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赖延清

个人简介

学术荣誉: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赖延清:男,江西石城人,1974年10月生。2001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一直以“有色金属高效提取与增值利用”为目标,开展电化学冶金与材料电化学研究,涉及熔盐铝电解、湿法冶金功能电极材料、高能二次电池材料、及有色金属硒/硫化物光伏薄膜材料等。先后主持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课题和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1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课题。在清洁节能铝电解、湿法冶金节能阳极、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的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和 Nano Lett.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出版学术专著(合著)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排名第一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教育经历 [1] 1996.9-2001.9 中南大学 | 冶金工程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1992.9-1996.7 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 | 有色金属冶金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4.6-至今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党委委员/副院长 [2] 2006.9-至今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教授 [3] 2003.9-2006.9 中南大学 |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教授 [4] 2001.9-2003.9 中南大学 |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讲师 科研项目 [1]高面积能量密度光伏转换-储存一体化柔性电源构筑及效率提升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赖延清 [2]高安全长寿命高比能锂/硫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装车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赖延清 [3]高能二次电池用纳米管阵列限域金属Li阳极(Cu/TiO2@Li/MOF)的 构筑与性能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赖延清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电化学冶金:熔盐铝电解、湿法冶金电沉积、功能电极材料 [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光伏转换与储存一体化电源、新能源材料资源循环

学术兼职

[1] 2016.8-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熔盐化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2] 2019.12-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新能源材料发展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3] 2016.10-至今 中国金属学会 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 委员 [4] 2010.12-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 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