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建华

个人简介

曾获荣誉: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跨世纪人才”、 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 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 “湖南省121人才工程”、 湖南省优秀教师、 湖南省教学名师、 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首席教授 入选“当代湘军人物”。 李建华,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伦理学与公共事务》主编。主要从事伦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哲学研究,特别是在道德心理学、政治伦理学、法律伦理学、公共管理伦理学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哲学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45部。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九五”重点项目1项、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2009年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大委托项目4项,曾获第六、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3等奖、首届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等奖、第四届、第十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第六、第七、九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等奖励。《行政伦理学》获国家精品课程,负责的“公共伦理与公共治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主编有《中南大学伦理学研究书系》、《公共管理研究丛书》、《政治与社会哲学》等大型学术研究丛书。获得的个人荣誉主要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等。 教育经历 [1] 1997.9-2000.7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前身是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遂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系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2] 1985.9-1987.7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 | 硕士学位 | 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前身是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遂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系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列入“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3] 1979.9-1983.7 湘潭大学 | 哲学系 | 学士学位 | 本科 湘潭大学,简称“湘大”,是一所由毛主席倡导创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于毛主席故乡湖南省湘潭市,具有极其优良的革命传统。湘潭大学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建设。入选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设有研究生院。 工作经历 [1] 2016.4-至今 中南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教授 [2] 2014.10-2016.4 湖南城市学院 | 党委书记 | 教授 [3] 2010.11-2014.10 湖南城市学院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教授 [4] 2009.4-2010.11 中南大学 | 公共管理学院 | 院长 | 教授 [5] 2002.5-2009.6 中南大学 |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 | 院长 | 教授 [6] 1997.7-2002.5 中南工业大学 | 文法学院 | 副院长 | 教授 近五年著作成果 [1]现代德治论:国家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关系[专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2]立德树人之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研究[著作].夏建文 等,李建华 ,人民出版社,2020 [3]中国伦理文化与核心价值构建[编著].李建华,湖南大学出版社,2020 [4]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六辑)[编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5]趋善避恶论:道德价值的逆向研究[专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6]大学的管理与伦理[专著].李建华,湘潭大学出版社,2020 [7]文化多元化时代的价值引领[著作].李建华,人民出版社,2020 [8]官员的道德[专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9]政府效能与行政文化[专著].李建华,湖南人民出版社,2020 [10]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第五辑)[编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1]道德的社会心理维度[专著].李建华,湖南教育出版社,2020 [12]道德情感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著作].李建华,湖南人民出版社,2020 [14]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及其权益保障[编著].许源源等编著,彭忠益,李建华,中南大学出版社,2020 [15]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编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16]行政伦理学[编著].李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主要获奖信息 [1]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李建华 [2]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2013,李建华 [3]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2015,李建华 [4]湖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成果|2008,李建华 [5]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0,李建华 [6]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2,李建华 [7]湖南省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2,李建华 [8]湖南省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12,李建华 [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2011,李建华 [10]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2010,李建华 [11]首届中国伦理学会学术成果奖著作类|2010,李建华 [12]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2011,张和生 李建华 [13]湖南高校新闻奖言论类|2012,李建华 [14]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2012,张效锋 李建华 [15]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语”|2012,李建华 [16]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2013,李建华 [17]湖南城市学院教学成果|2015,李建华 主要科研项目 [1]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基础研究类)—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研究,已结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建华 [2]201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建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研究,已结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建华 [3]2010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结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建华 [4]教育部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教育部,李建华 [5]200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践行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建华 [6]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研究,已结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建华 [7]200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环境优化研究,已结题,湖南社会科学办,李建华 [8]贵阳市五位一体协调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题,贵阳市发改委,李建华 [9]衡阳市雁峰区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在研,衡阳市雁峰区发改局,李建华

研究领域

[1] 伦理学 (含:伦理学原理、道德心理学、法律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生命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 [2] 政治学 (含:政治哲学、廉政理论,政治制度、风险社会问题) [3] 教育学 (含: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

伦理学 (含:伦理学原理、道德心理学、法律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生命伦理学、行政伦理学、经济伦理学) 政治学 (含:政治哲学、廉政理论,政治制度、风险社会问题) 教育学 (含: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冯丕红; 李建华;.论道德传统.[J].南昌:南昌大学学报,2015 [2]李建华 袁超.论空间政治化.[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 [3]李建华 高季乔.政治伦理与共识民主.[J].长沙:伦理学研究,2015:72-75 [4]李建华.高校党委如何真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15 [5]李建华.离开道德的法治只能是“折翼天使.[N].北京:人民日报,2015 [6]李建华.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大机制.[N].北京:光明日报,2015:013 [7]李建华; 周谨平;.国家治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J].长沙:湖南社会科学,2015:1-9 [8]李建华; 牛磊;.哈耶克法治主义自由观的认识进路.[J].湘潭:湘潭大学学报,2015:122-126 [9]邹晖; 李建华.规范和价值:从学术的底线伦理到美德伦理.[J].重庆:西南大学学报,2014:31-36 [10]袁超,李建华.论空间权力化.[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72-77 [11]李建华; 袁超.论空间物化.[J].长沙:求索,2014:75-79 [12]李建华 谢文凤.道德心理学视域下俭德的传承与发展.[J].长沙:湖南社会科学,2014:38-41 [13]李建华; 田赞; 田晖;.在华跨国公司的不道德行为及其监管.[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2014 [14]李建华; 冯丕红;.道德承续初探.[J].天津:道德与文明,2014:28-33 [15]邹晖; 李建华;.论学术道德建设的建构主义路径.[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2014:68-73 [16]李建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N].北京:光明日报,2014:001 [17]李建华; 袁超.空间正义:我国城乡一体化价值取向.[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55-160 [18]李建华; 谢文凤;.论对道德态度的测量——实证道德态度的设想.[J].吉首:吉首大学学报,2014 [19]李建华; 牛磊;.践行群众路线: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内核与灵魂.[J].长沙:湖湘论坛,2014:44-47 [20]李建华.公民认同:核心价值构建的现代政治伦理基础.[J].南昌:南昌大学学报,2014:1-14 [21]李建华 袁超.论城市发展的空间正义.[J].郑州:中州学刊,2014:106-111 [22]徐鸣; 李建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研究.[J].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3:38-40 [23]李建华; 肖思寒;.我国政府公信力伦理探析.[J].长沙:湖南社会学科,2013:25-28 [24]李建华;.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双重监控保障机制.[J].湖南: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 [25]蒋林峰; 李建华;.建构公司顾客信任关系的道德原则探析.[J].长沙:求索,2013:126-128 [26]李建华;.论孔子的传统观.[J].长沙:伦理学研究,2013:16-22 [27]徐鸣; 李建华;.商业广告的伦理缺失及其反思.[J].长沙:伦理学研究,2013:106-110 [28]李建华.友善:必须着力倡导的价值观.[N].北京:光明日报,2013:011 [29]冯丕红; 李建华;.《荀子》中“学”的意涵及现代启示.[J].长沙:大学教育科学,2013:92-97 [30]李建华;.友善何以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J].长沙:伦理学研究,2013:1-3 [31]李建华; 冯丕红;.《论语》中的“好学”之德及现代启示.[J],2013:112-117 [32]李建华; 肖彦;.试论道德焦虑催生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践行何以可能.[J].长沙:湖南大学学报,2013:102-106 [33]李建华; 冯丕红;.论道德继承的基本属性.[J].南昌:南昌大学学报,2013:42-47 [34]李建华; 陈睿瑜;.两型社会建设的三种维度.[J].湖南: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50-53 [35]李建华; 伊成龙;.正义: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J].湘潭:湘潭大学学报,2013:116-120 [36]李建华; 牛磊;.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溯源、比较与伦理取向.[J].南昌:南昌大学学报,2013:9-16 [37]李建华.分层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N].北京:光明日报,2013:011 [38]罗成翼; 李建华;.从“理想选择”到“道德选择”.[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2012:64-71 [39]徐鸣; 李建华;.论广告的道德评价.[J].长沙:求索,2012:104-105 [40]洪梅; 李建华;.寻“孔颜乐处”的生态价值取向——从周敦颐到程颢、程颐.[J].山东:齐鲁学刊,2012:17-22 [41]李建华; 金妍妍;.论荀子“裕民”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12:38-42 [42]李建华; 刘仁贵;.伦理与道德关系再认识.[J].江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24-29 [43]李建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得益彰的创新成果.[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2012:223-224 [44]李建华; 冯丕红;.论老子的权力观.[J].湘潭:湘潭大学学报,2012 [45]李建华; 冯丕红.论《论语》中“耻”的伦理意蕴.[J].山东:孔子研究,2012:65-73 [46]李建华.论孔子对政治本真的伦理诉求.天津:道德与文明,2012:55-59 [47]李建华.谈地方大学的内涵发展.[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2012:60-63 [48]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J].北京:红旗文稿,2012:9-12 [49]李建华; 谢文凤;.论道德挫败对道德态度的影响.[J].长沙,2012:21-25 [50]李建华; 张永义.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国际政治困境.[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2:43-53 [51]李建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寓德入教策略.[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2012:1-5 [52]李建华.文化传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创新.[J].长沙:现在大学教育,2012:10-15 [53]李建华; 周谨平;.创新社会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70-177 [54]李建华; 蒋林峰.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道德建设.[J].长沙:求索,2012:92-95 [55]李建华 金研研.论荀子之“群”.[J].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1:43-49 [56]李建华.教授治校的必要性及其管理模式构建.[J],2011 [57]李建华; 严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探析.[J].新建:新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20-27 [58]李建华 洪梅.论程灏的生态伦理思想.[J].湘潭:湘潭大学学报,2011(05):138-142 [59]李建华; 牛磊.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功利主义拒斥的伦理反思.[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2011,17(4):36-41 [60].论孔子的道德自由.[J].山东:孔子研究,2011:60-68 [61]李建华; 冯丕红;.论道德继承.[J].长沙:伦理学研究,2011(04):8-12 [62]李建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践行的主观困境李建华.[J].长沙:湖南社会科学,2011(02期):1-3 [63]李建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青年的责任.天津:道德与文明,2011(01期):24-25 [64]李建华 董海军.传统美德的呼唤.[J].北京:光明日报,2011:015版 [65]李建华 董海军.当代中国民众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状况的实证分析报告.[J].天津:道德与文明,2011(03期):133-141 [66]李建华; 朱伟干;.平等的自由——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一种运用.[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1) [67]李建华; 张善燚;.利益关系格局的制度伦理调控.[J].北京:哲学研究,2010(08期):116-120 [68]李建华 欧阳志刚.论行政执法中“秘密侦查”的伦理危害.长沙:求索,2010(第6期) [69]李建华.伦理学在湖南的发展与未来.[J].长沙:湖南社会科学,2010(第1期):8-11 [70]李建华 张永义.论世界主义伦理观的核心命题.[J].北京:哲学动态,2010(5期):55-670 [1]李建华.从仁慈到制度正义: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2010.1.12):010版 [72]李建华; 张效锋.社会保障伦理论纲.[J].天津:道德与文明,2010(01):89-92 [73]李建华 朱伟干.行政检举的道德困境.[J].北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010年第1期):84-90 [74]李建华 牛磊.试论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统一性与包容性.[J].兰州:兰州学刊,2010:35-39

学术兼职

[1]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荣誉会长。中国青年伦理学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7届学科评议组(哲学)成员、湖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特约研究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委委员、国家出版基金评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