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亲猛

个人简介

曾获荣誉: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王亲猛,男,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清洁冶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清洁冶金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获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青年人才。 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铜铅锑等重金属火法冶金、冶金固废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废旧合金回收、新材料制备与冶金装备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青年人才项目1项、企业科技攻关项目4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企业科技攻关课题等7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35篇,出版学术专著《氧气底吹炼铜基础》,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废电路板催化热解协同熔炼梯级分离提取基础研究”(U20A20273)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冶炼过程有价有害组份迁移调控与固废源头减量”,(2019YFC190740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富氧底吹铜锍连续吹炼过程关键杂质元素强化脱除调控研究”,(51904351) 4. 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废旧电路板中有价金属清洁提取基础研究” 5.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液态高铅渣清洁还原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6.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双底吹连续炼铜过程砷分配行为调控研究” 7.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降低大型化底吹炉铜熔炼渣含铜研究” 8.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两步炼铜过程中有价金属定向捕集与有害组元强化脱除与回收的研究及调控机制” 作为关键骨干成员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铜复杂资源富氧底吹混合熔炼清洁冶金基础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熔体萃取-真空蒸馏回收废旧镍基高温合金基础研究” 3. 山东省重点研发专项,“炼铜弃渣全组分梯级协同利用技术与集成示范” 4. 山东省重点研发专项,“7N高纯砷清洁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大型化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5.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富氧底吹熔池熔炼复杂物料处理及多金属回收关键技术研究” 6.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富氧底吹熔池熔炼处理铜复杂资源的冶金计算与过程优化” 7. 企业科技攻关项目,“富氧顶吹铜熔炼协同处理废旧电路板过程优化研究” 荣誉奖励: 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018年) 2. 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2020年)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铜精矿富氧顶吹熔炼协同规模处置废电路板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年) 4.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富氧底吹连续炼铜清洁冶金理论方法创新及工程应用”(2020年) 5. 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氧气底吹铜熔炼基础理论及工艺研究”(2019年) 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氧气底吹炼铜强化调控理论方法与应用”(2019年) 7.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报废汽车整体资源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2018年) 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铜冶炼过程中稀贵金属高效回收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7年) 9. 湖南省优秀专利申请文件,“一步炼铜工艺及装置” (2016年)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 2. 有色金属清洁冶金 3. 冶金过程计算模拟与强化

学术兼职

兼任湖南省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TMS (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Journal of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等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