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祥福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姓 名:郑祥福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1955年5月 入选人才梯队:浙江省“151人才”梯队第二层次(1999年以来)、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0年入选) 主要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 主持的代表性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2008),已结项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2012),已结项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2016,16ZZD 017,本人系首席专家),已结项 4.当代西方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研究(2011),已结项 5.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1998),已结项 6.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1996年重点),已结项 7.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研究(2001)已结项 8.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2011重点) 9.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高师院校通识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2005-2008),已结项 10.主持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2006-2008) 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教材 1.《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 2.《科学的精神——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版 3.《认识论的自然化之后:哲学视野中的智能及其模拟》,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版 4.《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5.《当代西方知识辩护理论:现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6.《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7.《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 8.译著《科学的形象》,上海译文出版社,“20世纪西方哲学译丛”2002年5月版 9.《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修订版) 1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一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所获主要荣誉 1.《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真理观》(论文),浙江省第8届(95-9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2.《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著作),浙江省第9届(97-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 3.《科学的精神》(著作),浙江省第10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认识论的自然化之后:哲学视野中的智能及其模拟》(著作),浙江省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5.《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著作),浙江省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胜成果奖二等奖。 6.《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著作),浙江省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2003年获评“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8.1999年获“全国曾宪梓教师奖”三等奖 9.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 10.2003年获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优秀教师”

研究领域

当代西方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走出真理问题的迷宫——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真理观[J].中国社会科学,1996(5)(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和哲学史》,1996(10)转载;科学技术哲学,1996(11)转载) 2.后现代科学哲学出路何在?[J].哲学研究,1993(11)(社科信息,1994(2)摘登) 3.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J].哲学研究,1995(3)(自然辩证法,1995(7)转载) 4.指称、实在与认识的自组织性[J].哲学研究,1996(12) 5.论不确定性与规律的适用性范围[J].哲学研究,2006(7)(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6(10)转载) 6.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后现代科学认识论[J].哲学研究,2007(5) 7.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J].哲学研究,2009(2)(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9(5)转载) 8.社会化认识论的问题和发展策略[J].哲学研究,2010(11)(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1(2)转载) 9.科学实在论在当代的发展[J].哲学研究,2012(10)(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3(2)转载) 10.结构的实在论能否解决科学实在论的争论[J].哲学研究,2014(2)(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14(5)转载) 11.当代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4) 12.实践标准与元标准[J].浙江社会科学,1993(3)(新华文摘,1993(7)全文转载) 13.文化选择与现时代的文化观念[J].福建论坛,2006(7)(新华文摘,2006(19)全文转载) 14.科学实在论的争论与后实在论时代的发展策略[J].学术月刊,2008(6)(新华文摘,2008(18)转载4000字) 15.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向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任务[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5)转载;新华文摘,2007(17)论点摘登) 16.从马克思观点审视大众文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8(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7)转载) 17.论空间消费对当代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J].浙江社会科学,2009(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8)转载) 18.论当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性质[J].福建论坛,2013(1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5)转载) 19.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14(1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4)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5(4)转载) 20.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立场与方法[J].福建论坛,2018(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7)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8(7)转载) 21.从理论结构的语义观到准实在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5)(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11)转载) 22.论范ž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4) 23.范ž弗拉森—一个辩证的反实在论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3) (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10)转载) 24.科学实在论发展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倾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8)25.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J].哲学动态,1993(10) 26.后实在论科学哲学的兴起[J].《人民日报》(理论版“理论学术”),1993.11.17 27.真理类型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4(3)(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4(8)转载;《新华文摘》1994(9)论点摘登) 28.范·弗拉森的可观察性概念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1) 29.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趋势析[J].河汉论坛,1995(1)(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1995(4);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5(3)转载) 30.真理的语义性质及其检验[J].社会科学辑刊,1995(6)(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6(3)转载) 31.李欧塔的文化后现代主义[J].哲学动态,1995(6) 32.后现代话语和元叙事的黄昏[J].社会科学战线》.1995(5) 33.现代西方科学说明理论研究走向[J]哲学动态,1997(3) 34.一种新理论观:语用学的理论结构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5) 35.认识论死了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5) 36.误入歧途的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J].学术月刊,2000(10)(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1(1)转载) 37.当代科学认识论的新视野[J].哲学动态,2001(10) 38.作为多重关系理解的真理范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1) 39.趋向建构论的科学本质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9) 40.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5) 41.论认知主义科学哲学的出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 42.日常化认识与人工智能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新华文摘,2005(15)论点摘登;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5(4)转载) 43.人工智能的四大哲学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6(2)转载) 44.关于神经网络模拟的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4) 45.应当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46.近3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研究中的8大关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3) 47.大众文化批判的方法论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16(11) 48.大众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J].国外社会科学,2018(1) 49.实在论科学观的衰微及其未来发展构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7)(新华文摘,2018(19)论点摘登) 50.西方文化扩张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应对策略[J].天津社会科学,2019(4)

学术兼职

曾任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 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至2019年11月)、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至2019年10月) 曾任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2008.1-2018.1)政协委员、常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