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陆海娜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博士 (Ph.D. in law)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国际法硕士 挪威奥斯陆大学国际人权硕士 外交学院文学士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访问学者 香港大学法学院Sohmen访问学者 比利时列日大学民族与移民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讲授国际和欧洲人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纠纷解决机制、比较法等 荣誉奖励 第二届首都法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著作类三等奖:《我国对平等就业权的国家保护——以国际法为视角》,法律出版社,2015年。 优秀班主任 2017年鱼水奖教金

研究领域

人权法、劳动法、性别与法律、社会保障法、国际法、难民和移民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9、《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中国妇女人权事业的新起点》,《人民日报》,2022年5月6日第11版。 28、《破碎的“美国梦”:美国的难民和移民人权状况堪忧》,《光明日报》,2022年5月1日第4版。 27、《工作权国际标准的女性主义反思》,《法律科学》,2021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2年第2期转载。 26、《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商业利用的法律规制:美国州立法经验的比较与反思》,第一作者,《人权研究》,2021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1年第11期转载。 25、《开启中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人民日报》,2021年2月25日第12版。 24、COMBATING DOMESTIC VIOLENCE DURING COVID-19: WHAT DOES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ELL US? first author,i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Issue 1, 2021. 23、China and the Special Procedures of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Is China cooperative and can they work better with each other? , Correspondent author, Human Rights Quarterly (SSCI), May 2020. 22、《社会权利视角下的平台经济“第三类劳动者”保护》,第一作者,《人权》,2020年第1期。 21、Adding A Gender Perspective to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an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Obligation,first author,i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Issue 4, 2019. 20、《从“刻板印象”到“关系型歧视”: 美国性少数群体就业歧视诉讼的发展历程及启示》,《中外法学》,2019年第6期。 19、《反家暴法的实施对妇女权利保障的影响》(第一作者),李君如(主编):《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8》 (人权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18、 "Protection of Stateless Persons in China: A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first author, in Fronstiers of Law in China, Vol. 12, No. 3, 2017. 17、《立法与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对江苏实践的研究与分析》(第一作者),李君如(主编):《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7》 (人权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6、 《避难申请人的工作权:国际法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人大法律评论》,2016年第2期。 15、《环境难民的国际保护:国际法困境与出路》(第一作者),《人权研究》,2016年第2期 。 14、《我国养老救助工作的发展与挑战》(第一作者),李君如(主编):《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6》 (人权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13、《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促进就业》,《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年2月28日第6版。 12、《社会救助权利保障:发展与挑战》, 李君如(主编):《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5》 (人权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61-73页。 11、《从国际法看我国的难民工作权保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10、《中国劳动法对外国人的适用:权利与规制》,《判解研究》,2015年3月。 9、《移徙工人权利的国际法保护标准》,《人权》,2015年第2期。 8、“The Right to Employment Security in the Chinese Labor Law: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light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Issue 1, 2015. 7、《从国际法义务谈建立我国难民甄别机制》,《法制日报》理论版,2015年5月13日。 6、《社会保障权在中国的新进展》, 《人权》,2014年第5期。 5、《人权保护与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人权》,2014年第4期。 4、“Rethinking the ‘Reeducation-through-Labor’ system of China: Does it impose prohibited or permitted forced labor?”, in Hong Kong Law Journal, SSCI, Vol. 38, Part 3, 2008, pp. 831- 864. 3、“Personal Application of the Right to Work in the Age of Migration”, in Netherlands Quarterly of Human Rights, Vol. 26, Issue 1, March 2008, pp. 43-77, reprinted in Manisuli Ssenyonjo (ed.),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Series : 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Essays on Rights, (Ashgate Publishing, April 2011) (“移民时代的工作权的属人适用范围”, 《荷兰人权季刊》, SSCI论文,2008年3月,第26卷,第1期,第43-77页。本文被选入“权利论文国际图书馆”系列:《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卷(英国:Ashgate出版社),2011年4月。) 2、“New Developments in China’s Labor 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 A better protection for workers’ rights?” in Comparative Labor Law & Policy Journal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ollege of Law), Vol. 29, April 2008, pp. 247-274. ( “中国劳动争议制度的新发展 — 对劳工权利的更好保护?”,《劳动法及政策比较研究学刊》 (美国伊利诺大学法学院),2008年4月,第29期,第247-274页。) 1、“The Right to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of Internal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China”, in F. Ang, I. Delens-Ravier, & others (eds.), The UN Children’s Rights Convention: Theory meets Practice (Antwerp-Oxford: Intersentia Publishers, 2007), pp. 201-218. (“中国农民工儿童的平等教育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理论遇到实践》(安特卫普-牛津Intersentia出版社), 2007年, 第201-218页。)

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理事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编辑 《人权》编辑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法学教研中心研究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同志”项目法律政策咨询顾问专家 联合国妇女署咨询专家、2019 Country Gender Profile of China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