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姚松

个人简介

姚松,主要从事列车结构强度及动力学、铁路行车安全分析评估、结构拓扑优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任务4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横向科研课题40余项,近五年进校科研经费1100万元。发表论文SCI、EI收录1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茅以升铁路教育专项科研奖、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背景: 1993.9-1997.6 长沙铁道学院机电工程系 本科 1997.9-2000.6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硕士 2002.9-2009.6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博士 工作经历: 2000.7-2002.9 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 助教 2002.9-2007.9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讲师 2013.6-2014.6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机械与航空系 访问学者 2007.9-2017.9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2.12-2018.12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副院长 2017.9 至今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教授 近五年科研项目: [15].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横向项目,时速160km快运棚车空气动力学仿真及大风运行安全性分析,19万元,主持 [14].中车长客股份横向项目,车辆高寒条件下大侧风安全性分析,50万元,主持 [13].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任务,时速160公里货运列车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子任务,64万元,主持 [12].十三五国家重点专项任务,高速磁浮列车碰撞被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60.2万元,主持 [1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空气动力学及结构优化、碰撞吸能技术,300万元,主持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耐撞性研究,72万元,主持 [9].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5万元,主持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高速列车车辆间碰撞理论及耐撞性关键技术研究,280万元,参与(排名第3) [7].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兰新第二双线大风环境下普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试验,350万元,主持 [6].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兰新第二双线大风环境下普速列车运行安全研究,145万元,主持 [5].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动车组碰撞性能及标准分析—我国高速动车组碰撞安全标准草案研究,80万元,主持 [4].中车长客股份横向项目,侧风条件下的KZD8卧铺动车组运行稳定性计算,67万元,主持 [3].中铁特货大件运输公司横向项目,桐梓电厂600MW发电机定子川黔线及渝怀线货物检查架模拟运输,38万元,主持 [2].中铁特货大件运输公司横向项目,DQ45型钳夹车运输国投哈密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定子监运,36万元,主持 [1].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项目,客货共线铁路桥梁不设护轨的技术措施研究,25万元,主持 讲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 弹塑性力学有限单元法 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前沿及进展 本科生课程: 车辆结构强度及动力学 Matlab语言与工程应用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 动车组运用工程 动车组技术 技术标准: [1]. 机车车辆碰撞试验测试方法,铁道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 列车结构强度计算分析软件(2009SR05246),原始取得,排名第1,授权日期:2009.2.11 [1]. 强侧风下列车倾覆稳定性计算软件(2008SR00635),原始取得,排名第1,授权日期:2008.1.11 发明专利: [16]. 气动发射式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201410195039.3),排名第5,授权日期:2016.8.24 [15]. 一种复合式吸能结构及车辆底架结构(201410135754.8),排名第5,授权日期:2016.8.17 [14]. 耦合乘员行为检测的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201410195038.9),排名第2,授权日期:2014.5.9 [13]. 气动发射式底噪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201410195093.8),排名第5,授权日期:2014.5.9 [12].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方法及其装置(200810188330.2),排名第5,授权日期:2014.1.1 [11]. 一种乘员碰撞损伤的预测方法(201310230556.5),排名第4,授权日期:2013.6.13 [10]. 一种铁道车辆低架承载式吸能结构及其碰撞性能模拟方法(201310202911.8),排名第4,授权日期:2013.5.28 [9]. 一种铁道列车多车辆碰撞仿真的模型简化方法(201310202720.1),排名第4,授权日期:2013.5.28 [8]. 一种隔板啮合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201210174510.1),排名第4,授权日期:2012.5.31 [7].一种隔板插销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201210174509.9),排名第5,授权日期:2012.4.2 [6]. 一种高速铁路沿线风速智能混合预测方法(201210036109.1),排名第4,授权日期:2012.2.17 [5].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外部加载交变气动载荷的试验方法(201010517070.6),排名第3,授权日期:2010.10.25 [4]. 吸能安全客运列车(ZL200910143996.0),排名第2,授权日期:2010.8.25 [3]. 一种高速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201010105754.5),排名第5,授权日期:2010.2.4 [2]. 车辆部件实物碰撞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200810188332.1),排名第2,授权日期:2008.12.25 [1]. 铁路客运列车耐冲击吸能车体(ZL 02126784.7),排名第2,授权日期:2002.7.26 学术奖励 [14].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排名第5。 [13]. 列车碰撞试验系统及安全评估技术,2016年中国铁道学会特等奖,排名第6。 [12]. 2016年第一届“城市交通杯”全国研究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11]. 高速铁路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与安全技术,2014年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排名第20。 [10]. 高速列车/隧道耦合空气动力安全技术,201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1。 [9]. 2012年茅以升铁路教育专项奖—科研奖。 [8]. 货车篷布、篷布绳索和篷布绳网综合试验研究及应用,2011年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排名第11。 [7]. 列车结构塑变吸能技术及装置,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4。 [6]. 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201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 [5]. 青藏铁路恶劣风环境下行车安全基础研究与监测预警指挥系统,2008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 2008年中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指导教师。 [3]. 青藏高原铁路大风环境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2007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 [2]. 铁路提速空气动力行车安全,2007年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 [1]. 高速列车气动特性、撞击安全动模型试验系统及应用,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8。

研究领域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结构服役安全 铁路行车安全分析及评估 结构多学科拓扑优化 计算力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31]. Yingli Li*, Yong Wang, Song Yao. Multipolar resonance and bandgap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ar-shaped lattice struc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JCR Q1), 2020. [30].Chunpeng Wang, Song Yao*, Zhangjun Wang, Jie Hu. Deep super-resolution neutral network for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J].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JCR Q2), 2020. [29]. Jie Hu, Song Yao, Xiaodong Huang*.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dynamic acoustic-mechanical structures using the ersatz material model[J].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JCR Q1], 2020. [28]. Yulin Xiong, Song Yao, Zi-long Zhao,Yi Min Xie*. A new approach to eliminating enclosed voids in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J]. Addictive Manufacturing[JCR Q1], 2020. [27]. Xiaoxu Zeng, Qinglei Liu*, Song Yao*. An improved prim algorithm for connection scheme of last train in urban mass transit network[J].Symmetry(JCR Q2), 2019. [26]. Jie Hu, Song Yao*, Ning Gan, Yulin Xiong & Xing Chen. Fracture strength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al specific position using a 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method[J].Engineering Optimization(JCR Q2), 2019. [25]. Ning Gan, Song Yao*,Yulin Xiong, Xiang Hong. A hybrid cellular automaton/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opological optimization of crashworthiness[J].Engineering Optimization(JCR Q2), 2018. [24]. Feng Liu, Song Yao*, Jie Zhang, Yan-qing Wang.Field measurements of aerodynamic pressures in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s[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JCR Q1), 2018,72: 97-106. [23]. Ning Gan, Song Yao*, Haipeng Dong, Yulin Xiong, Dongrun Liu, Dong Pu.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frusta configurations under axialimpact loading[J].Thin-Walled Structures (JCR Q1), 2018,122: 147-157. [22]. 梁玉, 姚松*, 许平, 周志鹏.不同诱导结构对折叠式压溃管动态吸能影响[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 (8) :2072-2082. [21]. 周志鹏, 姚松*, 刘凯, 梁玉.横风下普速客车与动车组在挡风墙后交会气动性能[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 (7) :1642-1649. [20]. 洪翔, 姚松*,郭星星. 轴向预压金属圆管受轴向冲击的吸能特性研究[J], 机械强度, 2018 (2) :384-391. [19]. Zhang Yi-ben, Yao Song*, Hong Xiang, WangZhong-gang.A modified Johnson–Cook model for 7N01 aluminumalloy under dynamic condit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JCR Q3), 2017,24: 2550-2555. [18]. Yong Peng,Shiming Wang, Song Yao*, Ping Xu.Crashworthines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 cutting-style energyabsorbing structure for subway vehicles[J]. Thin-Walled Structures (JCR Q1), 2017,120: 225-235. [17]. Feng Liu,Song Yao*,Jie Zhang,Yi-ben Zhang.Effect of increased linings on micro-pressure waves in a high-speedrailway tunnel[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JCR Q1), 2016,52: 62-70. [16]. 韩运动,姚松*. 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尺度效应[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 (12).(EI) [15]. 葛钰,姚松*. 横风环境下列车交会对25T 型客车动力学性能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 (10) :2214-2221. [14]. 韩运动,姚松*,陈大伟,梁习锋. 基于实车试验的高速列车隧道压力波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 48 (5) :1404-1412.(EI) [13]. 郭星星,姚松*,甘宁. 恒定内压金属圆管受轴向冲击的吸能特性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 , 14 (3) :593-600. [12]. 刘峰,姚松*,刘堂红,张洁. 高速铁路隧道壁面气动压力实车试验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 , 50 (10) :2018-2024.(EI) [11]. 刘峰,姚松*,张洁,张娜. 动车组横风环境下交会气动效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 :307-313.(EI) [10]. 刘峰,姚松*,杨明智,张洁. 高速列车通过带有套衬结构隧道气动效应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1) :4363-4369.(EI) [9]. 韩运动,姚松*,陈大伟,梁习锋. 高速列车转向架舱内流场实车测试与数值模拟[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 , 15 (6) :51-60.(EI) [8]. Li-chen Zhao,Yong Peng,Yi-ben Zhang,Song Yao*.New methodology for train component crash dynamic response by high-speed photography 3D analysis method. CICTP(EI),2014 :2218-2230. [7]. 舒冬,姚松.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列车吸能方管结构耐撞性多目标优化设计[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 , 8 (2) :92-96.(CSCD) [6]. 姚松. 科学研究促进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8 (2) :261-264. [5]. 姚松,田红旗. 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压缩存贮及组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 (4) :826-830.(EI) [4]. 姚松,田红旗. DKQ弯曲单元的构造及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 (1) :16-19.(EI) [3]. 姚松,田红旗,高广军. 显式有限元法在车辆耐撞性研究中的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 (1) :13-16. (CSCD) [2]. 姚松,田红旗. 车辆吸能部件的薄壁结构碰撞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 2001,22 (2) :55-60. [1]. 姚松,丁叁叁. 单层内燃动车组动车车体结构有限元建模及计算分析[J],铁道机车车辆,2000 (3) :17-1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