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贵清

个人简介

曾获荣誉: 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 张贵清,男,1969年生,安徽省东至县人,委员会钨钼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膜专业委员会委员,《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和《膜科学与技术》期刊编委。 毕业于中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分别于1991年、1994年和2003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4月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纵向课题13项,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横向科研合作课题30余项, 长期从事钨、钼、钒、镍和钴等金属的清洁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相似元素深度分离和冶金废水治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在Hydrometallurgy,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Desalination,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国内外权威/知名刊物上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参编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大学出版优秀著作一等奖1项。 开发的基于碱性萃取的高效绿色钨(钼)冶金新工艺、钨钼萃取分离新工艺、协同萃取提镍新技术、连续离子交换深度净化镍电解液等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在近20家企业获得大规模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面向本科生讲授《稀有金属冶金》、《冶金工程概论》和《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课程,面向硕士研究生讲授《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和《膜科学与技术》课程,面向博士研究生讲授《现代冶金工程选论》课程。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24名,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其中1人获得中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称号(第四届,2018年)。 教育经历 [1] 1997.9-2003.7 中南大学 | 有色金属冶金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1991.9-1994.3 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 | 有色金属冶金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1987.9-1991.7 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 | 有色金属冶金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1994.4-2002.9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助教,讲师 [2] 2003.11-2004.10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访问学者 [3] 2002.9-2006.9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稀有金属冶金研究所副所长 | 副教授 [4] 2006.9-2014.9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稀有金属冶金研究所所长 | 副教授 [5] 2014.9-至今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 教授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萃取、离子交换和膜分离) [2] 有色、稀有金属复杂资源清洁冶金 [3] 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4] 冶金废水处理与回用,超纯水制备 [5] 高纯金属及化合物制备

学术兼职

[1] 2011.7-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委员会钨钼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2] 2015.5-至今 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膜专业委员会委员 [3] 2013.7-至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期刊编委会委员 [4] 2016.8-至今 《膜科学与技术》期刊编委会委员 [5] 2014.5-至今 广西高校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6] 2017.12-至今 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7] 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