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儒军

个人简介

陈儒军, 男,出生于1973年8月、贵州思南人、土家族、民革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文化中南顾问,SEG、EEGS、AGU、EAGE、IEEE、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精密地球物理仪表与测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地球物理信号处理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2项,发表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0余篇),被引用500多次。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所指导研究生大部分进入中兴、华为等著名IT企业就业,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教学科研成果被中央媒体多次报道。主持研制成功多种精密地球物理仪器、并实现了批量生产和规模应用。尤其在电法和电磁法勘探仪器方面,研制了大规模三维扩频激电探测系统、3D AMT/MT/CSAMT 多功能精密电磁探测系统,并获得大规模应用。在有色金属、铬铁矿和地热勘探突破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实现了矿与非矿物探异常的区分,有效提高了勘探深度和勘探效果,实现扩频激电勘探深度>1000米、精密电磁法勘探深度>3000米。目前正在研究人工智能、物联网、5G、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先进技术在地球物理仪器与勘探中的应用,为实现低成本、大规模、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地球物理勘探提供支撑。 教育经历 1999.9 - 2003.6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物探所,导师何继善院士、罗维炳教授级高工(时任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物探仪器总厂总工程师),博士论文研究伪随机多频电磁法观测系统 1996.9 - 1999.6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物探所,导师张宪润教授,硕士论文研究多频激电数字信号处理 1992.9 - 1996.6 应用地球物理学士,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地质与城乡建设工程系物探所,导师仇勇海教授,学士论文研究砷的硫化物及脱砷 工作经历 2005 - 现在,副教授,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008 - 2012,联合培养企业博士后,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直接油气检测电磁系统,合作导师蔡自兴教授、何展翔教授级高工(时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总工程师) 2004 - 2007,博士后,中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智能伪随机多频电磁法观测系统,合作导师蔡自兴教授 2003 - 2005, 讲师,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2003 - 2004,访问学者,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防爆高密度电法仪和防爆地质雷达 2000. 10 - 2001.1,技术负责与中方翻译,印度西门子公司,负责印度东部-西南部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电极极址选址、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处理、双频激电测深数据采集与处理、资料解释与报告编写 1998.7 - 1998.10,野外技术负责,华东有色814队,负责青海花土沟油田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工作 1997.1 - 1997.3,野外技术负责,华东有色814队,负责苏北油田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工作 讲授课程 本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地球物理仪器方向优秀人才。近年来所承担的本科生课程如下: 2020 第一学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2019,《地球物理仪器导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2018,《地球物理仪器导论》、《地球物理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2017,《地球物理仪器导论》、《地球物理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研究生教学:利用期刊学术论文和优秀期刊论文组织讲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优秀学生发展空间。近年来所承担研究生和博士生课程如下: 2020 第一学期,勘探地球物理新进展,研究生课程;《地学仪器与装备》,留学生课程 2019,《勘探地球物理新进展》,研究生课程;《Progress in Marine Geophysics》,博士生课程;《找矿案例分析》、《地学仪器与装备》,留学生课程 2018,《勘探地球物理新进展》,研究生课程;《Progress in Marine Geophysics》,博士生课程 2017,《勘探地球物理新进展》,研究生课程;《Progress in Marine Geophysics》,博士生课程 授权发明专利 【1】 何兰芳,何展翔,,姚红春,,陈儒军,2019,一种隐伏矿的电磁学预测方法,专利号:ZL 201910560517.9 【2】 席小鹭,吴宏,姚红春,仇洁婷,陈儒军,2014,一种ZigBee数据传输的方法,专利号:ZL 201410092532.2 【3】 吴宏,陈儒军,姚红春,仇洁婷,2013,一种电磁法勘探系统处理采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专利号:ZL201310606798.X 【4】 淳少恒,陈儒军,2013,激电发送机的无线控制系统和方法,专利号:ZL201310309165.2 【5】 何兰芳,陈儒军,何展翔,米晓利,宋喜林,2013,一种岩矿石标本电阻率测量方法,专利号:ZL201310195209.3 【6】 何兰芳,杨轮凯,何展翔,刘雪军,陈儒军,2009,一种大地电磁信号采集方法与装置,专利号:ZL200910081483.1 【7】 姚红春,陈儒军,2009,一种基于GPRS的多频激电仪远程测控系统,专利号:ZL200910302984.8 【8】 李向宇,陈儒军,2009,一种电法勘探激电模型参数的提取方法,专利号:ZL200910227009.5 【9】 陈儒军,姚红春,刘胜利,2009,伪随机多频仪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专利号:ZL200910044457.1 【10】 何展翔,陈儒军,刘雪军,何兰芳,2009,大地电磁探测仪性能评价方法,专利号:ZL200910237810.8 【11】 申瑞杰,陈儒军,肖明辉,黄哲远,2009,一种二次电池测试系统,专利号:ZL200910043715.4 【12】 仇洁婷,陈儒军,唐波,韦洪兰,尤天博,2007,多通道精密二次电池测试系统,专利号:ZL200710035047.1 【13】 陈儒军,刘石,何继善,颜良,2006,一种电法勘探信号发送机,专利号:ZL200610031320.9 【14】陈儒军,蔡自兴,何继善,丁科,2006,人工场源电法勘探信号接收机放大倍数设置方法,专利号:ZL200610032447.2 【15】 陈儒军,颜良,何继善,刘石,2006,精密隔离放大仪前置放大及滤波电路,专利号:ZL200610031312.4 【16】 陈儒军,颜良,何继善,刘石,2006,精密隔离放大仪,专利号:ZL200610031321.3 【17】 杨轮凯,何展翔,何兰芳,陈儒军,2006,一种大地电磁阻抗测量方法,专利号:ZL200610078739.X 【18】 陈儒军,颜良,何继善,刘石,2006,信号放大倍数控制电路,专利号:ZL200610031297.3 【19】 陈儒军,蔡自兴,何继善,丁科,2006,一种电法勘探信号接收机及其放大倍数智能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0610032549.4 【20】 陈儒军,罗维炳,何继善,颜良,刘石,2006,多功能电法勘探信号发生器,专利号:ZL200610032162.9 【21】 陈儒军,罗维炳,何继善,颜良,刘石,2006,多功能电法勘探信号发送机控制器,专利号:ZL200610032163.3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1】 姚红春,陈儒军,,仇洁婷,严发宝,2013,野外勘探通信装置,专利号:ZL 201320758746.X 授权外观设计专利 【1】 申瑞杰,陈儒军,姚红春,李洪爽,李展洲,张水,2019,电磁法接收机,专利号:ZL 201530237435.3 【2】 谭胜龙,陈儒军,申瑞杰,2015,多功能接收机,专利号:ZL 201530237435.3 【3】 陈儒军,刘石,何继善,颜良,2006,伪随机多频仪接收机面板,专利号:ZL 200630047786.9 【4】 陈儒军,刘石,何继善,颜良,2006,多频仪发送机面板,专利号:ZL 200630047843.3 【5】 陈儒军,颜良,何继善,刘石,2006,隔离放大器面板,专利号:ZL 200630047785.4 学术奖励 1.2015,中南大学2015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指导老师,强干扰背景下扩频激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学生刘卫强 2.2009,中南大学2009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二等奖指导老师,基于GPRS的多频激电仪远程测控系统,学生姚红春 3.2009,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物探所第二届科技论文报告会优秀指导老师 4.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西部特殊地貌景观双频激电法技术与示范研究,排名第7 5.2007,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FDG-A防爆多功能高密度电法探测系统,排名第6 (吴燕清,胡运兵,康厚清,宋劲,邓春为,陈儒军,邵彦,张磊,何刚) 6.2004,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数据采集软件》,陈儒军,白宜诚,邓明 7.200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均匀广谱伪随机电磁法理论及应用研究,排名第7 8.2002,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伪随机电磁法及其多功能仪器研究,排名第7

研究领域

[1] 地球物理仪器:包括微弱地球物理信号测量、低功耗地球物理数据采集、大规模地球物理信号采集,基于当前先进的无线和有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大量地球物理信号采集单元的无线或有线快速组网和大规模测控、地球物理仪器性能评价,基于可回溯的IEEE标准和地震勘探仪器性能评价方法,建立电法和电磁法仪器的性能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不同仪器的性能差异。 [2] 地球物理信号处理:包括大地电磁、频谱激电、瞬变电磁、可控源电磁法信号的实时和非实时处理,处理方法包括确定性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和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线性信号处理。 [3] 岩石物理:包括岩矿石频谱激电响应精密测量、岩矿石频谱激电响应机理、岩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矿物含量、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参数与岩矿石的复电阻率、密度、磁化率、介电常数的关系 [4] 地球物理勘探:基于大规模精密地球物理测量仪器,研究适合矿产资源、地下水、岩溶等目标的最佳勘探技术 [5] 智能地球物理:研究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手机、5G和云计算等新方法新技术在地球物理仪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地球物理勘探和岩石物理中的应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论文(中文论文格式为GB/T 7714-2015,英文论文格式为Chicago,*表示通讯作者) 【1】 刘卫强, 吕庆田, 林品荣, and 陈儒军. "多周期全波形激电抗干扰数据处理方法及在大规模探测中的应用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62, no. 10 (2019): 3934-3949. 【2】 严超,陈儒军*,申瑞杰,吴曦林,王小杰,陈兴生,刘海飞.分布式多通道电法电磁法数据同步采集系统[J/OL].地球物理学进展:1-10[2019-08-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82.P.20180725.1141.074.html. 【3】 Liu, Weiqiang, Qingtian Lü, Rujun Chen, Pinrong Lin, Chaojian Chen, Liangyong Yang, and Hongzhu Cai. "A modifi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multiperiod time-series detren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in full-waveform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217, no. 2 (2019): 1058-1079. 【4】 邢润林,陈儒军*,刘海飞,王小杰,陈兴生.不同噪声水平高密度电法的分辨率和勘探深度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9,41(01):68-79. 【5】 Soueid Ahmed, Abdellahi, André Revil, Abdel Jardani, and Rujun Chen. "3D geostatistical inversion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al seam fires." Geophysics 83, no. 3 (2018): E133-E150. 【6】 He, Lanfang, Ling Chen, Dorji, Zhanxiang He, Xuben Wang, Bayi Xiao, Ligui Xu, Xuefang Zhao, Xiaolu Xi, Hongchun Yao, and Rujun Chen. "Mapping chromite deposits with audio magnetotellurics in the Luobusa ophiolite of southern Tibet." Geophysics 83, no. 2 (2018): B47-B57. 【7】 孙怀凤,吴启龙,陈儒军,李海燕,范秋雁,刘功杰,林久卿,李术才,李凯,宿传玺.浅层岩溶瞬变电磁响应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03):652-661. 【8】 严超,陈儒军*,申瑞杰.同步授时系统算法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8(12):85-86. 【9】 吴曦林,陈儒军*,严超.Android设备地球物理信号采集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8(12):90-92. 【10】 Liu, Weiqiang, Pinrong Lin, Qingtian Lü, Rujun Chen, Hongzhu Cai, and Jianhua Li.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modeling for three-dimensional anisotropic mediu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 22, no. 4 (2017): 435-439. 【11】 Liu, Weiqiang, Rujun Chen*, Hongzhu Cai, Weibin Luo, and André Revil.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spread-spectrum induced-polarization signal processing in electromagnetically noisy environments." Geophysics 82, no. 5 (2017): E243-E256. 【12】 He, Lanfang, Ling Chen, Xuben Wang, Zhengjiang Wang, Bing Zhang, Ligui Xu, Xuejun Liu, Weili Li, and Rujun Chen.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its correlation to the petrology of the Upper Yangtze organic shales." Geophysics 82, no. 4 (2017): D199-D209. 【13】 罗维斌,李梅,陈儒军.相关辨识谱激电法及野外实验[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32(03):1393-1398. 【14】 Liu, Weiqiang, Rujun Chen*, Hongzhu Cai, and Weibin Luo. "Robust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impulse noise suppressing of spread spectrum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with application to a mine site, Gansu province, China."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135 (2016): 397-407. 【15】 He, Lanfang, Ling Chen, Xiaolu Xi, Xuefeng Zhao, Rujun Chen, and Hongchun Yao. "Mapping the Geothermal System Using AMT and MT in the Mapamyum (QP) Field, Lake Manasarovar, Southwestern Tibet." Energies 9, no. 10 (2016): 855. 【16】 刘卫强,陈儒军*.相干度分析用于强干扰背景下多频激电信号处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26(03):655-665. 【17】 刘卫强,陈儒军*.稳健统计用于扩频激电数据预处理与脉冲噪声压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31(03):1332-1341. 【18】 宋杰,陈儒军*,仇洁婷,申瑞杰,何馨.分布式电法采集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37(06):699-704. 【19】 淳少恒,陈儒军*,李昂,成沁宇,何馨,向毕文.软开关机在高可靠性分布式电法仪器中的设计[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02):928-933. 【20】 向毕文,陈儒军*,淳少恒,姚红春,吴宏,刘卫强.利用指数函数拟合去除扩频激电信号中的电磁耦合感应[J].物探与化探,2015,39(05):1053-1058. 【21】 淳少恒,陈儒军*,向毕文,卢祥弘.OCXO时钟修正机制在电法勘探采集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04):1870-1881. 【22】 刘卫强,陈儒军*,向毕文.稳健M估计用于瞬变电磁数据抽道叠加与噪声压制[J].物探与化探,2015,39(06):1238-1244. 【23】 淳少恒,陈儒军*,耿明会.伪随机m序列及其在电法勘探中的应用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29(01):439-446. 【24】 申瑞杰,邱开林,姚红春,何展翔,卢祥弘,陈儒军*.基于GPS同步的大地电磁采集站标定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J].物探与化探,2013,37(01):82-87. 【25】 颜良,罗兰兵,陈儒军,韦佳.片上可编程系统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J].微型机与应用,2011,30(24):23-25. 【26】 仇洁婷,陈儒军*,何展翔.嵌入式系统在电磁法勘探仪器中的应用概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02):746-753. 【27】 仇洁婷,陈儒军*,何展翔,邱开林.Linux2.6内核下同步串行通信驱动的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0,30(03):850-853. 【28】 姚红春,陈儒军*,刘胜利.基于以太网的多频激电仪自动测试软件开发[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32(02):211-216+112. 【29】 卢祥弘,陈儒军*,何展翔.基于FPGA的恒温晶振频率校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0,36(07):101-104. 【30】 姚红春,陈儒军*,李向宇.基于GPRS的多频激电仪远程测控系统[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02):692-700. 【31】 颜良,陈儒军*.地球物理勘探用高精度隔离放大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02):763-767. 【32】 刘石,陈儒军*,梁红波.基于IPM的电法勘探发送机逆变器外围驱动电路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05):1626-1633. 【33】 刘石,陈儒军*,严文婕,颜良.家用热水加热报警器的设计[J].企业技术开发,2006(03):10-13. 【34】 刘石,陈儒军*,颜良,陈一平.IPM在电法发送机上应用时的死区时间选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01):314-318. 【35】 颜良,陈儒军*,刘石,陈一平.基于UAF42通用滤波芯片的50Hz陷波器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08):924-927. 【36】 刘石,陈儒军*,颜良,陈一平.基于IPM的电法勘探发送机逆变器系统[J].物探与化探,2006(05):414-419. 【37】 刘石,陈儒军*,邓素平.电法勘探发送机使用串口通信的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6(21):26-29. 【38】 颜良,陈儒军*,刘石,陈一平.Multisim 2001在基于UAF42陷波器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5(23):96-98. 【39】 陈儒军,何继善,白宜诚,汤井田.多频激电相对相位谱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106-111. 【40】 白宜诚,杨学顺,肖建平,陈儒军,罗维斌.单总线技术在地电场多电极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457-462. 【41】 陈儒军,罗维炳,何继善,白宜诚,汤井田.WDD-2伪随机多频电法接收机[J].石油仪器,2003(06):8-12+60. 【42】 陈儒军,何继善,白宜诚,汤井田.双频激电仪的建模与仿真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04):289-297. 【43】 陈儒军,罗维炳,何继善,白宜诚,汤井田.高精度多频电法数据采集系统[J].物探与化探,2003(05):375-378. 【44】 陈儒军,白宜诚,邓明.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数据采集软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111-115. 【45】 陈儒军,白宜诚,崔燕丽,邓明.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的测试方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4):344-347. 【46】 邓明,白宜诚,陈儒军,李哲,肖建平,邓靖武.PC104嵌入式计算机在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中的应用[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6):555-558. 【47】 张宪润,陈儒军.激电相对相位法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的成功实例[J].物探与化探,1998(04):251-254.

学术兼职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Geophysics,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Engineering Geophysic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地球物理学报、物探与化探、地球物理学进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等期刊审稿人 2018,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智能地球物理技术与透明地球研讨会会议主要组织者之一,工作包括会议赞助、特邀报告、会议推广、会议接待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