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左怀建

个人简介

1981.9-1985.7,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8.7-2001.8,在河南大学以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学习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0.9-2001.6,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 2012.9-2013.1,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  1985.7-2005.8,在河南商丘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教授,中文系副主任。 2005.8-        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教授。   主要研究项目: 1、主持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40年代上海女性文学及其影响研究”。 2、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论浙江现代文学的都市书写”。 3、主持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域都市想象”。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域都市想象”。 5、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 6、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社科项目:“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现代早期电影史重写”。   专著、教材: 《悲壮的抵抗——关于大学语文课中文学教育的几点思考》,程大荣、洪永铿、彭万隆主编《远行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摭谈》,肖瑞峰、孙力平主编《钱江弦歌:浙江工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多元共生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边缘游走——中国现代文学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7月版。 《古典的与现代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中外文学经典导读》,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 《大学人文语文》,第二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版。 《中国现代都市文学读本》,第一编著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等教学情况: 1、承担本科生教学:(1)中文专业课程:主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导读”、“学术规范与毕业论文写作”等。(2)全校通识课程:先后负责建设并主讲全校必修课“大学语文”、全校核心通识课程“中外文学经典导读”和一般通识课程“文学中的城市想象”、“都市小说名作选讲”等。其中有五门课被多次评为校优秀课程。 2、硕士研究生教学:主讲中文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个人开设选修课程“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都市文学”、“中国现当代都市文学研究”。其中“中国现当代都市文学研究”曾被评为校优秀课程。     奖励和荣誉: 1、曾获主要荣誉称号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商丘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名师、商丘师范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浙江省暨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教师、浙江工业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 2、论文曾获奖励 “论施济美的小说创作”,曾获200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艾青研究的新进展——评叶锦著《艾青年谱长编》和《还艾青一个清白》”,曾获中国艾青研究峰会新中国六十五年(1949-2014)艾青研究优秀成果奖。   其它: 1、多年参加河南省高招语文试卷、自考试卷评阅工作。 2、多次参加浙江省公职人员考试评卷工作、高校高级职称申报学术水平审定工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结项评审工作。 3、常年为我校学生各种活动担任评委、指导老师,开展讲座。 4、曾在杭州市图书馆、海宁市图书馆、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开展学术讲座。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评曹禧修<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与实践>》,《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2、《开放的现代意识与严肃的左翼立场——论艾青早期诗歌中的巴黎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3期。 3、《<小时代>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名作欣赏》201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6期全文复印转载。 4、《论施济美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5、《不该被遗忘的作家——施济美及其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全文复印转载。 6、《评东方蝃蝀<绅士淑女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7、《精神守望者的哀歌——论施济美小说精神内蕴的价值特征》,《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8、《抛掷与荒凉——读寿静心中篇小说<心脏病>》,《当代文坛》2003年第1期。 9、《论东方蝃蝀的<绅士淑女图>——兼与张爱玲<传奇>和钱锺书<围城>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10、《冯至诗歌研究八十年》上,《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1、《冯至诗歌研究八十年》下,《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2、《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1917-1927中国新诗发展追踪》,《江汉论坛》2004年第3期。 13、《让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雷雨>作为人类命运剧的内涵》,《名作欣赏》2005年第2期。 14、《女性视角与夏娃形象的改写——读濮舜卿剧作<人间的乐园>》,《名作欣赏》2008年第10期。 15、《论电影<金陵十三钗>对同名小说的改写》,第一作者,《名作欣赏》2013年第5期。 16、《当下都市语境中电影<子夜>再审视——兼与小说<子夜>比较》,《电影文学》2008年第17期。 17、《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艺术个性评析》,《电影文学》2009年第4期。 18、《反中心、反主宰、反专制——生态美学视域中的<雷雨>简论》,《四川戏剧》2009年第2期。 19、《丁玲与四十年代海派女性小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0、《不同文本  不同声音——20世纪40年代男、女作家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1、《<围城>与40年代海派小说》,《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22、《顾艳知识女性题材小说初论》,《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23、《施济美小说与现代文学传统》,第一作者,《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4期。 24、《论艾青早期诗作的现代性问题》,第一作者,《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25、《艾青研究的新进展——叶锦著编两种简评》,《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3期。 26、《论艾青晚期诗歌中的异域都市想象》,《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期。 27、《都市文化语境下戴望舒<雨巷>新论》,第一作者,《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1期。 28、《中国现代都市文学阅读:意义与方法》,《关东学刊》2017年第7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