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万琼华

个人简介

1968年12月生,湖南岳阳人。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访问学者、湖南省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中心《妇女研究》编委。1991年、2002年、2007年分别于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基金项目7项,在《文史哲》、《伦理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5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2项学术著作奖,参编教材和著作2部。2011年作为嘉宾接受凤凰大视野栏目“花开:女性解放启示之女学”访谈。曾获湖南省“芙蓉标兵岗位”光荣称号。 主讲课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生公共必修课) 2.《女性与发展》(本科生人文素质课)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理论专题》(硕士研究生) 4.《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博士研究生) 专著: 《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科研项目: 1.“湖南近代知识女性共同体研究”,2018年度湖南省妇女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18ZDB06) 2.“在责任与权利之间: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130) 3.“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2012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学基金项目(12CGB017) 4.湖南私立周南女校研究(1905-1946),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XJK011BJB003) 获奖: 1.专著《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度优秀图书奖和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三届(2015)中国妇女研究成果二等奖 2.论文《从“尽义务”到“享权利”:以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四女杰为中心的考察》获湖南省高校《史纲》课教研会2011年度征文大赛二等奖 3。获2016年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小组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指导研究生 通过答辩已毕业的研究生6人,目前仍在读的研究生5人。

研究领域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妇女/社会性别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双重视野下的中国男性气质:以<战狼2>为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一作者) 2.《民国时期女校长的主体言说与无声抗议:以湖南<大公报>的报道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院》(CSSCI收录)2016年第6期; 3.《“五四”前湖南男性文人对“节妇烈女”的再现——以湖南<大公报>(1915-1919)为中心》,《云梦学刊》2016年第2期; 4.《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妇运政治伦理价值取向的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5.《抗战时期周南女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与践行》,《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6.《视觉再现与反再现:以民初报人对女子参政运动者的言说为中心》,《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1期(CSSCI收录) 7.《服膺民族救亡的女权路径:以周南“女子青年训练团”为中心》,《山西师大学报》2013年第6期; 8.《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职业教育观的转向及其动因——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中心》,《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CSSCI收录) 9.《报纸媒体对女子教育的介入——以湖南<大公报>对“周南风潮”的报道为中心》,《西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CSSCI收录) 10.从“尽义务”到“享权利”:以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四女杰为中心的考察,载《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CSSCI收录) 11.践行“女国民”:五四时期湖南女学生的社会参与,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学术兼职

兼任湖南省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妇女儿童健康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和湖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