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於荣

个人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校教育专业)、管理学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学博士(教育史专业)。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冷战中的美国大学学术研究》、《摩洛哥高等教育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黄金时代”的形成与发展》、《自由社会中的教育:美国历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撒哈拉非洲国家的教育、贫困和发展》和《人的养育与教育:乔丹高等教育演讲集》等专著和译著,发表期刊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全国教科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课题和规划基金课题各一项、教育部委托课题“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二期”子课题一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一项、省教育厅教研课题两项。 主讲课程:外国教育史专题研究、教育社会学、教育名著选读 一、学习经历 1.1988年9月-1992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2.1996年9月-1997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助教进修班进修。 3.2000年9月-2002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班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4.2003年9月-200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外国教育史方向)学习,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5.2008年11月至12月,安徽省委党校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进修班学习。 6. 2011年10月 2012年1月,摩洛哥默罕默德五世大学访学。 二、工作经历 1. 1992年7月-2009年8月,在安徽省巢湖学院(前身为巢湖师范专科学校)工作。其中,先后于1997年12月、2002年12月和2008年12月被评聘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3年至2009年担任巢湖学院教育系副主任;2002年-2009年担任巢湖学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 2009年8月-2018年9月调动至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2018年9月到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工作。其中,2010年1月增列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7月增列为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三、出版的著作和译著 1.於荣. 冷战中的美国大学学术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2.於荣.摩洛哥高等教育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3.於荣.美国研究型大学“黄金时代”的形成与发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 4.S·亚历山大·里帕.自由社会中的教育:美国历程.於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5.休·戴维斯·格拉汉姆、南希·戴蒙德.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战后年代的精英大学及其挑战者.张斌贤、於荣、王璞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6.M·A·吉奥-加加.撒哈拉非洲国家的教育、贫困和发展. 楼世洲、於荣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7.约瑟夫·沃特拉斯.20世纪美国教育中的哲学冲突.王璞、於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8.於荣、王晨等(编著).美国高等教育史(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 9.戴维·斯塔尔·乔丹.人的养育与教育:乔丹高等教育演讲集. 於荣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 四、参编的教材 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六章)。 五、主持的科研和教研项目: 1.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发展史研究(08JC88008)。(已结题) 2. 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黄金时代”的形成与发展(BOA120099)。(已结题) 3.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公民教育研究(18YJA880112)。(在研) 4.2009年度教育部委托课题“非洲高等教育国别研究工程二期”(SKH200997)子课题:摩洛哥高等教育研究。(已结题) 5. 200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冷战与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2008sk379)。(已结题) 6. 2003年度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发展性评价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YXM2003255)。(已结题) 7. 2008年度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008jyxm437)。(已结题) 六、学术交流: 2011.10 2012.1,摩洛哥默罕默德五世大学(苏伊西)访学三个月。 七、给学生的话: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领域

外国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美国多元性科学政策制度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大学科学研究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2.冷战与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 3.在自由与服务之间徘徊: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历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4.战后美国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及其对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5.有组织研究单位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6.殖民主义遗产与非洲高等教育:撒哈拉以南非洲法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 7.非洲高等教育的美国化:以摩洛哥伊夫兰市阿卡韦恩大学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8.世界银行的教育政策与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9.摩洛哥教育改革的动向与挑战,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 10.摩洛哥的阿拉伯化语言政策及其对摩洛哥教育发展的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11.摩洛哥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国家教育紧急计划》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 12.集中与分散:战后美国联邦大学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的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 13.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一致性问题的历史发展及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14.繁荣与调整: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