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吉豫

个人简介

2011.9 – 2014.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知识产权法方向 2004.9 – 2011.7 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 2000.9 – 2004.7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

研究领域

知识产权法学、网络与信息法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张吉豫:《智能时代算法专利适格性的理论证成》,载《当代法学》2021年第3期,第89-100页。 ZHANG Jiyu, De Facto Standards, in Kung-Chung Liu & Reto M. Hilty eds., SEPs, SSOs and FRAND: Asi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 on Fostering Innovation in Interconnectivity, Routledge, 2020, p. 27 – 42. 白志晖、张吉豫:《知识产权纠纷繁简分流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建构——基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与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实践分析》,《判解研究》2019年第3辑(总第89辑),人民法院出版社,第61-86页。 张吉豫:《智能社会法律的算法实施及其规制的法理基础——以著作权领域在线内容分享平台的自动侵权检测为例》,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6期,第81-98页.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 張吉豫:《論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著作權法中的界定》,载《月旦財經法雜誌》总第42期,2018年5月,第49-73页。 张广良,张吉豫:《论商业外观法律保护要件之重构——基于“红罐王老吉凉茶案”的法理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3期,第212-224页。 张吉豫:《人工智能良性创新发展的法制构建思考》,载《中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2期,第108-118页。 ZHANG Jiyu, “New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Vol. 12, No. 2, 2017, pp.174 – 192. 张吉豫:《大数据时代中国司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兼论大数据时代司法对法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需求》,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第6期,第52-61页。 张吉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对象范围研究——对美国相关司法探索历程的分析与借鉴》,载《法律科学》2013年第5期,第187-194页。 张吉豫:《软件反向工程的合法性及立法建议》,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第53-62页. 该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3年第11期转载。 张吉豫:《标准必要专利“合理无歧视”许可费计算的原则与方法——美国“Microsoft Corp. v. Motorola Inc.”案的启示》,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5-33页。 张吉豫:《禁止专利权滥用原则的制度化构建》,载《现代法学》2013年第4期,第93-103页. 张吉豫:《软件接口代码可著作权性研究——兼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反向工程条款”》,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第87-92页。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兼理事 中国法学会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政策法规工作组副组长 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影视娱乐法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会研究员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人民陪审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