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建中

个人简介

简历: 1994.9——1998.7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8.9——2003.7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3.7——2005.7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技管理方向,博士后 2005.8——2006.1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6.11——2013.10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3.11——至今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中国科学院规划战略局。综合配套改革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题,主持人,2007年10月-2009年10月。 [2]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状况调查,主持人,2008年6月-2009年10月。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非共识创新项目资助机制研究,主持人,2009年4月-2009年9月。 [4]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主持人,2010年1月-2011年12月。 [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获奖状况调查,主持人,2011年1月-2012年11月。 [6] 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惠民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主持人,2013年7月-2013年8月。 [7]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务项目“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研究”,主持人,2012年10月-2015年10月。 [8] 科技部“科研机构示范章程研究”课题。主持人,2013年1月-2014年12月。

研究领域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科技评价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论文 [1] 周建中,徐芳。国立科研机构同行评议方法的模式比较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Vol. 31,第十一期,1642-1648。 [2] 周建中,代涛。美国研究领域国际标杆评估的方法与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Vol. 34,第5期,20-27。(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创新政策与管理》(2013.9)转载) [3] 周建中。科技项目中社会影响评议准则的内涵与启示。科学学研究。2012年,Vol. 30,第十二期,1795-1801。 [4] 周建中,周长海。国立科研机构评价中的同行评议方法研究。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第五期,75-80。 [5] 周建中,周长海。我国科技评价管理办法的内容分析与启示。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第三期,87-94。 [6] 牛珩,周建中。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8卷,第2期,96-102 [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评估方法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潘教峰,李晓轩,石兵,周长海,代涛,关忠诚,周建中等)。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评估方法。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第27卷,第4期,485-492 [8] 周建中,肖小溪。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中应用CV方法的综述与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二期,151-156。 [9] 周建中。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估的实践、方法及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期,135-139。(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创新政策与管理》(2009.6)转载) [10] 周建中。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研究。评价与管理,2009年第四期,Vo l. 7,9—10. [11] 肖小溪,周建中。国立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评价的模式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四期,20-24。 [12] 周建中,李晓轩。国外科研资助机构学科交叉项目的评议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二期,9-13。 [13] 肖小溪,周建中,李晓轩。国外科学基金公正性的制度安排与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四期,41-45。 [14] 中国科学院科技评价研究组(主要成员:潘教峰,曹效业,石兵,李晓轩,孟薇,周建中,蔡长塔)。关于我院科技评价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第22卷,第二期,104-114。 [15] 周建中,李晓轩。科学研究领域评价的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12月,Vol. 24 Supp. 500-504。 [16] 周建中,李晓轩。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及其启示。科研管理,2005年第5期,Vol.26,121-126。(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技管理》(2006.2)转载) [17] 龚旭,周建中。2003-2005财年英国跨理事会优先资助研究计划。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14卷,第8期。869-869。 书籍撰写 [1] 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状况调查课题组(课题组长:周建中)。科技领军人才的选拨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白春礼主编。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2013年,科学出版社。(主要编委之一) [3] 中国科学院。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实践——知识创新工程(1998-2010年)评估报告。2012年,科学出版社。(主要执笔人之一) 会议论文 [1] 周建中。学科评估的方法分析与案例研究(大会邀请报告)。第6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山西临汾。2006年11月4—5日。 [2]周建中,李晓轩。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科学院竞争力与发展态势案例分析。第7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浙江嘉兴。2007年10月12—15日。 [3] 周建中。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方法。第8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天津。2008年9月20—21日。 [4] 周建中。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研究(大会邀请报告)。第9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武汉。2009年11月6—8日。 [5] Zhou Jianzhong, Li Xiaoxun, Shi Bing. A Study of the New Model and Methodology for Institute Evaluation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The American Evalu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Orlando, Florida, November 11-14, 2009 [6] Zhou Jianzhong, A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of problems in China’s scientific elites and their selection and nurture mechanism. The 5th Tri-lateral S&T Policy Seminar in Jeju, Korea on the 7 and 8 October 2010. [7] 周建中,李晓轩。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中科院研究所为例。第10届全国科技评价研讨会,哈尔滨。2010年9月14—15日。 [8] Li XiaoxunZhou Jianzhong,.The Time Use Status of Researcher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6th Tri-lateral S&T Policy Seminar in Xian, China on the 24 and 25 October 2011. [9] Dai Tao, Zhou Jianzhong, Li Xiaoxun. Logic Model and Methodology for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KIP) Evaluation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merican Evalu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Anaheim, California November 2-5, 2011 [10] 周建中,周长海。中科院研究所评价中的同行评议方法比较研究。第12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北京,2012年10月20日-21日。 [11] Zhou Jianzhong, Li Xiaoxun, Shi Bing.Research on Method of Peer Review in CAS Institute Evaluation. The American Evalu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Minneapolis, MN, October 22-27, 2012. [12] 周建中,代涛,徐芳。科研机构专家分类评估的方法与实践—以中科院研究所为例。第13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上海,2013年11月9日-10日。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