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中礼

个人简介

彭中礼,1981年生,湖南隆回人,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南大学司法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南省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200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湖南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于山东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1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出站。长期从事法理学和法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律科学》、《法学》、《政法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理学 法史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党政干部参考》全文转载和摘编。出版独著4部,合著5部。代表性论文为《法律渊源词义考》(《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司法裁判中的指导性案例》(《中国法学》2017年第6期),代表性著作为《法治发展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中国法学会项目3项等项目多项。著作入选中国博士后文库出版。曾获得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一等奖、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 著作成果 独著《法治发展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2020 独著《法律渊源论》,方志出版社2014年版,2020 独著《法律修辞论证方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2020 独著《国家政策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20,2020 合著《法治湖南的理论与实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2020 合著《新时期治国理政的伟大纲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思考》,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2020 合著《法治政府:基本理念与框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2020 合著《领导干部案例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2020 科研项目 2019年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智库专项重点项目《湖南省“国家公园”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9ZWB26) 2018年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办项目《司法裁判过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8BFX008) 2017年主持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司法适用研究》(课题编号17YBA405) 2017年主持中国法学会重点课题《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司法适用实证研究》(课题编号CLS(2017)B06) 2015年主持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法律渊源词义考》(证书编号CLS(2015)HQZZ43) 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政策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15FFX017) 2014年主持中国法学会201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当代中国司法政策对民事审判的相关影响研究》(立项编号CLS(2014)D008) 2011年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法律修辞学的司法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1YBB365) 2010年主持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省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办法》(课题编号201011ZZ7) 获奖信息 2018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法学论坛二等奖 2018年获得第四届孙国华理论法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一等奖 2017年获得第五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三等奖 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一等奖 2014年《法律渊源词义考》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论社群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观的挑战与批判》获得2008年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荣誉称号 2007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大学生品学奖 2005年调查报告《作为“权利荒”的“民工荒”》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03年调查报告《走向权利时代的民工权益——以深圳民工为例》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研究领域

法哲学、法学方法论、司法人工智能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法律学说的司法运用》:《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法律渊源词义考》:《法学研究》 2012年第6期。 .《司法判决中的指导性案例》:《中国法学》2017年第6期。 .《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研究》:《法律科学》2020年第4期。 .《智慧法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宣言》:《法学论坛》2020年第3期。 .《设区的市立法与民间规范:经验、理论及其解析》:《法学杂志》2019年第6期。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法律地位探究》:《法律科学》2018年第3期。 .《论国家政策的矛盾性及其规制》:《法学》2018年第4期。 .《真理与修辞》:《法律科学》2015年第1期。 .《论法律论证的数学方法》:《政法论坛》2017年第5期。 .《论国家所有的规范构造》:《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9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理阐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 .《通过法治的治理》:《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论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界分》:《北方法学》2013年第1期。 .《真理与修辞》:《法律方法》2014年卷。 .《2004年中国法治进程分析与2005年展望》:《时代法学》2005年第1期。 .《国家治理能力是什么:现代法治理论的框架性回应》:《东岳论丛》2020年第4期。 .《为国家政策辩护—基于民法总则第10条的思辨》:《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7期。 .《法治中国:时代意义、价值维度与发展模式》:《时代法学》2015年第2期。 .《民事审判适用国家政策的要件研究》:《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下半年卷。 .《论普通法系国家法律渊源的选择适用方法》:《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理论研究重述》:《法律方法》第1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探寻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发展道路》:《时代法学》2014年第2期。 .《论权利的责任限度》:《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论领导干部决策中的法治思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论古代判词中的修辞论证》:《时代法学》2010年第6期。 .《法治之法是什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责任政府的法理基础》:《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论习惯的法律渊源地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新论》:《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论司法裁判中的话语修辞》:《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 .《论法律适用中的修辞论证》:《求索》2019年第3期。 .《作为实践的模糊法学论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从特殊性到去特殊性——人工智能法律规制路径审视》:《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论民生是首要人权》:《三峡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司法裁判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研究》:《时代法学》2019年第4期。 .《方法论时代的价值法学》:《时代法学》2011年第3期。 .《论地方立法中的民间规范》:《湖湘论坛》2018年第1期。 .《高房价背景下之住房权反思》:《北方法学》2011年第1期。 .《社会主要矛盾的法哲学阐释》:《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当前民间法司法适用的整体样态及其发展趋势评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城乡统筹:规划管理的模式转换与体制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9期。 .《2008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大盘点》:《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司法判决说服性的修辞学审思》:《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1期。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运行实证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当前民间法司法适用的整体样态及其发展趋势评估》: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民生的法哲学内涵——“权利——义务视野”的追问》:《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从民生救国到民生治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体制》:《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3期。 .《民生的法哲学之维》:《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论社群主义对罗尔斯正义观的挑战与批判》:《时代法学》2008年第3期。 .《论社会矛盾化解的法治方法》:《中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行政与法》2014年第4期。 .《民生的法哲学内涵——“权利——义务视野”的追问》:《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湖南法治政府建设的本土资源及其路径选择》:《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论科学发展观的宪法学价值》:《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 .《还权于民:当代中国民主宪政的实践表达》:载刘作翔主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法理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论古代判词的文学化倾向及其可能的效用》:《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论法律事实的修辞论证》:《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1期。 .《论权利的社会利益限度》:《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当代中国法律本质理论研究重述》:《时代法学》2009年第4期。 .《从民权到民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当代中国规范分析法学关于法律本质研究之重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社群主义权利观》:《东吴法学》2008年秋季卷。 .《法律全球化在中国——以物权法草案为例的实证分析》:《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作为“权利荒”的“民工荒”——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工权利危机极其对策》:《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论具体习惯成为法源的判断标准》:《民间法》第10卷,济南出版社2011年版。 .《当代中国藏富于民的制度表达》:《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6期。 .《民权与民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哲学价值》:《学术探索》2008年第1期。 .《论科学发展观的法学价值》:《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基于比较法的宏观考察》:《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1月。 .《论中世纪自然法学的神学正义观》:《北方法学》2008年第3期。 .《法治政府的民生向度》:《学习时报》2008年4月28日。 .《论社群主义思想的产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肯定性行动”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野》:《时代法学》2006年第3期。 .《由法治达致和谐:2005年中国法治建设回眸》:《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3期。 .《正义:自然秩序的内部和谐》:《法令月刊》合著,(台湾),2005年第2期。 .《论基督教神学正义观与西方法律信仰的形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论法治的可欲性及其限度》:《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2期。 .《2007年中国法治进程述评》:《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007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大盘点》:《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善优先于权利》:《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 .《农民工:一个新阶层的权利主张》:《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 期。 .《2005年中国法制进程与2006年展望》:《时代法学》2006年第1期。 .《政策概念的法规范分析》:《安徽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论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中国井冈山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民生的法哲学追问》:《湖湘论坛》2011年第4期。 .《论权利的社会利益限度》: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07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大盘点》:《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美国四重法律机制保障捐赠人利益》:《法制日报》2008年5月26日。 .《权利:农民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论古代自然法学正义观的理论框架及其历史影响》:《湖湘论坛》2005年第4期。 .《农民工权利危机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贵州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社会变迁中的法律渊源概念》:《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权利话语的时代限度》:《长白学刊》2012年第1期。

学术兼职

2019.5-至今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2017.4-至今 湖南省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