当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教育的研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建设为例,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1-2014.9。 5“教”“学”联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012.9-2014.9。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教育的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思政党建项目,2012.1-2012.12。 7.精品网络课程《中国社会变迁史专题讲座》,浙江理工大学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度。 8.精品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浙江理工大学课程建设项目,2011年度。 9.网络环境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交互教育模式实现机制的探讨,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011.7-2012.6。 10.浙江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1027),3/8,课程组秘书。 成果获奖 1.浙江省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厅、教工委,2017.10,1/1。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2017.10,1/1。 3.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组)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2017.12,1/1。 4.《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三位一体”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省教育厅/省工会 省部级 2017.08,1/5。 5.《高校思政课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教学的改革与优化》,获浙江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工作年会论文一等奖,2017.5,1/1。 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三性”模式研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5.11,2/7。 7.《永嘉燎原包产到户与凤阳小岗大包干的比较研究》,“永嘉‘包产到户’与中国农村改革”全国学术研讨会,三等奖,2016.4,1/1。 8.《杭州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基于杭州四类典型性社区的调查》,浙江省民政厅优秀奖,2012.11,1/1。 9.《遵义会议对党内民主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浙江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工作,一等奖,2011.06,1/1,1/1。 其他 创新思政课教学,“浙理小娟老师”弹幕课堂曾被CCTV新闻联播、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高校思政课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教学的改革与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7.6,1/1。 2.《红色文化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实践——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7(2),1/1。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路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6(6),通讯作者。 4.《<万国史记>在清末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清史研究》,2016(3),1/1。 5.《迎拒之间的选择:清末科举改试策论与西史接引》,《甘肃社会科学》,2015(3),1/2。 6.《理工类院校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1/1。 7.《红色名人印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副主编。 8.《网络环境下交互教育实现路径的探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网络教学的实施为例》,《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1/1。 9.《论甲午之前经世实学视野下的海洋经济思想》,《明清海防研究》,2011.12,1/1。 10.《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1),1/1。 11.《试论清末民初世界历史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历史教学问题》,2008(5),1/1。 12.《湘军将领曾国荃及其部将述论》,《军事历史研究》,2008(2),1/1。 13.《陈衡哲与“西洋史”创作》,《人文论丛》2008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 14.《“科学救国”与民国社会变迁(1911-1936)》,《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 15.主编《千古功名浮云事:读史随笔之官吏篇》,湖北辞书出版社,2007年,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