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晓萍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 1.2018.9-2019.9,多伦多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2.2015.11-至今,中南大学,商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 3.2015.5-2015.10,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4.2013.1-2015.5,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教育经历: 2008–2012,中山大学,产业组织与管理,管理学博士 著作: 1)独著:《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系列,2014年10月出版。 2)合著:《转轨体制下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形成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库·经济研究系列,2015年8月出版。 3)合著:《产能过剩的发展趋势和治理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4)合著:《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研究——基于中国产业政策反思和重构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 所获奖励: 1)工作论文《如何确保政府制定合意的产业政策——中国工业经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理论建构探讨》,2014年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5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化解绝对产能过剩、结构过剩、周期过剩的具体情况和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3)《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4)《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优秀成果奖。 5)《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第一届《中国工业经济》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6)《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优秀成果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文库全文转载)。 7)《渐进式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的现实基础与形成机理》,第二届《中国工业经济》优秀论文奖(《新华文摘》2015年第10期(总第574期)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8)《关于完善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 9)《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研究——基于中国产业政策反思和重构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奖。 课题: (1)主持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产业政策程序与组织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3304),在研。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中国产业政策的反思与重构——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0090),已结题。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钢铁产业政策研究:政策程序、作用机制与政策效应》(项目编号2014T70167),已结题。 (2)参与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反思、微观机制解析与实施效果评估》(项目编号71373283)。 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转轨体制下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形成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9AZD017)。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0zd&026),子课题负责人。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调整化解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ZD024)。 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产能过剩治理与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09AJY002)。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金属资源安全管理及其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1633006)。 7)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项目:《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研究》。 8)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项目:《中国产业政策向竞争政策转型研究》。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及其效应研究》。 10)专项经费项目:《国外产学研结合典型模式研究》。

研究领域

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J].《管理世界》,2015(4),李晓萍,李平,吕大国,江飞涛。 2)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2),梁琦,李晓萍(通讯作者),吕大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2(8),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文库全文转载。 3)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J].《中国工业经济》,2014(5),江飞涛,武鹏,李晓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J].《统计研究》,2013(6),梁琦,李晓萍(通讯作者),简泽。 5)干预市场抑或增进与扩展市场:产业政策研究中的问题、争论及理论重构[J].《比较》,2012(3):174-190,李晓萍,江飞涛。 6)企业异质性与经济地理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10),李晓萍,江飞涛。 7)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J].《中国工业经济》,2010(9),江飞涛,李晓萍(通讯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0年第12期、《经济学文摘》2011年第1期等全文转载。 8)渐进式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的现实基础与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5(1),范林凯,李晓萍(通讯作者),应珊珊。《新华文摘》2015年第10期(总第574期)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9)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基本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3),江飞涛,李晓萍(通讯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0)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及治理[J].《中国改革》,2013年第12期,李平,江飞涛,李晓萍。 11)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6):44-56,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经济研究》工作论文系列,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弥补市场失灵还是阻碍市场机制: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探讨与反思[J].《产业组织评论》,2011(4),李晓萍,江飞涛。 13)产业政策与竞争[J].《比较》,2016年第1辑(总第82辑),作者:菲利普·阿吉翁等,译者:李晓萍,江飞涛。 14)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N].《人民日报》,2016/3/28 23版,李晓萍,http://sz.people.com.cn/n2/2016/0328/c202846-28025337.html。 15)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基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6(8),江飞涛,李晓萍(通讯作者),贺俊。《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求是网》全文转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6-08/20/c_1119424881.htm。 16)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J].《产经评论》,2015(6),李晓萍,江飞涛,李平。 17)欧盟产业政策的发展与启示[J].《学习与探索》,2017(10),李晓萍,罗俊,《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18)产业政策中的市场与政府——从林毅夫、张维迎产业政策之争说起[J].《财经问题研究》,2018(1),江飞涛,李晓萍(通讯作者)。 19)地区环境规制政策为何趋异?来自省际贸易成本的新解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8(1),陈强远,李晓萍(通讯作者),曹晖。 20)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前沿[J].《中国工业经济》,2018(1),李世刚,李晓萍(通讯作者),江飞涛。 21)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产业政策演进与发展——兼论中国产业政策体系的转型[J].《管理世界》,2018(10),江飞涛,李晓萍(通讯作者),《人大复印资料》(《产业经济》)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 22)绿色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向富裕绿色经济转型[J].《比较》,2018年第2辑(总第95辑),作者:蒂尔曼·阿尔滕堡,丹尼·罗德里克,译者:李晓萍,江飞涛。 23)发展人工智能应作为国家战略[N].《经济参考报》,2018.10.17,江飞涛,邓洲,李晓萍,http://jjckb.xinhuanet.com/2018-10/17/c_137537888.htm。 24)市场分割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经济管理》 ,2018(11),李晓萍,陈侃。 25)中国跨企业的资本配置扭曲:金融摩擦还是信贷配置的制度偏向[J].《中国工业经济》,2018(11),简泽,徐扬,吕大国,卢任,李晓萍(通讯作者)。 26)中国产业政策取向应做重大调整[N]. 《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江飞涛,李晓萍. ,2012 /11/13. 27)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N].《经济参考报》,2019.1.23,李晓萍,江飞涛,黄阳华.http://www.jjckb.cn/2019-01/23/c_137767339.htm?from=timeline。 28)中国产业政策的制定程序与组织机制研究[J].《比较》,2019(3),李晓萍,江飞涛。 29)绿色产业政策:理论演进与中国实践[J].《财经研究》,李晓萍,张亿军,江飞涛,2019(8)。 30)当前中国的产业政策[J].《产业组织评论》,2018(4),李晓萍,江飞涛。 31)A Modeling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s Competing in Offering Subsidies to Attract Investment: the Cause of Industrial Overcapacity,China Economist,2012(5), JIANG Feitao, GENG Qiang, LV Daguo, LI Xiaoping. 32)Shift of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Industrial Growth during 1979-2012: A Trend toward Worsening Efficiency,China Economist, 2014(1), JIANG Feitao, WU Peng, LI Xiaoping. 33)The Realistic Bas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xcess Capacity Based on Incremental Reform,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5(5), FAN Lin-kai, LI Xiao-ping, YING Shan-shan. 34)Regulation, Competi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Zb. rad. Ekon. fak. Rij., 2015(12),,Vol. 33 (2),299-324 Jianbai Huang, Chuan Liu, Daguo Lv, Xiaoping Li (corresponding author). 内参要报: 1)《重视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新趋势、新特点》,社科基金《成果要报》,2013年4月,李平,江飞涛,李晓萍。 2)《战略性新兴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2012年12月,李平,王宏伟,江飞涛,李晓萍,报送中办。 3)《化解和治理产能过剩,应更加重视建立长效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2013年第7月,李平,江飞涛,李晓萍,报送中办。 4)《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及治理思路》,《改革内参·高层报告》,2013年11月,江飞涛,李平,李晓萍。 5)《化解绝对产能过剩、结构过剩、周期过剩的具体情况和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13年11月,江飞涛,李晓萍,刘勇,国办采用。 6)《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14年9月,江飞涛,李晓萍,张航燕,国办采用。 7)《加快统一市场建设亟需调整产业政策取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15年3月,江飞涛,李晓萍,刘勇。 8)《当前应加快从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型产业政策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2015年8月,国办,第404期,江飞涛,李晓萍。 9)《以功能型产业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报国办,2016年1月,国办72期;《改革内参·高层报告》2016年7月(第14期);江飞涛,李晓萍。 10)《日本、新加坡实施供给侧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第2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国办第9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第7期;史丹,江飞涛,李晓萍。 11)《化解过剩产能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研究报告》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16.4.25),李平,江飞涛,王宏伟,李晓萍。 12)《当前“去产能”的进展、问题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国办,2016年8月,江飞涛,黄阳华,胡艳平,李晓萍。 13)《我国“去产能”进展情况、需关注的苗头倾向及应对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2016年9月,江飞涛,胡艳平,李晓萍,国办采用。 14)《关于完善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2017年280期,江飞涛,李晓萍,贺俊。 15)《善用优势把准方向 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第1321,2017年11月27日,江飞涛,邓洲,姚鹏,李晓萍。 16)《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第1177,2017年10月27日,江飞涛,黄阳华,邓洲,赵剑波,李晓萍。 17)《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第138期(2018年3月23日),江飞涛,李晓萍。 18)《关于贸易战中的产业补贴问题及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第1024期(2018年10月29日),江飞涛,蔡卫星,李晓萍,范子英。 19)《需澄清欧美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错误指责》,《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第806期(2018年8月1日),江飞涛,李晓萍,张航燕。 20)《中国竞争政策实施的问题与建议》,《改革内参》,第1394期(2018年5月22日),史丹,江飞涛,李晓萍,陈林。 21)《我国产业补贴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国办)》,第144期(2019年8月16日),江飞涛,蔡卫星,李晓萍,范子英,国办采用。 22)《处置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的进展、困难与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国办)》,第86期(2019年4月17日),江飞涛,李晓萍,张航燕,陈强远,国办采用。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