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何晓龙

个人简介

何晓龙,男,生于1987年7月,浙江金华兰溪人,本科学习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期间学习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体育健身环境影响居民身体活动、健康与社会效益方面的研究。2016年起主持科研项目4项。自2010年起以第一作者以及与他人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大众的精神健康障碍(抑郁、焦虑和压力应激)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类型。如老年人伴随着孤独、身体机能衰退、生活与经济自理能力下降,抑郁、焦虑和压力问题凸显;中青年承受着职场压力、工作强度长此以往工作倦怠感增强,工作效率和创新思维活跃程度降低;此外儿童青少年人群也面临着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障碍的问题。国际上针对人体精神健康非药物干预(身体锻炼、环境心理疗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绿色、蓝色景观暴露与身体锻炼的交互与协同是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证实规律性的身体锻炼有助于改善人体的精神健康,同时长期暴露甚至一次性充分暴露于绿色和蓝色景观也对人体的精神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许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揭示,在优良的自然环境中如绿地、公园、湖边、森林等进行身体锻炼,将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改善精神健康,效果也要优于室内锻炼或单纯地在绿色和蓝色空间中静态放松。 因此,基于这一研究背景,本人预期今后5年左右在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研究兴趣集中在: 身体锻炼与绿、蓝色景观暴露联合改善人体精神健康、工作倦怠感、幸福感和创新性思维的路径、实证与协同效应的研究。 欢迎对本人研究方向有兴趣的研究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体育健身环境影响居民身体活动、健康与社会效益

1.小区及周边体育健身环境,居民身体活动与老年人医疗负担、成年人工作倦怠与效率、儿童青少年认知功能发展等社会效益关系的研究。 2.食物环境、身体活动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 3.应用GPS定位器、身体活动加速度计、量表、活动日志等主、客观结合进行居民锻炼行为追踪的研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