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叶荣华

个人简介

叶荣华 男,1971.12,教授 1990.9-1994.8 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攻读学士 2001.9-2004.3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 2007.3-2007.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课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主讲研究生课程: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环境 科研项目 [1]Web服务的容错编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1-2011.12,(排名第三),已结题; [2]基于环境本体和AMD的需求驱动Web服务动态组合机制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1-2009.12,(负责人),已结题; [3]适合中小规模企业软件人才的技能提高与实训平台开发,浙江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07.1-2008.12,(排名第二),已结题; [4]面向Web服务的Agent社交智能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1-2006.12,(负责人),已结题。 [5]基于场景的构件行为建模和组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1-2015.12,(排名第二),已结题; [6]面向云存储的访问控制策略分解与优化,,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5.12,(排名第三),已结题; [7]基于分解技术的LBS隐私保护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1-2020.12,进行中; [8]稀疏与低秩表征的关键理论及其在大数据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1-2020.12,进行中; [9]反信息诈骗综合系统 (互联网版),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已结题; [10]企业电商综合服务系统的研发,金华天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结题。

研究领域

软件开发规范与开发技术 语义Web服务,Agent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叶荣华.一个支持Web服务聚集的多Agent协作框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第2期):163-167 [2] 叶荣华.一种需求驱动的自主Web服务聚集方法.软件学报.2010 (第6期):1181-1195 [3] 应文灏.基于Agent的Web服务研究.计算机工程.2005,第31卷 (第14期):135-137 [4] 俞芬飞.基于B/S模式结构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管理信息系统.2001 (第11期):37-38 [5] 邬翠兰.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研究.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 (第6期):39-42,47 [6] 叶荣华.从NUI的崛起看CAI平台的选择.计算机系统应用.1998 (第10期):31-34 [7] 叶荣华.面向真实电子商务的实验平台开发和实验设计.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第21卷 (第1期):156-158 [8] 叶荣华.一个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在线拍卖平台.计算机系统应用.2003,第12卷 (第8期):23-25 [9] 叶荣华.面向活动分担的多Agent协商机制及其实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第26卷 (第4期):51-54 [10] 叶荣华.基于本体论的知识管理模型及其实现.微机发展.2003 (第10期):58-60 [11] 叶荣华.ECMDE:一个电子商务元开发环境.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 (第3期):28-30 [12] 叶荣华.基于ASP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第25卷 (第1期):50-53 [13] 叶荣华.基于中间层组件技术的电子商务实验平台.微机发展.2003 (第8期):58-60 [14] 叶荣华.一种面向多Agent协作和协商的消息机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 (第6期):1024-1026 [15] Online Class based on Environment Ontology.SHORT PAPER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BASED LEARNING.2009 :50-53 [16] 徐晓丹.网络辅助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11 (第9期):115-118 [17] 王晓虎.UDDI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 (第6期):30-31+35 [18] 叶荣华.面向服务组合的主动Agent聚合框架及仿真实验分析.计算机科学.2010 (第2期):146-149 [19] 叶荣华.支持服务组合的需求模型及其可满足性判定.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1 (第5期):458-466 [20] 周晴红.一种离线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 (第10期):69-71 [21] 叶荣华.计算机专业校外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与培养模式.计算机教育.2013 (第10期):111-115 [22] 陈中育.技能型软件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2013 (第10期):83-87 [23] 陈中育.基于Agent的Web Services容器智能化研究.计算机应用.2006 (第7期):1529-1531 [24] 吴建斌.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 (第5期) [25] 陈中育.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3 (第10期):48-51 [26] 何小卫.决策信息系统的变换及其变换规则形式化.模糊系统与数学.2010 (第2期):157-165 [27] 韩建民.“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计算机教育.2017 (第3期):61-64 [28] 姚家明.基于文本判决书的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脑与电信.2015 (第4期):56-59 [29] 叶荣华.基于规划图的主动服务组合需求模型*.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3 (第2期):169-179 [30] 许德武.以AOA为例的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第4期):24-26,30 [31] 陈涛.基于Spring Boot和MongoDB的数据持久化框架研究.电脑与电信.2016 (第C1期):71-74 [32] 周恩波.一种基于成对标签的Rakel算法改进.计算机与现代化.2016 (第3期):16-18,23 [33] 叶荣华.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模式的提取*.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第2期):140-145 [34] 杨凡.基于稀疏与协同联合表征的人脸识别技术.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第38卷 (第3期):318-325 [35] 林斌斌.一种基于LVM和软件RAID5的文件存储改进方案.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 (第5期):99-103 [36] 马焕鹏.SaaS系统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电脑与电信.2016 (第C1期):78-80 [37] 叶荣华.面向Agent的信息内容语义清晰化研究.计算机工程.2005,第31卷 (第5期):183-185 [38] 段海兵.一种基于博弈的LBS隐私保护哑元生成机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第41卷 (第1期):50-55 [39] 许德武.面向AOA的专业差异化实验和教学改革.计算机教育.2012 (第3期):52-55 [40] 郑忠龙.实验室研究经历对研究生成长的影响.计算机教育.2014 (第6期):5-9 [41] Huawen Liu.An Ensemble Method for High-Dimensional Multilabel Data.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3,Vol.201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