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建珍

个人简介

曾获荣誉 : 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校教坛新秀、教学成果奖等。指导学生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获国、省师范技能比赛重要奖项20余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厅级以上研究项目6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张建珍,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校教坛新秀、教学成果奖等。指导学生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获国、省师范技能比赛重要奖项20余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厅级以上研究项目6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搭建浙江省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国际地理与环境教育研究中心等高端实践、科研平台,助推学生尽快成长为中学教学名师、基础教育优秀研究者。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全国教科规划课题)《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类型及其获得与阶层流动机制的“中国经验”研究》(课题号:BAA180017),2017.07-2021.07. 2018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新时代浙江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现状调查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8GXSZ031YB),主要参与 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田野”:意义、方法与保障(项目编号:11YJC88016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011.11-2013.11,主持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卓越教师《户外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构建研究,2018年9月-2020年9月 “基于实践共同体的中学综合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立项,2014.07-2016.07. 《浙江地理》“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研究,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013年5月-2015.05,主持 “高中地理职前教师教学技能操作标准与案例开发”.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基地项目,2013.03-2014.03. 环境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现实模型——以浙江师大为例(项目编号:Y201016520),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010.10-2011.05,主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浙江农民环境意识读本(项目编号:07-72),浙江省社科联普及课题,2007.06-2010.06,主持 基于汛期人工增雨作业风险的水资源利用研究——以义乌市库水调控为例.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1.10-2015.10.主要参与 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教育价值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JDSZ308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010.12-2012.12,主要参与 中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IM010300)之子课题“地理学科教学与探究主题开发研究”,科技部、教育部重大课题,2009.12-2012.05,主要参与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师教育模式构建(项目编号:SC245),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2008.12-2009.12,主要参与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金华地区农民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金华市社科联课题,2002.05-2008.05,主持 论著 张建珍著.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田野”:意义方法与保障.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夏志芳,张建珍编著.地理案例教学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朱丽东主编,张建珍副主编.简明浙江地理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张建珍,陈澄,夏志芳主编.创新人才培养:地理探究活动开发与指导.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吴立德…张建珍等.环境道德教育概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荣誉与奖励 2013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09年获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13年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9年获浙江师大教学特聘岗位 2008年获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 2012年指导学生获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技能比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 2011年指导学生获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技能比赛二等奖,并获校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09年度指导学生获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技能比赛三等奖,并获校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度指导学生获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技能比赛三等奖,并获校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5年指导研究生获全国高师地理师范技能大赛特等奖,指导本科生获全国高师地理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5年指导本科生获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技能大赛一等奖、三等奖 2015年获浙江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6年指导本科生获全国高师地理师范技能大赛特等奖,研究生获全国高师地理师范技能大赛特等奖 2014.01获评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届教坛新秀 2014.06获评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6.09获评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2018.09获评浙江师范大学“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获浙江省青年地理科技奖 2019年1月指导硕士生论文《SOLO分类理论在地理实践力学习评价中的应用》被评为全国第七届教育硕士优秀论文 2019年12月指导硕士生论文《SOLO分类理论在地理实践力学习评价中的应用》获评浙江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 2019年获浙江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培育计划 2019年获浙江师范大学高层次青年人才培育资助项目 教育经历 Education Background 2009.9 2012.4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学科教育)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2001.9 2004.6 浙江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育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 硕士学位 1997.9 2001.6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大学本科毕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18.10 至今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党委书记、副院长 2019年获批博士生导师 2015.5 2018.10 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副处长、港澳台办副主任(2017.12 教授) 2014.3 2015.4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副院长、党总支委员 2012.6 2014.3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党总支委员 2004.7 2012.6 浙江师范大学 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助教(2005.9)/讲师(2006.9)/副教授(2011.9)硕导(2012.1)

研究领域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户外教育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户外教育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张建珍,郭婧.英国课程改革的“知识转向”. 教育研究,2017(8). 麦克·扬,张建珍等.从“有权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 张建珍等.英国地理课程标准的新近转向. 课程·教材·教法,2016(10). 张建珍等.论麦克·杨的“强有力的知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 张建珍,梁晓雨,缪鑫.2019年国际地理教育研究热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3). 张建珍.探索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的中国经验.地理教育卷首语,2020. 张建珍.“电子人时代”,如何引领孩子走向“田野”.光明日报,2018.8.29. 张建珍.地理教育走向“田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卷首语,2018(4). 张建珍,段玉山,龚倩译.2016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地理教学,2017(19):4-6. 张建珍,马远军,张雪娜,王玲玲.基于实践共同体的高中地理名师培养实践与反思.地理教学,2017(18):11-15. 黄杰,张建珍.中美高中地理教科书难度比较——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地理教学,2015(6)。 高凌,赵志辉,张建珍.构建名师培养新机制助推区域课改新途径——以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浙派名师”培养工程为例.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4). 程锋…张建珍.新高考·新理念·新课程·新起点——浙江省第二届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高峰论坛暨国际地理与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会议综述.地理教学,2015(24). 吴麟,王利民,张建珍.初中科学课程教师专业素养问题及职后教育建议——以浙江省为例.教育参考,2015(4). 张建珍,李凤全,肖中海等.基于“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的高师乡土地理教学改革初探——以《浙江地理》课程为例.地理教学,2015(18). 吴麟,张建珍,孙华东.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的启示.地理教学,2014(3). Feng LH,Zhang JZ.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tendency forecasting of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Modelling(SSCI),2014(3). 张建珍,夏志芳,汤瑷宾.中学地理科学探究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地理教学,2013(10). 张建珍.巧用地理学史,开展“探究之探究”活动.地理教学,2013(14). 吴麟,张建珍,孙华东.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的学习心理学视角——KOLB学习圈理论.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6). 张建珍.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课程框架》的特点与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11(4). 张建珍,夏志芳.地理教育走向田野:地理学科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地理教学,2011(4). 张建珍,徐海群.2010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评析——基于课程标准的视角.地理教学,2011(23). 张建珍.创新,让地理教师教育更具专业水准——记2010年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研讨会.地理教学,2011(19). 张建珍,夏志芳.《澳大利亚政府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行动计划》评析与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张建珍.环境道德教育呼唤情绪调节的回归.地理教学,2010(14). 张建珍,夏志芳.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卷特点及启示.地理教学,2010(1),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冯利华,张建珍.金华市的水资源核算与绿色利用新思路.热带地理,2006(2). 张建珍.情绪调节赋予环境道德教育新的生命——基于情绪调节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常见教学方法例举.天津教育,2005(11). 张建珍.基于情绪调节的环境道德教育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 环境教育,2005(9). 张建珍,刘星喜.通过两难问题教学法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张建珍.借课程改革东风,大力发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2002(6).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张建珍.研究性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学科教育,2002(9).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1期转载.

学术兼职

任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院长、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地理与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同时,兼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科专家、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双名工程”首批导师资源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