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尹继武

个人简介

1980年6月生于江西永新,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国际政治专业博士学位,曾供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访学经历: 1. 2006年8-11月,德国慕尼黑大学应用政策研究中心; 2. 2013年3月-2014年3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研究所; 3. 2015年7月,英国牛津大学St Anne’s学院; 4. 2015年8-9月,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5. 2018年1-2月,日本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 学术兼职 1.《世界政治研究》杂志副主编 2.《外交评论》杂志编委 3.(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4.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5. 中国人民大学海外安全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 6. 华侨大学心理文化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研究领域

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心理学、国际安全与中国外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共识变迁的国内政治逻辑——特朗普上台后中美战略共识的稳定性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1期; 《中国的国际规范创新:内涵、特性与问题分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3期; 《特朗普的人格画像:理解美国对外政策的微观基础》,《当代世界》2018年第10期; 《北京市主场外交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实践及经验》(第一作者),《云梦学刊》2018年第4期; 《特朗普的个性特质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分析》,《当代美国评论》2018年第2期; 《未来五年中美领导人交往的稳定性分析》,《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第2期; 《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学术访谈),《国际政治研究》2017年第6期; 《中国南海安全战略思维:特性、演变与建构》,《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第4期; 《单边默契与中美战略合作的演进》,《美国研究》2017年第2期; 《特朗普的政治人格特质及其政策偏好分析》(第一作者),《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2期; 《特朗普的战略决策心理与风格》,《领导者》2016年第6期; 《单边默契、权力非对称与中印边界战争的起源》,《当代亚太》2016年第5期; 《浅析希拉里的政治心理及对华政策偏好》,《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9期; 《基于“当代”的国际关系研究:原因、路径和问题》,《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第2期; 《国际信任的起源:一项类型学的比较分析》,《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3期; 《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一项理论性探讨》,《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第1期; 《金砖国家合作的起源:一种理论解释》(第二作者),《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5期; 《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 《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外交评论》2015年第3期; 《国际政治心理学的新进展:基本评估》,《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1期; 《单边默契、信号表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9期; 《政治心理学的争辩议题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11期; 《文化与国际信任——基于东亚信任形成的比较分析》,《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4期; 《中国对外危机决策中的武力使用:一项研究议程》,《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10辑,2011年; 《南亚的能源开发与中国-南亚能源合作》,《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 《和谐世界秩序的可能: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5期; 《联盟信任的生成机制》,《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4期; 《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概念与联盟信任类型》,《国际论坛》2008年第2期; 《国际关系中的联盟信任形成:一项基本评估》,《外交评论》2008年第2期; 《索尔仁尼琴:一生为大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5期; 《情绪、理性以及国际政治世界》,《欧洲研究》2007年第6期; 《结构、认知结构与国际政治心理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0期; 《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形式选择:一种交易成本分析》(第一作者),《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 《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运用:进步及其问题》,《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 《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强化推行公众外交及其局限》(第一作者),《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小国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性与研究路径》(第一作者),《欧洲研究》2005年第1期;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 《依附论的理论体系分析及其评判》,《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国际组织概念分析》(第二作者),《国际论坛》2003年第3期; 《美国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建构主义分析》(第二作者),《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