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汪贵浦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本科合肥工业大学1985.6硕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1988.6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02.9   工作经历 2014.9-2015.5美国奎尼皮亚克大学访问学者 2004~迄今,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1996.~2004,西安邮电学院经济与贸易系,系副主任,从事教学工作; 1988.~1996,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校,从事教学工作。 相关研究项目: [1] “空间市场力的测度研究”,国家自然基金,批准号:71071143,2011.1~2013.12,项目负责人 [2] “规范垄断行业收入问题研究:市场势力角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批准号:05BJY032,2005.7~2007.12,项目负责人; [3] “中国电信业及其它垄断行业改革绩效与对策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批准号:02BJY006, 2002.7~2003.12,项目负责人; [4] “垄断行业市场化进程与改革路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4.7~2005.5,项目负责人 [5] “中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管制效力与对策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批准号:01BJY089,2001.6~2002.11,第一参与人;

研究领域

金融投资、产业经济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第一部分:垄断性产业相关研究 [1]汪贵浦(1),商业银行空间市场力的演进规律——中国光大银行拓扑结构的分析,地理科学,1015(3):275-282 [2]汪贵浦(1).中国存贷款市场势力的运动趋势及内在演进规律,金融论坛,2011(8), 52-58 [3]汪贵浦(1).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金融论坛,2011(10), 67-72 [4]汪贵浦.《垄断行业收入与再分配:市场势力的新视角》,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5]汪贵浦(1).我国电信业区域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55-59 [6]汪贵浦(1). 邮电通信业市场势力测度及对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1): 21~28 [7]汪贵浦(2).基于空间计量的中国电信业区域差异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2010,(12):10-14 [8]汪贵浦,当前我国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成果要报》(国家领导人参阅件),中央宣传部社科规划办,2006年第35期:1~8 [9]汪贵浦(2).初始网络信任和持续网络信任形成与作用机制比较,科研管理,2008,(05):187-195 [10]Wang Gui-pu(1),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nopoly Power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The Measure Of Lerner Index, Hang Zhou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2008,ISSHP [11]Wang Gui-pu(1),Network Expansions and Market Structure of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s: A Pricing Orientation To SME in China,2006WLICSMB,ISTP [12]Wang Gui-pu(1),Market Power in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Field,2006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论文,ISTP [13]汪贵浦.《改革提高了垄断行业的绩效吗——对我国电信、电力、民航和铁路业的实证考察》,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获得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 [14]汪贵浦.产业间工资收入不平等及相关因素,“转轨经济中反行政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国际研讨会,山东大学,2007年10月 [15] 汪贵浦(3). 基于DEA的中国铁路运营绩效分析及评价.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6,(03): 220~224 [16] 汪贵浦(3). 基于DEA的中国电力改革绩效相对有效性评价. 当代财经, 2006,(04): 90~93 [17] 汪贵浦(2). 价格政策调整对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香港上市公司为例.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06): 76~80 [18] 汪贵浦(1). 我国电信产品综合平均资费的计量方法研究.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3,(03): 76~79 [19] 汪贵浦(2). 资费调整对电信市场发展影响的经济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03,(11): 58~61 [20] 汪贵浦. 中国电信业的幼稚保护与产业政策分析.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10~14 [21] Wang Gui-pu(1).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rices Changes on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Development in China,2003ICMSE(ISTP收录号:BX93Y) [22] 汪贵浦. 新兴电信业务走向开放竞争的战略选择探析. 中国信息导报, 2000,(01): 19~22 [23] 汪贵浦(1). 中国电信外向发展战略思考. 邮电企业管理, 2000,(10): 23~25 [24] 汪贵浦(1). 开放环境下我国电信产业政策的选择. 中国软科学, 1999,(12): 50~53 第二部分:证券投资与数理计量相关研究 [1] 汪贵浦(1).并购支付方式影响并购方绩效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2012(5):99-102 [2] 汪贵浦(1).我国银行业市场势力与行业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南方金融,2011(7); 4-9 [3] 汪贵浦(1). 中国上市公司A股和H股价格差异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8):106-111 [4] 汪贵浦(1).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有信息含量的临界点值推算,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01):8~18 [5] 汪贵浦(1). “不同证券运动形式下操纵行为的选择”,载于《走向国际化的金融创新与管理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48~358 [6] 汪贵浦(1).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4): 131~137 [7] 汪贵浦,《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的信息含量》,陕西人民出版社,专著,2003年10月 [8] 汪贵浦(1). Harlow下偏矩证券组合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6): 42~47+95,获得2004年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9] 汪贵浦(1),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首届行为金融与资本市场国际会议论文集》,南京大学,2003年11月:435-442 [10] 汪贵浦(1),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与信息泄漏:对延中两次举牌的实证研究,第二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会议论文集,《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举办,2002.11,382-398 [11] 汪贵浦.《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2] Wang Gui-pu(1),Trend Reversal after Trade Manipulation in China Securities Market: Some Less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2007ICPA,ISTP [13] Wang Gui-pu(1),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Telecom Tariff Policy in Hongkong Securities Market,2006ICPA,ISTP [14] Wang Gui-pu,Chen(1),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Insider Trading—The Evidence in China Securities Market,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1513-1520,ISTP收录号:BT82Z(2001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