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志山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姓 名:周志山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04月 行政职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入选人才梯队: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梯队第三层次 主要开设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MPA论文指导》等 主持的代表性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的民生建设思想研究(2013),已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2016,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项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导向和利益引导机制研究(2019),在研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2016),已结项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中的民生问题研究(2013),已结项 6.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2005),已结题 7.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2007),已结项 8.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建构(2008重点),已结项 9.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阐扬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维度(2010重点),已结项 10.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社会形态意义研究(2014),已结项 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教材 1.《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专著), 齐鲁书社,2004年12月 2.《整合与构建:马克思和谐社会解读》(专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构建》(专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4.《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专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5.《公共管理视阈中的“浙江经验”》(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3月 6.《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中的民生问题研究》(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8月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生态建设篇》(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 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社会形态意义研究》(专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9年12月 9.《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第二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修订版 10.《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二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所获主要荣誉 1.《社会关系与和谐社会:马克思社会关系视域中的和谐社会解读》(专著),获浙江省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1) 2.《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当代意义》(论文),获浙江省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 3.《资本关系的扬弃与社会发展的转折》(论文),获浙江省第14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进步奖(2007) 4.《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专著),获浙江省第13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 5.《整合与构建:马克思和谐社会解读》(专著),获浙江省社科联第三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 6.《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论文),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8) 7.《“行走的课堂”——高校思政理论课“三化”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获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排名1/5 8.“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师”(2011) 9.浙江省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2019) 10.校“教学名师”奖(2016);校第八届“郑晓沧奖”(2013)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性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哲学研究》2007(10);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7(12)全文转载 2.《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社会视域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 3.《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公共性意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4) 4.《从伽达默尔的“理解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5.《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研究》,《哲学动态》2002(2);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4)全文转载 6.《市场经济与哲学走向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4(11);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5(2)全文转载 7.《发展哲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3(3);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3(10)全文转载 8.《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社会关系解释模式》,《学习与探索》2005(1);《光明日报》2005-3-22理论版“论点摘编” 9.《马克思社会关系内涵的多维解读》,《学习与探索》2007(4);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7(11)全文转载 10.《从“冲突论”到“和谐论”:马克思社会研究范式转换》,《社会科学》2007(10);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7(12)全文转载 11.《资本关系的扬弃与社会发展的转折》,《社会科学》2005(12);中国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2《马克思“民生伦理”论纲》,《浙江社会科学》2018(11);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9(3)全文转载 13.《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浙江社会科学》1996(6);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7(3)全文转载,《浙江日报》“摘编” 14.《共生互动:经济与文化关系探析》,《浙江社会科学》1995(3) 15.《生态哲学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浙江学刊》2009(3) 16.《马克思实物观的实践本质和关系向度——论经济学批判中的社会关系视域》,《社会科学战线》2004(2) 17.《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纲》,《学术研究》2005(4);《前线》2006(6)转载 18.《〈精神现象学〉论“社会关系”与人的生成》,《学术研究》2002(11) 19.《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缘由、根据和方法》,《江汉论坛》2002(10) 20.《可持续发展观的资本关系维度——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层透视》,《人文杂志》2006(3) 21.《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中的“我—你”关系》,《社会科学辑刊》2004(1) 22.《阐扬马克思的和谐辩证法》,《福建论坛》2007(6) 2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和谐社会意蕴》,《理论探讨》2007(5) 24.《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向度》,《理论探讨》2003(6) 25.《从“冲突”走向“和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关系的批判性考察》,《江淮论坛》2005(4) 26.《探索哲学实践论的崭新成果——王永昌〈实践活动论〉一书评析》,《南京社会科学》1993(5) 27.《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理性自我”与“感性自我”》,《学术论坛》2002(6) 28.《阐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9(2)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公共性向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8(1) 30.《马克思哲学批判的两大转向及其存在论筹划——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存在论解读》,《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6(2);《新华文摘》2017(7)“论点摘编” 31.《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社会关系批判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2) 32.《基于实践活动的使动性和制约性——吉登斯结构二重性学说述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5) 33.《现实呼唤经济文化学》,《社科信息》1995(3);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新兴学科》1995(6)全文转载 34.《从社会冲突走向社会和谐》,《社会》1990(9) 35.《“乘物以游心”——中国自然审美中人的自然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4) 36.《马克思“公共民生”论纲》,《观察与思考》2018(11) 37.《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观察与思考》2013(6) 38.《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观察与思考》2013(2) 39.《马克思文化观的实践特性和主体向度》,《社会科学报》2000-6-19 40.《彰显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视域》,《社会科学报》2001-11-8 41.《当代科技发展的生态化趋势》,《社会科学报》1998-2-19 42.《五大发展理念:扬弃资本文明悖论的实践探索,《学理论》2019(2) 43.《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研究》,《社会科学动态》1998(5) 44.《人学研究概述》,《社会科学动态》1996(2) 45.《马克思“民生方法”论纲》,《青春岁月》,2018(12) 46.《从“两种生产适应论”到“三种生产协调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8(6) 47.《马克思文化观的实践本质和主体向度——对经济与文化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中国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48.《马克思社会研究范式从“冲突论”向“和谐论”的转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8(1) 49.《应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998(2) 50.《可持续发展应确立的价值观念》,《经济与文化》1998(3)

学术兼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金华市委党校兼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委,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马列·科社)学科评议组成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